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对称与非对称半潜起重生活平台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00:19

  本文关键词:对称与非对称半潜起重生活平台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半潜平台 起重 非对称 稳性


【摘要】:海洋油气的持续开采导致海上工程设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海上大型工程设备和导管架的建设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大型起重装备;世界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导致人们对海上生活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具有优良性能、抗风能力强和对水深基本无限制的半潜式海洋起重和生活一体平台则越来越受到油服公司的青睐。稳性性能作为半潜式海洋平台的最基本性能,是保证船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基本防线。本文就目前这一现状,对半潜式海洋平台的结构形式,即下船体是否对称的侧向起重和生活平台其稳性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目前,国际海事组织(IMO)、美国船级社(ABS)及挪威船级社(DNV)三家船级社都针对半潜式海洋平台指定了较为严格的规范,本文从完整稳性、破损稳性及失钩稳性三个方面叙述并研究了上述三家机构的稳性规范。首先,根据其下船体对称与否,分别建立静水力模型A与B,在证明静水力模型特征值基本完全相同的基础上,再建立A和B的风载模型,计算并分析比较风倾力矩的差距并得出结论。其次,对半潜式海洋起重和生活平台的稳性分析流程进行梳理,并依据该流程对平台进行完整、破损和失钩稳性分析,对平台的拖航、生存、生活、起重及临时工况等典型工况进行计算及校核,最终得到平台A与B的极限重心高度曲线并比较结果差异。最后,对半潜式起重和生活平台的载荷类型进行分类,阐明影响空船重量的所有项并说明估算方法,得出模型A和B的估算结果,然后结合其装载原理及压载要求,寻找并定义其典型装载工况,最后对模型A和B的典型装载工况进行计算及校核比较,找出两者在所有装载工况均满足稳性要求的基础上的差异。比较静水力特征相同的平台A(非对称)与B(对称)的计算结果,无论从极限重心高度曲线、空船重量、还是对于标准(包括拖航和起重)工况有效载荷携带量和压载水可调节性都可以说明,对于侧向起重的半潜式起重和生活平台,若下船体采取非对称形式,将会比对称形式获得更好的稳性性能。
【关键词】:半潜平台 起重 非对称 稳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74.3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12
  • 1.2 半潜式海洋平台简介12-15
  • 1.2.1 半潜式海洋平台结构组成13-14
  • 1.2.2 半潜式海洋平台工作原理14-15
  • 1.3 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应用前景15-16
  • 1.4 原型平台综述16-18
  • 1.5 稳性研究现状18-19
  • 1.6 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19-21
  • 第2章 半潜式平台稳性规范分析21-28
  • 2.1 国际海事组织(IMO)稳性规范21-24
  • 2.1.1 完整稳性规范21-22
  • 2.1.2 破损稳性规范22-24
  • 2.2 起重平台的特殊规范24-27
  • 2.2.1 美国船级社ABS稳性规范25-26
  • 2.2.2 挪威船级社DNV稳性规范26-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几何模型建立及比较28-46
  • 3.1 软件介绍28
  • 3.1.1 GHS软件介绍28
  • 3.1.2 DRILWIND软件介绍28
  • 3.2 坐标系与轴向描述28-29
  • 3.3 静水力模型29-35
  • 3.3.1 静水力特征值对比30-32
  • 3.3.2 平台主尺度信息32-33
  • 3.3.3 平台舱室划分33-35
  • 3.4 风载模型35-45
  • 3.4.1 风力计算原理35-36
  • 3.4.2 风速与风模系数36-37
  • 3.4.3 力矩计算原理37-38
  • 3.4.4 风模描述38-39
  • 3.4.5 风载模型计算结果正浮工况对比39-44
  • 3.4.6 风载模型计算结果倾斜工况对比44-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平台开口信息46-49
  • 4.1 非保护性外部开口46-48
  • 4.2 风雨密外部开口48-49
  • 第5章 半潜式平台稳性分析49-66
  • 5.1 流程描述49
  • 5.2 极限重心高度与最危险轴向确定49-50
  • 5.3 完整稳性分析50-55
  • 5.3.1 生存工况分析计算50-51
  • 5.3.2 操作及拖航工况分析计算51-55
  • 5.3.3 结果分析55
  • 5.4 破损稳性分析55-57
  • 5.4.1 具体工况分析计算56-57
  • 5.4.2 结果分析57
  • 5.5 起吊分析57-59
  • 5.6 极限重心高度曲线59-65
  • 5.7 本章小结65-66
  • 第6章 装载工况计算66-80
  • 6.1 载荷分类66-67
  • 6.2 空船重量估算67-70
  • 6.2.1 空船重量定义67-68
  • 6.2.2 空船重量估算方法68-70
  • 6.3 装载原理70-71
  • 6.3.1 典型装载工况70-71
  • 6.4 装载计算71-78
  • 6.4.1 起重及生活工况71-73
  • 6.4.2 起重及生活工况调整至生存工况73-75
  • 6.4.3 拖航工况75-77
  • 6.4.4 拖航工况调整至生存工况77-78
  • 6.5 本章小结78-80
  • 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84
  • 致谢84-85
  • 作者简介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为;;推动校车社会[J];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2013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衍涛;冯春健;蒋习民;;埕岛中心二号生活平台振动治理[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三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商报记者 张绪旺;有啊生活平台公测版对外开放[N];北京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肖峰;为消费者打造优雅的生活平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沈敬怡;Heyspace打造大型综合网络生活平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4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邱观建;构建网络党建新体系[N];湖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管宏业;移动互联再造汽车业[N];中国商报;2013年

6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于志刚;要同等重视网络与现实世界[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刘章西 刘紫荣;为网络积淀先进的文化底蕴[N];湖北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书敏;对称与非对称半潜起重生活平台稳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范翔宇;基于SSH框架的健康生活平台的构建[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4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064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