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中俄界河水域搜救合作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20:35

  本文关键词:中俄界河水域搜救合作有效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俄界河 搜救合作 有效性


【摘要】:中俄界河通航里程长,辖区江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由于中俄界河至今还没有建立相通的桥梁,因此,中俄界河边境间贸易以航运为主,船舶运输成本低、运力大,在促进沿岸中俄两国界河流域的贸易往来和经济繁荣中具有较大优势。然而,由于中俄界河江线漫长,水流湍急,气候寒冷,冰期(包括冰封期和流冰期)长,加之两国搜救体制机制差异大,与我国一般的内河水上应急相比,大大增加了水上应急搜救的难度。本文首先研究了国际上冰区国家和存在界河国家的搜救合作现状,发现了保证其搜救合作正常运行一般规律;介绍了有关搜救合作的国际公约和中俄法律规定特点;提出了有效的搜救合作的一般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保证中俄界河搜救合作有效性的定期工作安排、险情处置、合作机制、资源共享这4类构成因素,识别出10项对搜救合作有效性影响较大的指标,包括搜救会议、搜救演习、人员交流、联络点分布、搜救方案、医疗救治、界河覆盖、工作语言、搜救设施、搜救值班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中俄界河搜救合作有效性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评价了目前的搜救合作现状;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搜救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俄界河 搜救合作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7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10-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4 有关国际公约中关于搜救合作的规定12-13
  • 1.5 国际公约中有关国际河流的规定13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第2章 国内外搜救合作现状16-26
  • 2.1 国外搜救合作现状16-21
  • 2.1.1 黑海区域16
  • 2.1.2 波罗的海区域16-18
  • 2.1.3 莱茵河、多瑙河流域18-20
  • 2.1.4 四国搜救合作20
  • 2.1.5 启示与借鉴20-21
  • 2.2 我国搜救合作现状21-26
  • 2.2.1 中俄界河21-22
  • 2.2.2 中朝界河22-23
  • 2.2.3 中越界河23-24
  • 2.2.4 中老、缅、泰界河24
  • 2.2.5 有关界河搜救的规定24-26
  • 第3章 中俄界河搜救合作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26-31
  • 3.1 评价因素的确定26-27
  • 3.2 评价因素分析27-31
  • 3.2.1 搜救会议27-28
  • 3.2.2 搜救演习28
  • 3.2.3 人员交流28
  • 3.2.4 联络点分布28-29
  • 3.2.5 搜救方案29
  • 3.2.6 医疗救治29
  • 3.2.7 界河覆盖29-30
  • 3.2.8 工作语言30
  • 3.2.9 搜救设施30
  • 3.2.10 搜救值班30-31
  • 第4章 影响中俄界河搜救合作有效性的模型构建31-46
  • 4.1 有效性评价的方法31-33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31-32
  • 4.1.2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和步骤32-33
  • 4.2 模糊评价指标集的确定33-34
  • 4.3 建立评语集34-35
  • 4.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35-40
  • 4.4.1 建立单因素评价集35-37
  • 4.4.2 搜救合作有效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37-40
  • 4.4.3 确定隶属度矩阵40
  •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40-45
  • 4.5.1 层次分析法40-41
  • 4.5.2 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41
  • 4.5.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41-43
  • 4.5.4 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43-45
  • 4.6 计算中俄界河搜救合作有效性的评价等级45-46
  • 第5章 中俄界河搜救合作有效性评价实例46-51
  • 5.1 事故简介46-47
  • 5.2 搜救合作有效性综合评价47-51
  • 5.2.1 评价指标集的确定47
  • 5.2.2 风险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47
  • 5.2.3 搜救合作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47-51
  • 第6章 加强中俄界河搜救合作有效性的对策51-55
  • 6.1 中俄界河搜救合作工作存在的不足51-52
  • 6.1.1 体制问题的制约51
  • 6.1.2 搜救预案建设有待完善51-52
  • 6.1.3 中俄两国界河管理体制的差异不利于合作的开展52
  • 6.1.4 对溢油应急反应力量建设重视不够52
  • 6.1.5 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合作欠缺52
  • 6.1.6 搜救力量协调配合力度不够52
  • 6.2 对策52-55
  • 6.2.1 推行委员会管理制度52-53
  • 6.2.2 推行规范的界河搜救合作模式和合作协议53-54
  • 6.2.3 逐步推进搜救合作范围和力度54-55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介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辉;;中俄界河航线定位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2 ;中俄界河国际运输发展前景广阔 第二届中俄界河航运发展研讨会举行[J];珠江水运;2004年03期

3 贝少军;李洪文;;加强中俄交流合作 共创安全文明界河——2009年中俄界河首次联合应急演习圆满成功[J];中国海事;2009年09期

4 ;中俄界河航运开发利用研讨会召开[J];中国港口;2002年10期

5 ;中俄界河首次应急联合演习:41艘船艇参演[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9年05期

6 赵远哲;郭慧;;水上应急救助无国界——2011中俄界河应急联合演习纪实[J];中国海事;2011年10期

7 王苏;;2013中俄界河应急联合演习成功举行[J];中国海事;2013年10期

8 何铁华;;新修订的《中俄国境河流航行规则》特点分析[J];中国海事;2010年03期

9 白树林;;中俄界河的航标维护特征[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01期

10 柯长洁;;黑龙江航道基本概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中俄界河首次应急联合演习[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于宪志;李晓峰;;中俄界河安全监督管理[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9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9年

3 陈加强;;加强界江水域安全监督管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0年

4 曹德良;;中俄界河黑龙江中游航标更新工程简介[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文 郭慧;中俄界河黑龙江安全管理步入新纪元[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2 记者 邢爽;中俄界河首次应急联合演习在黑河与布市水域间成功举行[N];黑河日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李洪文 通讯员 郭慧;中俄界河海事合作步入新纪元[N];中国水运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楠 特约记者 李洪文 通讯员 赵玲;建设平安生态和谐中俄界河[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驻内蒙古记者 包国忠;中俄界河水上旅游航线开通[N];中国旅游报;2009年

6 马云霄;加快推进中俄界河大桥建设进程[N];黑龙江日报;2007年

7 驻京记者 谢宗惠 黄玲;中俄航联委成立60周年座谈会召开[N];中国水运报;2011年

8 通讯员 李洪文邋陈林;联合巡航共保界河通航安全[N];中国水运报;2008年

9 记者 朱伟华 王小润 特约记者 张士英;横跨中俄界河铁路大桥开工建设[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陈莹 通讯员 李洪文 赵玲;龙江水上“生命线”的新跨越[N];中国水运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明辉;中俄界河水域搜救合作有效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0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090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