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扫气试验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28 09:03

  本文关键词:二冲程船用柴油机扫气试验系统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扫气 静态稳流试验 PIV 内窥镜 数值模拟


【摘要】:二冲程柴油机由于结构简单、比功率大、运行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船用柴油机中,但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传统二冲程柴油机由于扫气时间短、进排气过程同时进行,存在新鲜气体与残余废气严重掺混,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大,扫气质量差等问题,与此同时扫气效果是影响二冲程柴油机经济型与动机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测量并掌握扫气系数对于二冲程柴油机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进行了大型二冲程船用柴油机扫气过程仿真试验台架的设计,文中采用静态稳流扫气试验方案,测量扫气口不同开度下的扫气效果,采用PIV测速法测量气缸内气流的速度,通过其软件计算得出缸内的流动状态;采用皮托管测量气缸顶部气流速度,得到扫气流量。在某一设定扫气位置,活塞是固定不动的;扫气口开度是通过活塞升降机构控制的。试验时离心风机为试验用气缸供气,,气流经过稳压箱的稳压达到试验所需压力,最后经由扫气箱进入气缸。在试验方案设计中,采用了加有内窥镜的PIV进行测量。依赖PIV设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很容易得到扫气口不同开度下缸内的流场图。 为了验证所设计试验台架的可行性,本文还对所设计台架扫气过程的流场采用Fire进行三维模拟计算,计算模型包括扫气箱、气缸、排气道。通过模拟计算测试过程中不同扫气口开度下流场的速度、压力值,不仅验证了静态稳流扫气试验方案测量扫气过程具有可行性,而且为PIV测点的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扫气 静态稳流试验 PIV 内窥镜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64.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2
  • 1.1 引言8
  • 1.2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扫气过程研究的重要性8-9
  • 1.3 二冲程柴油机扫气过程的测试方法9-10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0-12
  • 2 二冲程柴油机扫气过程测试方法及原理12-19
  • 2.1 二冲程柴油扫气过程常用的测试方法12-13
  • 2.2 PIV 测量流场速度的基本原理13-15
  • 2.3 皮托管测速的基本原理15-16
  • 2.4 静态稳流扫气试验方法的原理及其优势16-17
  • 2.5 试验方案设计17-18
  • 2.6 本章小结18-19
  • 3 实验室子系统功能及组成19-36
  • 3.1 测量系统功能及组成19-24
  • 3.2 试验评价标准24-25
  • 3.3 进气稳压系统功能及组成25-29
  • 3.4 扫气系统功能及组成29-31
  • 3.5 控制系统功能及组成31-34
  • 3.6 扫气试验台架三维总成图34-35
  • 3.7 本章小结35-36
  • 4 二冲程柴油机扫气过程的数值模拟36-61
  • 4.1 二冲程发动机扫气过程数值模拟的发展与形势36-37
  • 4.2 本文所用软件的相关介绍37-38
  • 4.3 CFD 基本控制方程38-40
  • 4.4 建立计算模型与划分计算网格40-42
  • 4.5 确定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42-43
  • 4.6 计算结果的分析43-59
  • 4.7 本章小结59-61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61-63
  • 5.1 全文总结61-62
  • 5.2 工作展望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海岩;;船用柴油机排放法规及控制技术简介(下)[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0年03期

2 魏桃李;孙培廷;李斌;黄连中;;船用柴油机排放实船测试的探讨[J];航海科技动态;2001年09期

3 朱国强;船用柴油机现状和发展动态略述[J];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1年02期

4 朱之垣;对船用柴油机开发工作的展望[J];武汉造船;2001年02期

5 ;新型船用柴油机[J];水路运输文摘;2001年07期

6 罗述健;船用柴油机与环境保护[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2年03期

7 邵天骏;大功率国产船用柴油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07期

8 翁海南;300型系列船用柴油机修理后启动困难的检验及技术操作[J];中国水产;2003年10期

9 郭东波,曾勇;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J];船海工程;2003年02期

10 ;上柴公司鑫龙280型船用柴油机通过市级鉴定[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瑞;;船用柴油机的技术进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叶高文;;绿色船用柴油机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湛;严谨;王希龙;;论船用柴油机轴承的拂刮及其他[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叶扬;;快速装夹超薄车头的设计[A];2009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厦工杯>工艺征文论文集[C];2009年

5 王亮;刘国民;王明宇;刘垂相;;单件小批量生产船用柴油机气缸盖的探讨[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温宇钦;彭水生;吴恒;张惠泽;;低速船用柴油机增压器匹配模拟计算[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迎新;尹峰;;新型船用柴油机电喷技术的优点及展望[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8 冯明志;;船用柴油机自主创新与节能减排技术发展[A];第七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王荣;陆洲;;船用柴油机连杆疲劳断裂失效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志刚;;船用柴油机抗冲击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魏敬民;集中力量发展国产柴油机[N];中国船舶报;2003年

2 记者 刘颖;船用柴油机:发展之路在何方[N];中国船舶报;2003年

3 特约记者 李积轩;全球船用柴油机需求量激增[N];中国船舶报;2003年

4 张长涛;日船用柴油机产量再创新高[N];中国船舶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杨伟中;G重机向世界船用柴油机三强挺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周六三 徐媛;安庆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投产[N];安庆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胡启林;广州开建全国最大船用柴油机基地[N];中国工业报;2009年

8 记者 陈佳南 通讯员 李平;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公司揭牌[N];中国船舶报;2009年

9 马志广;首台大型船用柴油机3月交货[N];青岛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周升友;2004年超产26台柴油机[N];中国船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胜文;船用柴油机复杂零件CAD/CAPP/CAM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2 王海燕;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建模与系统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姚崇;船用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系统性能研究与开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许乐平;喷水雾加湿进气减少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5 冷先银;船用中速柴油机供油系统及低NO_x排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O ;船用柴油机燃烧室组件的流固耦合传热研究与活塞强度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纯纯;船用柴油机协同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2 丁玉玲;船用柴油机关键件CAD/CAPP/CAM集成系统开发[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文静;船用柴油机信息化系统硬件在环系统的研发[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4 张振坤;EGR技术降低某船用柴油机NO_x排放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代永俊;船用柴油机气缸套非接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梦晴;基于主模型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集成CAM系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文广;面向集成基于MBD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数字化定义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8 林洋;基于贝叶斯网络船用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9 刘嘉璐;二冲程船用柴油机扫气试验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李海鹰;中速船用柴油机的仿真及低NOx排放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7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107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