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绍大桥船撞风险评估研究
本文关键词:嘉绍大桥船撞风险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嘉绍大桥 船撞桥 概率分析 运营期 AASHTO指南方法
【摘要】:阐述了美国AASHTO指南中船桥碰撞事故的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嘉绍大桥,根据AASHTO指南方法对嘉绍大桥的船撞概率进行了计算,对嘉绍大桥运营期的船撞风险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嘉绍大桥船撞风险水平偏高,提出了降低嘉绍大桥船撞风险的措施。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7
【正文快照】: 1船撞桥风险评估意义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由水路、公路、铁路组成的三维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或正在逐步发展与完善,但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步上升。据统计,世界上已发生超过100起严重的船撞桥事故,我国自1957年来在长江干线上发生的船撞桥事故就高达3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紫红;李远富;燕蒲龙;项琴;李怀龙;;西堠门特大桥船撞桥概率分析与风险评估[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10期
2 耿波;王君杰;汪宏;范立础;;桥梁船撞风险评估系统总体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加固后的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杨爱武;;连拱拱桥结构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凡;苏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吊箱三维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田帅;叶洪伟;高树山;费世江;;桥面铺装铁尾矿和炉渣隔热性能试验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张鲲;;拱形装配式涵洞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旭东;李林;柳献;袁勇;吴小建;;盖挖施工荷载确定方法及邻近建筑结构变形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8 胡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形通道”联合作用体系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刘惠宇;;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预制阶段力学分析[J];包钢科技;2009年S2期
10 张建辉;吴强;;综合桥梁防水设计及施工的技术探讨[J];才智;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叶虔;刘镇;;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与回填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丽芬;赵均海;高中俊;田宏伟;;混凝土简支梁桥面部分连续新型构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杨雄;赵万强;曹_g;胖涛;;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机场滑行道的附加荷载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李梁峰;方家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震后加固设计及施工[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陈策;钟建驰;;浮运沉井施工期在水流中的受力特性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9 吉增晖;;钢筋混凝土桁架桥梁受损修复技术初探[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10 李鑫奎;范云;杨刚;;基于ANSYS的公路钢桁架桥优化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谭志荣;长江干线船撞桥事件机理及风险评估方法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翠娟;超大跨径CFRP主缆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潘永杰;铁路钢桥全寿命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李立峰;正交异性钢箱梁局部稳定分析理论及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洪锦祥;整体式桥台桥梁的简化计算模型与受力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杏;多跨简支梁桥面修补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守梅;预制节段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受力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春永;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问题及工程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盛丹;动水效应下拱桥的地震响应及船桥碰撞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静;某大跨上承式复合拱结构受力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祥辉;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新;张桓;;崇启大桥运营期船撞风险评估[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2 赵劲松;船—桥碰撞与南京长江大桥的防碰问题[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3 黄丹;;船舶碰撞桥梁概率公式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5期
4 王朝军,陈传尧,章建军,刘小虎;桥墩防护装置数值模拟分析[J];国外桥梁;2001年04期
5 戴彤宇,刘伟力,聂武;船撞桥概率分析与预报[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梁磊;;船撞桥概率模型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2期
7 项海帆,范立础,王君杰;船撞桥设计理论的现状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林铁良;王君杰;陈艾荣;;基于事故记录的船撞桥墩概率模型建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耿波;王君杰;汪宏;范立础;;桥梁船撞风险评估系统总体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10 戴彤宇,聂武,刘伟力;长江干线船撞桥事故分析[J];中国航海;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彤宇;船撞桥及其风险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晋;船桥碰撞机理及桥墩防护装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梦澜,刘涛,Aaron D.Mwanza;沥青路面JTJ014与AASHTO设计方法比较[J];中南公路工程;2004年04期
2 王铁滨;AASHTO(2002)路面结构设计系统简介[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王永胜,孔永健;AASHTO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刘方;AASHTO水泥砼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的指数分析与比较[J];湖南交通科技;2001年02期
5 葛守飞;郭知涛;;浅谈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与AASHTO设计方法[J];山西建筑;2008年36期
6 唐伯明,王元;AASHTO刚性路面设计方法解析[J];公路;1995年08期
7 苏凯;孙立军;;AASHTO2002车辙预估模型评述[J];中外公路;2007年01期
8 孙连军;;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9年13期
9 韦金城;王林;艾贻忠;;不同结构组合沥青路面设计及力学响应分析[J];中外公路;2006年02期
10 韦金城;王林;;京福高速公路济泰段维修工程交通分析及路面结构设计[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蓉;;SMA路面技术在四川的推广应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2 刘健新;赵国辉;张煜敏;;韩国仁川大桥的设计[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耿波;尚军年;汪宏;罗强;;基于风险的厦漳跨海大桥船撞设防标准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薛成;;武黄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分析[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5 孟会林;朱劲松;相宏伟;;基于疲劳寿命评估的模数式伸缩缝更换施工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蒋文凯;王钊;邓卫东;;紫外线老化折减系数的试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冯涛;李迅;丁德平;谢庄;;不同道面状况下高速公路安全限速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8 姚爱玲;沙爱民;;路面材料动态测试系统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余波;邱洪兴;张剑;;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疲劳设计和疲劳评估规范的现状研究[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志民;何润平;;沥青结合料PG分级在漯驻高速公路中的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MUDHAFER H.SELMAN(穆德法);基于不同方法的在役桥梁承载能力评估[D];长安大学;2011年
2 孙得璋;地震和重卡车荷载作用下桥梁多灾害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3 谢来发;高速公路路侧事故分析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李星新;基于健康监测的钢桥面板疲劳寿命评估[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宏岩;AASHTO沥青路面低温开裂预估模型的验证与改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迎松;基于动力模态参数修正的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钟德明;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优化和数值分析[D];南华大学;2011年
5 周怡斌;公路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裂缝成因研究及局部疲劳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6 王舒昊;排水抗裂型路面材料及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陶永亮;新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与寿命评估[D];广州大学;2013年
8 张特;公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毛杰;基于落锤式弯沉仪数据反演的碎石化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特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杜荣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方案选择和加铺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5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15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