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基于海豚whistle信号的仿生主动声纳隐蔽探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2 05:05

  本文关键词:基于海豚whistle信号的仿生主动声纳隐蔽探测技术研究 出处:《兵工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声学 仿生主动声纳 隐蔽探测 自适应相关器 海豚whistle信号


【摘要】:为解决主动声纳系统易暴露、隐蔽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海豚whistle信号的仿生主动声纳隐蔽探测技术。在发射端将线性调频探测信号隐蔽在海豚whistle信号中,设计了一种主动声纳的仿生隐蔽探测信号,该信号与海洋中的海豚哨叫声十分相似,可以利用海洋中的生物环境噪声实现主动声纳的隐蔽探测。在接收端选用自适应相关器作为主动声纳的时域处理器,自适应相关器对海洋环境有较强的匹配适应能力,可以自动匹配海洋信道,有效抑制多途扩展损失,相较匹配滤波器有更高的信噪比处理增益,有助于实现远距离探测。仿真和海试结果表明,基于海豚whistle信号的仿生主动声纳隐蔽探测技术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asy exposure and poor concealment of active sonar system. A bionic active sonar covert dete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dolphin whistle signal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LFM detection signal is hidden in the dolphin whistle signal at the transmitter. An active sonar bionic hidden detection signal is designed, which is very similar to the dolphin whistle in the ocean. The covert detection of active sonar can be realized by using the biological ambient noise in the ocean, and the adaptive correlator is chosen as the time domain processor of active sonar at the receiving end. The adaptive correlator has a strong matching adaptability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t can automatically match the ocean channel,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multi-path spread loss, and has higher SNR processing gain than the matched filter. Simulation and sea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nic active sonar covert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dolphin whistle signal has good concealment and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总装备部预先研究项目(9140A26020314CB01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204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01061)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1316)
【分类号】:U666.7
【正文快照】: 0引言主动声纳是探测安静型潜艇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但隐蔽性差是主动声纳系统的一个致命缺点,因此如何提高主动声纳系统的隐蔽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有源主动探测,“隐蔽”的含意是指使主动声纳的发射信号形式类似于自然噪声、杂波或民用传播信号,从而极难被敌方声纳侦察、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学强;杨日杰;周旭;;跃变层对主动声纳搜潜概率影响仿真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2 单广超;郑援;胡言峰;;潜用噪声干扰器对抗舰艇主动声纳的仿真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4期

3 周胜;邓鹏;;主动声纳混沌回波的拓扑匹配滤波方法[J];鱼雷技术;2010年02期

4 魏玉华;关成彬;刘磊;;低截获主动声纳信号特征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0年05期

5 程宜杰;;主动声纳回波数据的分析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2期

6 夏志军;肖继刚;王肖;章新华;许林周;范文涛;;噪声干扰器对抗主动声纳有效干扰压制区计算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09期

7 戴军旗;唐劲松;苏广东;吴杰;;主动声纳的低截获性数字仿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12期

8 曾岩艳;罗正刚;;主动声纳目标回波信号提取方法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9 游波;蔡志明;;累积和检验算法应用于主动声纳检测时的性能[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许策;赵相霞;章新华;兰英;;混响背景下主动声纳接收信号的可分离性探讨[J];声学技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萍;;浅海主动声纳信号半波束处理和相位滤波技术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海宁;李志舜;;用于宽带主动声纳信号检测的副本相关积分器的改进[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3 张明敏;许江湖;;主动声纳的混响抑制方法[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战凯;陈建华;;低频主动声纳潜效能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吴小勇;宋志杰;马仁;;主动声纳接收深度指向性对探测的影响[A];200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卫红凯;王平波;蔡志明;;一种双基地界面混响的仿真方法[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钟晓星;方世良;;秩估计对PCI混响抑制的影响[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崔晓东;黄建国;陈建峰;;主动声纳阵的混响仿真及检验[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1年海战场电子信息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白汉斌;张明敏;;基于ADSP-TS201S的主动声纳信号仿真[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沈正一;沈文苗;;波形分集技术在稀疏阵波达方向估计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清宇;主动声纳自适应线谱增强器[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周俊山;水声主动匹配场定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戴铭;主动声纳探测系统信号发生器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67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367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