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基于差异演化算法和残差修正的涡轮增压机组防喘振控制

发布时间:2018-03-10 10:56

  本文选题:涡轮增压机组 切入点:喘振 出处:《中国舰船研究》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某型船用涡轮增压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压气机容易发生喘振的问题。在涡轮增压机组喘振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差异演化算法辨识机组的理论喘振边界线,并利用机组出厂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的残差进行修正,避免采用经验值或理想状态下的实验数据作为辨识依据所造成的误差。在辨识得到的喘振边界线和已有涡轮增压机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某型船用增压锅炉涡轮增压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的喘振特性,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压气机转速、增压比、空气流量与防止喘振的旁通阀最小开度与空气旁通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压气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的8.35%时,必须紧急停机后重新启动;当转速高于额定转速的20.37%时,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喘振现象;当转速介于额定转速的8.35%~20.37%时,应保持对应的旁通挡板安全开度。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surge mechanism of turbocharger, th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theoretical surge boundary line of a marine turbocharger. The residual error of the test data an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 is used to correct it. The error caused by experience value or experimental data in ideal condition is avoided. On the basis of the obtained surge boundary and the existing turbocharger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surge characteristics of turbocharger of a marine supercharged boiler at low load are studied, and the speed of compressor and the booster ratio are obtain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ir flow rate and the minimum opening of the bypass valve to prevent sur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peed of the compressor is less than 8.35 of the rated speed, the compressor must be shut down and restarted; when the speed is higher than 20.37 of the rated speed, When the rotational speed is between 8.35 ~ 20.37 of the rated speed, the corresponding safety opening of the bypass baffle should be maintained.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921)
【分类号】:U6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倪何;肖航;曾凡明;孙丰瑞;;基于残差修正的涡轮增压机组差异演化建模与降负荷特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2 刘云生;冯永明;陈华清;刘祥源;宋汉江;;增压锅炉与涡轮增压机组匹配特性仿真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2年01期

3 胡继敏;金家善;;船用增压锅炉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11期

4 ;An integrated turbocharger design approach to improve engine performanc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1期

5 金家善;冀光;刘隆波;;不同进排气管路时涡轮增压机组的热计算方法[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4期

6 胡继敏;金家善;孙丰瑞;;涡轮增压机组的功率平衡计算方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李彦军;赵嘉明;姜任秋;;船用增压锅炉的增压机组和热平衡计算[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8 董文永,李元香;二次演化建模在实时仿真中的应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志峰;差异演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元;金家善;倪何;;基于差异演化算法和残差修正的涡轮增压机组防喘振控制[J];中国舰船研究;2016年05期

2 徐彬凌;胡大川;钱诚;韩戴鸿;邬显豪;;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分析[J];电子世界;2016年15期

3 李玖江;金家善;倪何;严志腾;朱泳;;增压锅炉紧急降负荷能力及其特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4 汪陈芳;张扬军;诸葛伟林;王增全;邢卫东;;基于流场偏差分析的离心压气机优化设计[J];内燃机学报;2015年04期

5 倪何;肖航;曾凡明;孙丰瑞;;基于残差修正的涡轮增压机组差异演化建模与降负荷特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6 刘刚;诸葛伟林;黄开胜;张扬军;;车用发动机涡轮联合循环技术研究进展[J];车用发动机;2014年05期

7 朱泳;金家善;严志腾;李玖江;张红磊;;船用增压锅炉涡轮增压机组响应燃油突降特性的仿真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3年11期

8 林瑛;于海涛;李彦军;;小型船用增压锅炉性能仿真与运行监测同步软件开发[J];船舶工程;2013年03期

9 TANG TieQiao;LI JinGang;WANG YunPeng;YU GuiZhen;;Vehicle's fuel consumption of car-following model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3年05期

10 祖炳锋;王振;徐玉梁;刘捷;潘栋超;杜建秋;丛玉坤;郝长利;;增压状态下汽油机进气道性能评价及流通特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文涛;超宽带天线设计及共形阵列综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潘国兵;无线胶囊内窥镜系统及内窥图像中出血智能识别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博;郑洪涛;李雅军;;基于特征参数准则的舰船燃机燃烧室贫熄预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倪何;肖航;曾凡明;孙丰瑞;;基于基元级计算的汽轮机级间集总参数建模[J];系统仿真学报;2014年02期

3 陈航;郑群;邓庆锋;王杰;;某大型舰船主汽轮机的建模与动态仿真[J];热能动力工程;2012年03期

4 刘云生;冯永明;陈华清;刘祥源;宋汉江;;增压锅炉与涡轮增压机组匹配特性仿真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2年01期

5 胡继敏;金家善;;船用增压锅炉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11期

6 王松林;谢顺依;王鼎;;直流调速系统模糊复合控制的建模与仿真[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9期

7 倪何;程刚;孙丰瑞;;热工流体网络简易模块化建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2期

8 胡继敏;金家善;孙丰瑞;;涡轮增压机组的功率平衡计算方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李彦军;赵嘉明;姜任秋;;船用增压锅炉的增压机组和热平衡计算[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10 赵嘉明;姜任秋;李彦军;;船用增压锅炉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计算[J];能源技术;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洋,杨军华;使用涡轮增压式柴油机该注意什么[J];浙江农村机电;2004年04期

2 高潮;杨建国;;柴油机涡轮增压测量分析系统研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5期

3 吴旭艳;张克松;刘莹;王桂华;;相继涡轮增压的发展[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0年06期

4 刘玉山;;涡轮增压机的使用与保养[J];湖南农机;2011年09期

5 奉峥嵘;彭勇;张志鑫;;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J];内燃机;2012年01期

6 R.米勒;苏子正;;两级涡轮增压[J];柴油机;1980年01期

7 郝强,,何齐渔,朱梅林;柴油机涡轮增压方案的评选模型及其计算[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10期

8 张维福;顺序涡轮增压[J];柴油机;1994年04期

9 壹家言;;涡轮增压浪潮不可阻挡[J];汽车知识;2014年04期

10 ;重返涡轮增压时代[J];世界汽车;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栏目主持 清冰;涡轮增压技术扫盲[N];当代汽车报;2005年

2 栏目主持 清冰;涡轮增压轿车导购与使用[N];当代汽车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磊;市区不宜?[N];徐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古元;霍尼韦尔:涡轮增压是“绿色技术”[N];国际商报;2010年

5 ;你了解“智能涡轮增压”技术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赵三明;有先进技术做后盾 霍尼韦尔助中国厂商汽油机小型化[N];中国工业报;2010年

7 本版编辑 黄静洁 早报记者 罗裕 实习生 曹蕊 陈云 杨杰;涡轮增压,“T”的变革[N];东方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于大勇;T型车市场渐成“红海” 跟进需谨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鲍妍;涡轮增压如何增大功率?[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洪杰;增压技术发展前景广阔[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紫恒;机械—涡轮两级增压柴油机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王鑫峰;汽油机可控废气旁通涡轮增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周鑫;基于数据驱动的涡轮增压汽油机气路预测控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邓大伟;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选型与匹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高潮;柴油机涡轮增压测量分析系统研制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潜;复合涡轮增压对轻型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白亚鹤;直喷式涡轮增压汽油机工作过程分析及匹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文嘉;涡轮增压汽油机进气系统建模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刘秋颖;柴油机两级涡轮增压系统选型与匹配[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罕v

本文编号:1593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593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e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