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爆炸气泡及其对结构毁伤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水下爆炸 + 气泡 ; 参考:《中国舰船研究》2016年01期
【摘要】:水下爆炸,特别是近场水下爆炸,会对舰船结构造成严重的毁伤,研究表明,水下爆炸气泡将与含初始毁伤的结构产生强烈的耦合效应,造成二次毁伤。水下爆炸气泡与自由面、壁面、弹性结构等不同边界的相互作用是流体力学和流固耦合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很多机理性问题亟待解决。围绕水下爆炸气泡对结构的毁伤,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数值研究等方面阐述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现有的研究动态中,仍存在着不足,一些问题仍需深入研究,例如,要研究水下爆炸冲击波对水中结构造成破口后,气泡与具有初始破口的不完整边界的耦合动力学特性,并计入结构的弹塑性、自由液面效应、气泡周围流场的可压缩性、气泡的初始形状以及气泡内部的温度变化,探索气泡的"腔吸现象"、射流特性及其载荷规律。
[Abstract]:Underwater explosion, especially near field underwater explosion, will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ship structur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bubble of underwater explosion will have strong coupling effect with the structure with initial damage, resulting in secondary damag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ubble and free surface, wall surface and elastic structure is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hydrodynamics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There are many mechanism problems to be solved. According to the damage caused by underwater explosion bubbl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numerical research.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dynamics,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and some problems still need to be deeply studied. For example, to study the coupl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bubbles and incomplete boundaries with initial opening after underwater blast wave creates a break in water structure. The elastoplasticity, free surface effect, compressibility of the flow field around the bubble, the initial shape of the bubble and the change of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bubble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o explore the "cavity suction phenomenon" of the bubb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et and its load law.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430236,51479041,51279038)
【分类号】:U674.7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锡;牟金磊;洪江波;黄晓明;李海涛;;水下爆炸气泡脉动特性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麟;张立;国志达;熊苏;马勇;张凯;翟晓蓉;;模拟不同海拔水下爆炸气泡动态特性研究[J];爆破;2012年01期
2 黄超;汪斌;张远平;刘仓理;姚熊亮;;柱形装药自由场水中爆炸气泡的射流特性[J];爆炸与冲击;2011年03期
3 崔杰;张阿漫;郭君;李世铭;黄超;;舱段结构在气泡射流作用下的毁伤效果[J];爆炸与冲击;2012年04期
4 李海涛;朱锡;段存成;方斌;;船舶工程领域内水下爆炸气泡的相关研究[J];船舶工程;2008年04期
5 黄超;汪斌;姚熊亮;张阿漫;;实验室尺度水下爆炸气泡实验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12期
6 牟金磊;朱锡;李海涛;黄晓明;;炸药水下爆炸能量输出特性试验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10年02期
7 李海涛;朱石坚;刁爱民;何其伟;;水下爆炸气泡作用下梁中垂损伤及流场变化特性[J];高压物理学报;2012年05期
8 张姝红;周华;权琳;金辉;;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试验研究[J];爆破;2014年01期
9 朱宽;钟冬望;何理;司剑峰;殷秀红;刘建程;;基于高速摄影技术模拟深水爆破环境下气泡脉动规律研究[J];工程爆破;2015年01期
10 李亮;王永斌;周思同;王振宇;;影响水下等离子体声源频谱特性的参数分析[J];电声技术;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贾虎;纤维爆炸索水下爆炸特性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吴红波;动压作用下乳化炸药减敏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建军;基于水间隙放电的低频声源设计理论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诗平;水中结构物附近爆炸气泡运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杨文山;水下接触爆炸舰船局部毁伤及防护机理[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黄超;柱形装药气泡动态特性及射流冲击毁伤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崔杰;近场水下爆炸气泡载荷及对结构毁伤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8 张显丕;水下爆炸压力测量不确定度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戴一通;航空难加工材料精细电解加工机理及应用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丁成伟;高频窄脉冲微细电解加工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董冰玉;水下爆炸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黄麟;模拟不同海拔水下爆炸的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5 程晓达;舰船球鼻艏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徐江宁;微泡气浮对水处理的作用机理和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蒋晓霞;航道爆破对贵港郁江一桥结构的振动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熊苏;雷管起爆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万军;爆炸问题的高精度并行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松林,叶序双,顾文彬,刘文华,阳天海,张鹏祥;水下爆炸研究现状[J];工程爆破;1999年01期
2 方正,李世海,乔继延,丁汉X;水中爆炸气泡脉动周期的试验研究[J];工程爆破;2001年02期
3 尹群,陈永念,胡海岩;水下爆炸研究的现状和趋势[J];造船技术;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弩;宗智;张文鹏;孙雷;李章锐;;基于双渐进方法的水下爆炸气泡载荷作用下舰船的动态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年23期
2 牟金磊;朱锡;黄晓明;张振华;;舰船局部结构在水下爆炸气泡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诗平;朱枫;吴超;张阿漫;;爆炸气泡与舰船相互作用的相似性方法研究[A];201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3年
,本文编号:1977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197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