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舱预冷中静止单液滴蒸发模型研究
【图文】:
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总硫和)是天然气的液化状态,是一种透和温度 110K(-163℃)。LNG 具然气体积缩小近 600 倍,利于储存长,国内外相关机构和权威人士均壳牌公司在北京发布了《液化天然NG 需求达到 3.19 亿吨,增加 2700需求量约为 3.5 亿吨,2020 年为 3中预测,天然气以平均每年 1.7%的气交易量也将实现翻番,2017 年的 900 亿立方米。到 2040 年,我国天 亿立方米,占总量的 21.65%,图
(a) (b)图1-2液舱预冷模型与实验对比(图片源于文献[17])Fig.1-2 Tank cooling down model and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picture from document [17])(a)主绝热层温度对比 Comparison of the temperature of primary insulation layer (b)主绝热层温度下降梯度对比 Comparison of temperature drop gradient of primary insulation layer通过分析卢教授的研究结果发现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Lee模型适用于温度接近饱和温度、传热占主导的蒸发研究。为深入掌握液舱预冷特性,需对制冷剂液滴蒸发过程进行研究。1.2.2 液滴蒸发模型的研究现状对液滴蒸发特性的研究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根据不同课题对液滴蒸发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例如喷墨打印、喷雾制冷[30]制冰[31]、海水淡化、航空航天[32]、燃料喷雾蒸发及燃烧[33, 34]等。其中有众多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663.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华,战威;具有离解反应的推进剂高压蒸发理论探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刘松;聂万胜;苏凌宇;石天一;刘瑜;;高温高压环境下煤油液滴蒸发过程实验研究[J];火箭推进;2017年02期
3 柴琳;杨文哲;刘斌;陈爱强;;多种类型液滴蒸发综述[J];化工进展;2018年S1期
4 张能力,王补宣,徐友仁;液滴蒸发时的界面形态及其对蒸发速度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7年02期
5 苏凌宇;聂万胜;刘卫东;;低频压力振荡环境下运动液滴蒸发过程的准稳态模型[J];推进技术;2011年05期
6 马圣;;基于零维模型的液滴蒸发建模和仿真[J];科技风;2017年07期
7 杨帆;王亚隆;郭雪岩;;基于混合热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的液滴蒸发数值模拟[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9年02期
8 王宝和;李群;;单液滴蒸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4年04期
9 孙凤贤;杨金;刘昌宇;夏新林;;高温气流中液滴蒸发的表面张力效应[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01期
10 费舒波;齐运亮;李雁飞;张会强;王志;;高温高压下机油液滴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J];内燃机学报;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富庆飞;张运霄;杨立军;;超临界环境下液滴蒸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金华翔;金哲岩;杨志刚;;表面粗糙度对液滴蒸发过程及内流场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孙凤贤;夏新林;沈淳;;燃料液滴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洁;吴萌萌;满兴坤;Masao Doi;;基于Onsager变分原理的液滴蒸发过程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7年
5 满兴坤;;液滴蒸发残留物结构的Onsager变分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7年
6 张永建;王森浩;蒲建宇;耿兴国;臧渡洋;;胶体液滴的蒸发裂纹[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魏明锐;赵卫东;孔亮;沃敖波;;液滴修正零维蒸发模型的推导与分析[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苏凌宇;丰松江;聂万胜;庄逢辰;;基于燃料液滴蒸发过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低频不稳定燃烧激励机理分析[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燃烧学专辑[C];2014年
9 薛长国;夏玲燕;陆曼;李宏燕;滕艳华;;PVA液滴蒸发驱动同心环图形化的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C];2015年
10 余迎松;孙黎;黄先富;;微柱结构PDMS表面上的混合液滴蒸发[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定华;基板表面固着型微小液滴蒸发特性及热质输运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马小康;丙酮—丁醇—乙醇复合柴油液滴蒸发及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罗昊;基于微纳米结构表面的浸润性及液滴蒸发行为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4 崔文彬;表面微结构对流动沸腾和固着液滴蒸发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5 付耿;叠氮复合柴油液滴蒸发特性及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鹏;燃油液滴蒸发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张永建;胶体液滴的蒸发及其自组装图案调控机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胡鹏;基于乙醇柴油单液滴蒸发和湍流扩散模型的喷雾和燃烧过程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健;液舱预冷中静止单液滴蒸发模型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宋国倩;基于CLSVOF的液滴蒸发过程中破碎特性的直接数值模拟[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亿鑫;非平整表面闪蒸喷雾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4 赵鹏;GDI汽油机润滑油液滴蒸发及自燃着火特性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5 马坤林;基于激光彩虹法的液滴蒸发率温度特性测量[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陈雨虹;单双组分固着液滴蒸发过程对流传热传质的数值和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7 孙潮;纳米燃油热物性参数及悬浮液滴蒸发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8 唐瑞;附壁氩液滴蒸发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重庆大学;2018年
9 杨杨;多元工质液滴蒸发的内部流动和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10 李金达;多组分燃料单液滴蒸发过程的实验及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3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62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