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船载分油机结构优化设计及流场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5:02
【摘要】:碟式分离机由于结构紧凑、单位时间处理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系统及辅助润滑系统的油水分离场合。阐述了离心澄清型碟式分离机及离心分离型碟式分离机的分离机理。根据理论公式及经验公式完成离心分离型碟式分离机的转鼓内部结构尺寸的常规设计。利用ANSYS ICEM CFD软件完成转鼓内部二维流场模型的四边形网格划分,并在FLUENT软件中完成多相流场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模型油相出口处含油率达99.99521%,分离效果良好。研究了改变碟片锥角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碟片锥角为45°模型的分离效率高于碟片锥角为40°和50°的模型,该结果是由于碟片表面流体受力的改变和碟片边缘尺寸的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了改变碟片间距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碟片间距越小对油水分离越有利。上述模拟结果得到己有实验结果的验证。在二维数值模型得到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流场模型并完成六面体网格划分,在FLUENT中完成数值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得到的油相浓度分布云图、压力分布云图及碟片间隙速度分布确定模型的合理性。探究转速、水相粒径、入口速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提升转鼓转速可以大幅提高分离机的分离效率;在一定范围内,水相粒径的增大可以提高分离机的分离效率,当水相粒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对分离效率的提高不再有显著影响;入口速度的提升会导致处理量增大,从而减小分离效率。在三维数值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UDF函数在FLUENT软件中完成周期性摇摆工况下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摇摆角度为±22.5°,周期为12s,持续时间为120s。模拟结果表明:在摇摆工况下流场的分离效率与稳态相比有一定的降低,每隔1/2个摇摆周期分离效率会出现阶跃性跳动;随摇摆时间增长,变化幅度趋于稳定。
【图文】:

碟式分离机,公司,转鼓


立轴通常为挠性轴,位于转鼓下方。机壳用来接受从转鼓分离出的重相或逡逑固体沉渣,通常为圆形或者锥形。转鼓组件包括:转鼓壳、碟片组、排渣装置、向逡逑心泵等,为碟式分离机的核心部件[12]。图1-1为Alfa-Laval公司设计的BDB104型逡逑碟式分离机转鼓部件的结构简图[13]。逡逑i1逡逑mm逡逑1.喂料口邋2.分配器3.碟片组4.顶层碟片5.重相出口邋6.轻相出口逡逑图1-1邋Alfa-Laval公司BDB邋104型碟式分离机逡逑Fig.1-1邋The邋instruction邋diagram邋of邋BDB邋104邋disc邋separator逡逑多相混合物经过1.喂料口进入转鼓,由2.分配器进入3.碟片组,在中性孔附近逡逑区域完成多相分离。分离过程中,重相及固相被离心力甩到转鼓壁面附近。固相在逡逑转鼓壁面区域聚沉积为沉渣。重相经4.顶端碟片从5.重相出口排除。轻相向转轴方逡逑向移动,并由6.轻相出口排出。逡逑国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针对原油脱水、沥青脱水及海上采油等诸多领域逡逑中碟式分离机的应用展开研宄,发展至目前已有国外公司对不同高效分离领域碟式逡逑分离机的定型设计及批量生产。德国的GEAWestfalia公司和瑞典的Alfa-Laval公司逡逑已生产出针对油脂回收,化工医药,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成系列的高效碟式分离机,逡逑2逡逑

示意图,示意图,碟式分离机,内部流场


thickness邋(PPC)邋distance邋(PCC)逡逑画邋Z|逡逑图1-3垂直板组布局图逦图1-4用于离心分离的四种垂直板类型逡逑Fig.邋1-3邋Layout邋of邋perpendicular邋plate邋Fig.1-4邋Different邋types邋of邋perpendicular邋plate逡逑1.2.3转鼓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逡逑碟式分离机内部流场状态会直接影响分离机的分离性能,而流场状态又受其结逡逑构部件及操作工况的影响,因此探宄分离机内部流场的研宄十分必要。然而碟式分逡逑离机的转鼓内部流场难以直接观测,研宄人员通常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逡逑Fluid邋Dynamics)技术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研宄。逡逑Alexander^291等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油雾分离用碟式分离机的流场,逡逑并通过实验绘出了雾滴无量纲直径、体积流量、转速与分离效率的关系曲线,与理逡逑论分析结果相一致。逡逑图1-5邋PIV系统示意图逡逑Fig.邋1-5邋The邋diagram邋of邋PIV邋system逡逑张总[3()]针对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澄清型碟式分离机进结构设计、仿真和实验逡逑验证。首先利用理论公式获得分离因数、沉降面积、转鼓沉渣区容积、碟片倾角等逡逑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博;王建华;吴庆涛;康志强;;现代油水分离技术与原理[J];过滤与分离;2014年02期

2 王洪琪;李邦;赖栋;;碟式分离机向心泵流体仿真分析[J];过滤与分离;2013年02期

3 陈永道;;船舶动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年02期

4 赵志国;石博强;李宴;;润滑油分离机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分离效率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5 王洪琪;李邦;刘峰军;;船用碟式分离机摇摆试验有限元分析[J];江苏船舶;2011年04期

6 赵志国;石博强;李宴;姜勇;;基于Fluent的碟式分离机杂质颗粒运动流场分析[J];煤矿机械;2011年03期

7 杨如惠;;碟式离心机的分离影响因素及模型浅析[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0年03期

8 刘广明;;碟式分离机分离效果的分析研究[J];过滤与分离;2009年01期

9 万楚筠;黄凤洪;廖李;祝俊;;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8年07期

10 濮伟;;碟式分离机重液出口影响因素及参数关系图[J];过滤与分离;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先达;刘燕;;我国碟式分离机的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盼;基于有限元的碟式分离机应力分析与结构优化[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2 钱春雨;碟式离心机的结构设计及转鼓有限元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蔡云辉;基于有限元法的碟式分离机转鼓组件强度分析与评定[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张总;碟式分离机转鼓内流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志儒;碟式分离机的研究与优化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5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645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