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负面评论回复策略与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8:55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地颠覆与创新。近年来,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和消费的快速升级。由于在线购物是一个虚拟的过程,消费者的临场感较低,购买过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消除心中的感知风险,消费者会利用多种方式搜寻商家和产品的口碑信息来降低不确定性。作为网络口碑的表现形式之一,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在线评论信息受到消费者的极大关注。由于负面偏差效应的存在,相较于正面评论,负面评论对潜在消费者造成的影响效果更大。因此,在电商平台上,如何降低已有负面评论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是商家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恰当的回复策略能够削弱负面评论的消极影响,提升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商家的信誉与形象。已有关于商家回复的研究中,较少关注不同的回复策略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归因理论和商家回复的相关研究结论构建研究模型,首先探究潜在消费者由于阅读负面评论而形成的产品归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商家回复的间隔时间、口吻和匹配度在产品归因与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2(回复间隔时间:长vs短)×2(回复口吻:专业化vs拟人化)×2(回复匹配度:高vs低)的组间情景模拟实验方法,从百度外卖真实评论环境中截取负面评论和商家回复的图片信息作为实验情景。实验选择高校学生作为样本对象,共收集260份有效数据,最后利用Smart PLS和SPSS工具通过分组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归因会显著降低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商家回复的口吻对主路径的影响效果起到调节作用,其中采用专业化口吻进行回复的影响效果大于采用拟人化口吻进行回复的影响效果;?商家回复的匹配度对主路径的影响效果起到调节作用,其中采用高匹配度回复的影响效果大于采用低匹配度回复的影响效果;?此外,商家回复的间隔时间对主路径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即无论回复间隔时间的长短如何,二者的影响效果无显著性的差异。研究结果为负面评论和商家回复的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拓宽了归因理论和情景危机沟通理论的应用场景,扩展了拟人化沟通的适用边界,拓展了产品归因的内涵。研究结论对商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电商平台上的商家管理负面评论提供决策建议。有利于商家在留存现有消费者的基础上吸引潜在的消费者,营造积极的商家形象,提升商家信誉水平,传递自身良好的顾客关系管理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F274;F713.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康旭;姚雯;李泽成;田颖;;FDPSO总振动与舱室噪声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15年05期

2 王庆来;孙玉海;王娜;王波;;自升式钻井平台强迫振动响应分析[J];船海工程;2013年03期

3 崔晓兵;季振林;武耀;;快速多极子边界元法预测船舶舱室噪声[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年06期

4 陈刚;杨德庆;袁洪涛;;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振动噪声预报全频域方法[J];中国造船;2010年03期

5 王磊;谢俊超;周瑞平;;大型船舶推进轴系回旋振动特性分析研究[J];江苏船舶;2010年01期

6 刘晓明;王晓宇;陈慈慧;;流固耦合船舶舱室中低频噪声数值分析[J];船舶力学;2008年05期

7 陈宏;李春祥;;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综述[J];中国海洋平台;2007年06期

8 伍先俊,翁雪涛,朱石坚;基于有限元法对比的统计能量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5年01期

9 童宗鹏,王国治,张志谊,华宏星;水下航行器声振特性的统计能量法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年01期

10 谭磊明;浅淡内河船舶减振的措施[J];广东造船;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邢鹏飞;海洋平台压缩机组甲板结构振动特性分析及改进[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2 张倩;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振动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姜聪聪;基于SEA法的自升式平台生活区舱室噪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笃勇;板结构隔声性能数值仿真与实验验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张立;基于国际新规范的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邵亮;船舶舱室噪声的预报方法和控制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文帅;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分析及减振避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孙明赞;基于统计能量法的FPSO生活区舱室噪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显正;船舶总振动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5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645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