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顶浪中蓝疆号起重船吊物系统运动响应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8:43
【摘要】:起重船在进行吊装施工时组块的运动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起重船吊物系统的耦合运动规律,为系泊起重船吊装作业提供指导,本文使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顶浪中蓝疆号系泊起重船吊物系统的运动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系国内首次使用数值模拟结合水池模型试验方法研究蓝疆号系泊起重船吊物系统在顶浪中的耦合运动规律。首先通过水池模型试验研究了蓝疆号系泊起重船吊物系统在静水中的自由衰减运动,规则波浪、不规则波浪中的耦合运动响应,同时对不同浪向、不同波浪周期、不同吊物重量、不同起吊高度下的运动进行了试验分析;然后根据频域三维势流理论及系泊起重船吊物系统耦合运动方程,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顶浪中系泊起重船吊物系统的运动特性,并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了规则波浪中运动的RAO和不规则波浪中的运动统计结果;最后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起重船吊物系统运动对波浪周期、波高和吊物组块重量、起吊高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结合我国沿海环境及诺布丹顿关于浮式起重船操作规范对蓝疆号系泊起重船吊装1000t、2000t、3000t组块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使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发现:(1)组块纵荡运动为船体纵荡、波浪作用与吊物自身摆动间的耦合运动,当波浪周期接近组块摆动周期时,组块纵荡运动出现共振现象,运动幅值达最大;(2)组块垂荡运动表现为船体纵摇与波浪激励间的耦合运动,当波浪周期接近船体纵摇运动周期时,组块垂荡运动出现最大值。系泊缆绳张力变化受船体纵荡、船体纵摇与波浪激励间的耦合作用,且顶浪侧系泊缆绳张力较顺浪大。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波浪周期、波高和吊物重量、起吊高度敏感性分析时发现:(1)组块纵荡运动与垂荡运动对波高和波浪周期的敏感性会随着不规则波浪的谱峰周期的增加出现变化,当不规则波浪周期较小时组块纵荡运动对波高变化敏感,当不规则波浪周期较大时组块纵荡运动对波浪周期变化敏感;而组块垂荡运动对小波浪周期变化敏感,当波浪周期较大时对波高变化敏感;(2)组块纵荡运动与垂荡运动幅值均随组块重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纵荡运动增加较垂荡运动明显;(3)组块起吊高度越高,组块纵荡运动幅值越大,而垂荡运动幅值则减小。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顶浪中蓝疆号系泊起重船吊装的适用性分析中发现:波浪周期较小时适用海况较多,当波浪周期较大时,适用海况急剧减小。长周期波浪对系泊起重船适用性影响明显。本文关于蓝疆号系泊起重船顶浪中的适用性分析可为其实际吊装施工提供参考。
【图文】:

起重船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crane ship )又称浮吊,在港口建设、海上救援打捞安装、海上导管架平台吊装扶正、海上平台打桩、海组块安装和拆解等海洋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韩国等国家均有较大海洋施工起重船。 世纪的欧洲就已出现起重船的雏形,这时的起重船使行吊装。1920 年,美国在一艘名为 USSKearsarge 的于舰船建设中武器和重物的吊运安装,起重能力 250

起重船,起重能力


国内起重船的出现较晚,但发展较快。早期主要为扒杆式驳船用于内河、港口等浅水海域的吊装工作。而后因工程建设需要建造了具有小型回转起重机的起重船,起重能力均在 300 吨以下[5]。20 世纪中期,我国开始建造大型固定式扒杆吊装起重船,起重能力跃升至千吨级。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海上油气开采工程的需要,,我国建成“南天龙”号大型全回转式起重船,起重能力达到 900 吨。2001 年建成“蓝疆号”号非自航铺管起重船,起重能力达 3800 吨;2005 年建成“天一”号海上运架梁起重船专用于海上桥梁建设,起重能力 3000 吨。随后于2006 年建成的 “华天龙”号起重船,起吊能力达到 4000 吨,最大可对 2000 吨重物进行回转吊装,为海洋工程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图 1-2 Saipem 7000 起重船[3]图 1-3 Thialf 半潜式起重船[4]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7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平;;组块教学,还需要正确把握[J];小学教学参考;2015年13期

2 黄华玲;;浅议儿童识字过程中的组块记忆现象[J];内蒙古教育;2016年21期

3 张燕;;言语习得组块教学——以二年级上册“对话言语习得”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05期

4 胡文柱;;词语组块,让词语教学“1+1>2”[J];内蒙古教育;2017年08期

5 王群;;从课本图形中引出的问题探究[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7年08期

6 严卫强;;智趣教育的引路人[J];名师在线;2017年02期

7 薛法根;;和组块教学相伴一生[J];中国教师;2018年06期

8 夏家发;;组块式教学的形式与意蕴——听薛法根老师《雾凇》一课有感[J];语文知识;2017年02期

9 黄福荣;和美;罗劲;;组块破解形态顿悟的脑认知机理[J];科学通报;2017年31期

10 张涛;刘吉飞;陈静;杜国强;郝孟江;;张力腿平台上部组块总体布置研究[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捷;蓝国阳;邓梦东;戚晓明;马红旗;;接触法分析组块在滑道上的滑移运动[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2 黄行;孙宏开;江荻;张济川;唐黎明;;现代藏语名词组块的类型及形式标记特征[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3 ;为发展智能而教——组块教学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基[A];2017年江苏省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4 罗劲;应小萍;;组块破解:一种特殊形态的顿悟[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茂林;;自然口语中的韵律组块过程[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罗雪兵;黄德根;周惠巍;李丽双;;基于组合方法的组块识别[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龙从军;江荻;;现代藏语带助动词的谓语组块及其识别[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优;;支持向量机在组块识别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江荻;;现代藏语的句法组块与形式标记[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范模;李达;马巍巍;易丛;白雪平;;南海超大型组块浮托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莉;南海西部海域最大平台组块海上“安家”[N];中国能源报;2019年

2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校长 薛法根;让每一位教师都出彩[N];江苏教育报;2017年

3 刘永安 陈凤玲 于海跃;亚洲最大海上油气平台组块竣工[N];中国船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吴莉;我国海上最大油气平台组块完工[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记者 齐芳;“顿悟”是怎么发生的[N];光明日报;2011年

6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行走在智慧的教学路上[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记者 甘丰录;我国首个万吨级海上平台组块装船[N];中国船舶报;2009年

8 牟银滔 史彩宇;世界最大低位浮托平台挺立南海[N];中国能源报;2014年

9 ;蓝疆号完成海上吊装[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0 执笔 江荻;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建;汉语组块计算的若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2年

2 孙广路;基于统计学习的中文组块分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张忠炉;元素类型和交错关系对汉字组块分解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4 公彦霏;关于组块机制及其与国际象棋技能之间关系的拓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袁彩霞;中文功能组块分析及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许鑫;浮托安装系统耦合动力响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乔福强;对称规则内隐学习的流畅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马国彦;篇章的组块:标记与管界[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炜;基于数量适应的数量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福升;横浪中“蓝鲸号”起重船吊装组块过程耦合运动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罗晓;顶浪中蓝疆号起重船吊物系统运动响应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对比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李佳;融入依存关系的汉越组块对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4 尚梦珂;薛法根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5 姚维;组块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6 阮志豪;双浮托法拆除渤海海域海上平台组块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7 苏晓策;组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牛若晨;依存语法“组件”单位在汉语句子组块中的效度及用途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9 常存;基于组块法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王光菊;基于组块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04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704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