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固耦合的发动机活塞热动力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664.1;TJ6
【图文】:
];M. Baumann 研究了流场的三维结构,并对涡结构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发可以很好的与实验值吻合[63];F. Payri 利用 PISO 压力耦合方法,计算不同燃缸内的流动特征,气缸壁面温度由 Woschni 给定[64]。1 计算模型图 3.3 给出了阀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其中忽略了在计算中无需考虑的海水孔和进气孔相通,排气槽为阀体切掉的部分。图 3.4 为本文根据发动机进排气况提取的计算模型,此模型选择的是在活塞上止点即曲轴转角位零时各部件,由四部分组成:进气流道、排气流道、连接流道和气缸。当进气流道的进流道的气道孔相重叠时,来自燃烧室的高温高压燃气经燃气入口,经过进气接流道,再进入缸内膨胀做功,之后气道孔和排气槽重叠时,工质由连接流流道,完成一次完整的进排气过程[65]。本文进气流道和排气流道相对连接流转一周完成两次循环。进气孔进气气道孔燃气
];M. Baumann 研究了流场的三维结构,并对涡结构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发可以很好的与实验值吻合[63];F. Payri 利用 PISO 压力耦合方法,计算不同燃缸内的流动特征,气缸壁面温度由 Woschni 给定[64]。1 计算模型图 3.3 给出了阀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其中忽略了在计算中无需考虑的海水孔和进气孔相通,排气槽为阀体切掉的部分。图 3.4 为本文根据发动机进排气况提取的计算模型,此模型选择的是在活塞上止点即曲轴转角位零时各部件,由四部分组成:进气流道、排气流道、连接流道和气缸。当进气流道的进流道的气道孔相重叠时,来自燃烧室的高温高压燃气经燃气入口,经过进气接流道,再进入缸内膨胀做功,之后气道孔和排气槽重叠时,工质由连接流流道,完成一次完整的进排气过程[65]。本文进气流道和排气流道相对连接流转一周完成两次循环。进气孔进气气道孔燃气
计算模型的整体网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海强;崔宇峰;黄兴华;谢元文;;高速柴油机活塞热负荷仿真与结构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05期
2 张方方;张振山;秦健;朱锐;;改进散热模型在斜盘发动机缸内热力过程仿真中的应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张宇;张进军;李斌茂;;UUV特种发动机活塞的热-固耦合分析[J];鱼雷技术;2013年04期
4 许宝余;;柴油机活塞三维温度场数值计算与分析[J];江苏船舶;2013年01期
5 胡波;凌国民;;国外海空联合水下战装备技术研究[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1年03期
6 陈兵;张鹏峰;郭昆;;鱼雷热动力技术的发展综述[J];推进技术;2011年03期
7 周剑;;壁面模型对缸内传热多维瞬态数值模拟计算的影响[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年04期
8 袁鹏;高晟耀;;对置式凸轮发动机活塞热分析[J];鱼雷技术;2009年02期
9 高晟耀;王德石;;对置式凸轮发动机热力学仿真[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12期
10 胡军强;俞小莉;刘林;聂相虹;;气动发动机缸内流场的动态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龙;气动发动机缸内流场动态分析与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2 纪春玲;柴油机缸盖气侧传热模型及适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赵振月;8L265柴油机活塞温度场和应力场热—机耦合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高鹏;柴油机缸套—活塞瞬态传热仿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尹成明;柴油机活塞顶部结构对其温度场及强度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霄;船用柴油机活塞瞬态温度场与应力场三维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李世伟;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传热模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洪超;基于有限元法的内燃机活塞裙部型面设计与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周海磊;柴油机三维流体流动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彭立印;柴油机缸内流体流动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9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74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