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拓扑模式下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研究与设计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665.2;TP212
【部分图文】:
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船用导航系统及其史及现状。章 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总体方案研究。首先对平台的功能和。总结平台的设计思想,研究平台的组成,对平台框架进行系统设设计。章 平台实现原理与基于海图航线的全纬度传感器数据发生算法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分析导航算法仿真实现原理与传感器数据发生算法规划的全纬度轨迹发生进行算法原理研究。章 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基于 TCP/IP 多线程网络通讯设计。依海图航线规划客户端、导航解算客户端进行通讯设计。主要包括接计、以及程序逻辑设计。章 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的实现与验证。对船用导航算法性能过程中涉及到的软件技术应用进行阐述,解决调试中的问题并优化加式。最后,对仿真验证平台进行多导航算法验证。
秉承以上的思想,是搭建方案的基础与核心。2.4 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组成与框架2.4.1 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组成基于课题需求分析,确定搭建平台系统为以太网拓扑模式。拓扑是一种网络形状,体现网络在物理上的连通性。该拓扑结构是一种物理布局,即用什么方式以及传输媒体互连设备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等硬件设备连接起来。以太网拓扑模式下有若干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服务器和客户机(C/S 模式),依靠系统间的通信,共同完成一个大型任务。提高了信息处理的可靠性及灵活性[38]。搭建的以太网模式下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在计算机系统上分为两部分,主控系统(服务端),仿真目标机系统(海图航线规划客户端 A、导航解算客户端 B),其中导航解算端可以有多个,如果用户需要同时进行多种算法的性能对比,比如进行航线设定之后,要比较 INS/DVL,INS/GNSS 组合导航算法在该过程的误差特性,可以一台导航解算计算机运行 INS/DVL 仿真验证程序,一台计算机运行 INS/GNSS 仿真验证程序,同时观察它们的运行界面来分析问题,以三台计算机为例,物理连接如图 2.1 所示。
14船舶运动状态进行建模以及数据发生,提供测试的条件,然后进行惯性导航算法的解算,经解算后输出导航的位置、速度、姿态信息。将该过以太网拓扑模式结合起来。将设定航线以及导航定位地理位置信息显示目标机系统中,作为海图航线规划客户端 A。将加载导航算法以及导航个仿真目标机系统中,作为导航解算客户端 B。将传感器数据发生分配作为服务端。因此主要的计算工作被合理分配到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是算客户端 B。海图界面的资源显示等工作在海图航线规划客户端 A 进不完成计算任务,但是显示清晰度高的海图资源图片,以及绘制、刷新占用比较多的 CPU 资源。所以,如上安排合理的分解了在验证导航算,如图 2.3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潇;胡小平;张礼廉;马涛;王玉杰;;一种改进的RatSLAM仿生导航算法[J];导航与控制;2015年05期
2 涂睿;王玮;;捷联惯导系统的极区导航算法优化设计[J];计算机仿真;2015年08期
3 王胜标;王俊璞;倪静静;田蔚风;金志华;;GPS/INS组合导航算法性能评估平台[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7年02期
4 于清波;张宇;;基于双四元数的MEMS INS/GNSS组合导航算法[J];中国新通信;2017年19期
5 孙玉娟;吴则举;杨妍妍;;一种基于WebGIS的最优路径导航算法[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刘强军;张岩;;面向FPGA的惯性导航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8年07期
7 刘江;吕妍红;;低成本MIMU/GPS车载组合测量系统的导航算法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5年04期
8 赵新云;刘厚泉;;一种基于概念格的室内导航算法[J];大众科技;2010年04期
9 乔国栋;倪茂林;李铁寿;;基于能观度分析的信息融合自主导航算法[J];宇航学报;2008年03期
10 孙立国;李欣;李世丹;王德生;;地形特征对粒子滤波导航算法精度影响分析[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宇飞;崔平远;崔祜涛;尚海滨;;深度撞击任务中的接近段导航算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鹏;张迎春;;基于太阳敏感器/红外地平仪的自主导航算法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于乃功;王胜;;基于细胞自动机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算法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4 乔国栋;王大轶;李铁寿;;基于能观度分析的转移轨道自主导航算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彭玉明;李爽;;火星大气进入UKF导航算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瑞才;伍蔡伦;智奇楠;蔚保国;;低成本MEMSIMU与GP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3年
7 王鹏;张迎春;;基于星敏感器/磁强计的自主导航算法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健;黄一峰;王彬;;基于相关空间法的自主导航算法研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3辑)[C];2015年
9 张全;牛小骥;章红平;施闯;;针对地面车辆的低端GNSS/INS系统导航算法简化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陈巍;朱欣华;;数据类型对SINS中导航算法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凤鸣;重力梯度辅助导航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武庆雅;旋转弹药的惯性导航与解耦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名赫;以太网拓扑模式下船用导航算法性能验证平台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2 陈泽;分队协同导航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贺江涛;航天器近距离交会自主光学相对导航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陈磊;车载GPS动态导航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邓利坚;GP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马雪卉;飞控硬件平台设计及导航算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7 曾占魁;视觉/惯性组合相对导航算法及物理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加芳;GPS/Visual/INS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算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9 马骏;大飞机综合导航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孟祥宾;基于运动/场景约束的单兵导航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32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283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