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近场水下爆炸气泡与双层破口结构的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01 00:06
  针对双层结构在水中受到水下爆炸冲击这一问题,利用欧拉有限元数值模型对近场水下爆炸气泡与双层破口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舱室涌流及流场演化等规律。首先,通过放电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然后,总结了不同破口尺寸、不同起爆位置和不同壳间水位条件下的耦合作用规律。在内部空气、流体惯性以及破口的联合作用下,气泡演化过程中会出现气泡分割现象。当内层破口尺寸系数小于0.5时,内舱室内会出现二次涌流现象,且涌流形态较细长;炸药起爆位置系数小于0.1时,自由液面处会出现破碎和重闭合现象;壳内水位对舱室涌流量的影响作用较为复杂,当水位满舱时,急速涌流会减少船艇的应急时间。 

【文章来源】:爆炸与冲击. 2020,4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近场水下爆炸气泡与双层破口结构的相互作用


欧拉有限元方法示意图

装置图,装置图,对比图,数值


实验装置图

对比图,对比图,数值,气泡


图3 实验装置图在数值模拟中,计算模型与实验模型中破口尺寸、板厚等基本参数一致。另外,计算域尺寸为0.15 m×0.05 m,最小网格尺寸为2.5×10-4 m,计算域边界为数值的无反射边界[27]。由图4可知,数值模拟中的气泡膨胀、收缩和射流等气泡形态和水冢现象与实验现象基本一致。其中,由气泡能量传递所形成的自由面处水冢并诱导结构产生的涌流现象被有效地模拟,其多峰效应也被很好地展示。另外,如图4(d)所示,本文的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气泡运动后期的撕裂破碎和破口附近复杂的自由液面演化等过程。由图4可知,量化的涌流高度及气泡形态典型参数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文的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整个气泡运动过程都被很好地模拟出来,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下文中将讨论近场水下爆炸气泡与双层破口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rolonged simulation of near-free surface underwater explosion based on Eulerian finite element method[J]. Ming He,A-Man Zhang,Yun-Long Liu.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2020(01)
[2]水下爆炸与舰船毁伤研究进展[J]. 张阿漫,王诗平,彭玉祥,明付仁,刘云龙.  中国舰船研究. 2019(03)
[3]气泡及其破碎兴波对浮动冲击平台影响探究[J]. 王志凯,周鹏,孙波,姚熊亮,杨娜娜.  爆炸与冲击. 2019(09)
[4]Bubble dyna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J]. 王诗平,张阿漫,刘云龙,张帅,崔璞.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8(06)
[5]水下爆炸边界效应的研究进展[J]. 张洪,吴红波,夏曼曼,朱可可.  煤矿爆破. 2018(05)
[6]不同装药形状TNT水中爆炸近场冲击波传播的实验研究[J]. 李金河,汪斌,王彦平,黄学义,畅里华,王旭.  火炸药学报. 2018(05)
[7]水下爆炸载荷下舰船响应与毁伤研究综述[J]. 金键,朱锡,侯海量,陈鹏宇,吴林杰.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7(06)
[8]多孔覆盖层水下爆炸流固耦合分析[J]. 殷彩玉,金泽宇,谌勇,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2017(12)
[9]水下爆炸气泡载荷作用下船体梁的动态水弹性响应[J]. 张弩,宗智.  船舶力学. 2015(05)
[10]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船体板架破口大小的预测[J]. 杨棣,姚熊亮,王军,王伟,赵蛟龙.  中国造船. 2014(02)



本文编号:3056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3056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