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螺旋桨静不平衡质量加工装置位姿控制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11:14
  船舶螺旋桨是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元件,对船舶航行的整体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结合螺旋桨加工工艺流程,初加工完螺旋桨后需对其进行静不平衡质量检测,检测技术的优劣对后续螺旋桨的整体性能影响极大,故需要对静不平衡质量检测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我们所需要的静不平衡质量后,怎么样去除所得的静不平衡质量则是最后保障螺旋桨性能的关键。本文结合螺旋桨静平衡检测和螺旋桨加工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一种螺旋桨静不平衡质量检测方案并设计了一款螺旋桨加工装置,对该加工装置的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结合目前国内外转子静平衡质量研究现状,提出了两种螺旋桨静不平衡质量检测方法,即称重原理算法和拉压原理算法,同时针对不同桨叶的检测原理,推导出了不同桨叶数目的螺旋桨静不平衡质量检测数学模型,确定了整体螺旋桨静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根据所提出的螺旋桨静不平衡质量检测原理,设计了一套螺旋桨不平衡质量加工装置,该装置最大的特点在于对称加工螺旋桨,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单刀加工螺旋桨所产生的折弯力;四个并联机构对称布置在螺旋桨外围,并联机构外围的丝杆传动和液压传动驱动并联机构的工位转换,同时在并联机构上建立了并联机器人...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螺旋桨静不平衡质量加工装置位姿控制仿真研究


船用螺旋桨Fig1.1MarinePropeller

车铣,复合加工,联动,机床


图 1.2 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ure 1.2 Turn-milling CNC machine tool with five-axis cooperating等人通过研究研究桨叶和浆縠几何模型的建模,然后通刀位点再通过软件进行仿真,该研究对螺旋桨加工的效人研究了螺旋桨的加工步骤,首先将桨叶分为不同的加法来规划要加工区域的刀位点,此套算法主要的好处是[21]。oong 等人在精加工螺旋桨阶段通过计算每个刀位点处步距和行距进而求解每个刀位点处的有效极限运动范过程,使刀具限定在求出的运动范围内,保证了刀具和m 等人大胆尝试结合三轴机床和五轴机床各自的特点来

力分布,惯性力,情况,刚体


第二章 静平衡检测算法设计研究调研大量文献了解螺旋桨静平衡检测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不同领域刚论与方法,借助称重检测理论和球面轴承支撑悬浮理论,设计了一套螺量检测方案。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性地提旋桨静不平衡质量的方案,同时求出来了每片叶片上理论上应该切除的衡原理平衡的力学原理高速旋转的刚体作匀速运动,根据运动学理论,刚体上的各个质点均将用,所有的离心力矢量的合力都将作用于轴承;假若刚体转子质量分布运动学原理刚体各点产生的合力为 0,也表示各点的离心力合力为 0,质量分布不均匀,则会因为离心力作用而刚体内部产生内扰动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螺旋桨静平衡检测算法改进及实验研究[J]. 王存堂,吴娟,陈林,何国志,张先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02)
[2]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求解6-SPS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研究[J]. 沈惠平,尹洪波,王振,黄涛,李菊,邓嘉鸣,杨廷力.  机械工程学报. 2013(21)
[3]船舶螺旋桨静平衡计算机检测系统研究[J]. 王存堂,卢岳宏,杨明泽,朱宏,魏宏星.  船舶工程. 2013(02)
[4]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物体重量重心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 贾恒信,李明波,吕江涛.  衡器. 2012(08)
[5]6-UPS交叉杆型并联机床的运动学正解算法[J]. 方喜峰,赵若愚,吴洪涛,缪群华,汪通悦,刘远伟.  机械工程学报. 2012(13)
[6]一般6-4台体型并联机构位置正解分析[J]. 张英,廖启征,魏世民.  机械工程学报. 2012(09)
[7]大型船用螺旋桨悬挂式高精度静平衡机研究与实验[J]. 李宇玲,郭武,吴上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06)
[8]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100吨级螺旋桨静平衡仪的研制”通过国防科技成果鉴定[J].   中国修船. 2010(03)
[9]大型螺旋桨静压支承静平衡仪设计研究[J]. 厉超.  机械工程师. 2010(05)
[10]6-SPS并联机构运动学正解的一种解析化方法[J]. 程世利,吴洪涛,姚裕,刘芳华,缪群华,李成刚,朱剑英.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大型螺旋桨测量—磨削加工一体化制造方法与技术[D]. 侯博.大连理工大学 2017
[2]6-SPS型并联机床若干关键理论研究[D]. 李鹭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整体螺旋桨型面机器人砂带抛磨方法及软件开发[D]. 王加林.重庆理工大学 2016
[2]大型船用螺旋桨加工混联设备及并联机构关键技术研究[D]. 张思崇.江苏科技大学 2014
[3]沿螺旋桨桨叶流体运动方向切削加工的刀具路径规划[D]. 姜昕亚.华中科技大学 2014
[4]船用螺旋桨测量磨抛一体化装置控制系统研制[D]. 翁炳良.大连理工大学 2013
[5]大型舰船用螺旋桨五轴加工后置处理及干涉碰撞检测[D]. 苏永春.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0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3240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