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三推进器结构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深度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08:02

  本文关键词:三推进器结构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深度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三推进器无人水下航行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水下作业设备,其特点是:通过在水平面上布置两个定向推进器、垂直平面上布置一个定向推进器,完成无人水下航行器常用的水下运动。与现有其它结构相比,三推进器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灵活性更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一种三推进器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深度控制,在对典型的三推进器运动系统结构进行改进基础上,并在驱动器个数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航行器的俯仰角控制。上述改进使得无入水下航行器在深度控制方式上出现了显著差异,本文着重分析了这种改进后的结构在深度控制上的特点,并通过设计适当的控制策略实现了稳定的深度控制。论文首先研究了三推进器无入水下航行器系统的运动模型,在对比分析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基本结构和布局方案。在对结构进行数学建模、模型仿真和流体仿真基础上,通过分析仿真结果优化了相关结构参数。针对设计的结构方案,本文深入地进行了深度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通过分析和对比多种控制系统方案,提出了深度控制的控制结构和控制算法。本文采用了一种双闭环的控制算法结构;系统内环采用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实现了俯仰角控制,模糊算法的引入可有效地克服常规滑模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抖振;系统外环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了深度控制。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基础上,本文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并通过仿真分析优化了控制参数,仿真表明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设计并建立了无入水下航行器实验平台,以便研究控制策略和结构设计方案的整体性能。实验平台主要由三推进器无人水下航行器和岸上实时监控台组成。论文对实验平台的整体结构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以研制的实验平台为基础进行了深度控制实验研究和分析。完成了俯仰角控制、深度控制等实验。通过对航行器的运动特性和控制效果的分析和对比,表明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无人水下航行器 三推进器结构 深度控制 俯仰角控制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水下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74.94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特点及发展现状11-16
  • 1.1.1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特点11-12
  • 1.1.2 国外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现状12-15
  • 1.1.3 国内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现状15-16
  • 1.2 无入水下航行器深度控制研究现状16-19
  • 1.2.1 深度控制典型模型16-18
  • 1.2.2 深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18-19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19-21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9-20
  • 1.3.2 研究的意义20-21
  • 1.4 结构安排21-22
  • 第2章 三推进器结构分析与优化22-40
  • 2.1 运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改进方案22-28
  • 2.1.1 运动系统的特点分析22-25
  • 2.1.2 三推进器结构的改进方案25-28
  • 2.2 系统数学模型28-34
  • 2.2.1 空间坐标的定义28-29
  • 2.2.2 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的建立29-32
  • 2.2.3 模型解耦32-34
  • 2.3 模型仿真与分析34-39
  • 2.3.1 数学模型仿真34-36
  • 2.3.2 外形流体仿真36-39
  • 2.4 本章小结39-40
  • 第3章 控制策略研究40-57
  • 3.1 被控对象与控制策略40-43
  • 3.1.1 深度控制系统的结构40-41
  • 3.1.2 控制策略的分析与选择41-43
  • 3.2 基于滑模控制的俯仰角控制策略设计43-47
  • 3.2.1 滑模控制算法设计43-45
  • 3.2.2 抖振的消除45-47
  • 3.3 基于模糊控制的深度控制策略设计47-51
  • 3.3.1 深度控制的控制方案分析48-49
  • 3.3.2 模糊控制算法设计49-51
  • 3.4 控制策略仿真与分析51-56
  • 3.4.1 俯仰角控制仿真分析51-54
  • 3.4.2 深度控制仿真分析54-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4章 无入水下航行器实验系统设计57-74
  • 4.1 实验系统设计目标分析57-58
  • 4.2 主体结构设计58-61
  • 4.2.1 结构修正和材料选择58-60
  • 4.2.2 密封设计及检测60-61
  • 4.3 电气系统设计61-69
  • 4.3.1 主要电子设备62-66
  • 4.3.2 深度数据采集PCB设计66-68
  • 4.3.3 电气系统空间布局68-69
  • 4.4 实验系统的软件开发69-73
  • 4.4.1 无人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程序设计70-72
  • 4.4.2 岸上实时监控程序设计72-73
  • 4.5 本章小结73-74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水下实验74-83
  • 5.1 系统性能测试74-77
  • 5.1.1 密封及耐压实验74-75
  • 5.1.2 通信可靠性测试75-76
  • 5.1.3 定速巡航实验76-77
  • 5.2 俯仰角控制水下实验77-79
  • 5.2.1 实验环境和干扰测量77-78
  • 5.2.2 实验数据分析78-79
  • 5.3 深度控制水下实验79-82
  • 5.3.1 实验条件及初始定义79-80
  • 5.3.2 实验数据分析80-82
  • 5.4 本章小结82-8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3-85
  • 6.1 全文总结83-84
  • 6.2 研究展望84-85
  • 参考文献85-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阳;世界各国竟相发展水下航行器[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0年09期

2 曹贻陵,王敏芳;全能的水下卫士——无人水下航行器[J];飞航导弹;2001年04期

3 臧晓京;自主水下航行器[J];飞航导弹;2001年07期

4 ;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水下航行器[J];水路运输文摘;2001年06期

5 郭业才,赵俊渭,陈华伟;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谱增强新方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2年03期

6 严卫生,徐德民,李俊,张福斌;远程自主水下航行器建模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刘淮;应用前景广阔的无人水下航行器[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4年12期

8 严卫生,徐德民,李俊,张福斌;自主水下航行器导航技术[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年06期

9 傅金祝;;无人水下航行器与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价值与发展前景[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6年03期

10 严卫生;;某新型远程自主水下航行器建模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文光;刘卫东;杨原青;;无人水下航行器数据转换接口设计[A];2009年中国东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丰少伟;张乔斌;丁少春;;某水下航行器壳体加速度场重构研究[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蔡龙飞;王志强;;水下航行器艏部腔体噪声特征分析[A];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旭光;董居忠;;受控水下航行器动力学模型的闭环参数辨识[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魏娜;贲可荣;章林柯;庞云福;;基于神经网络系统辨识的水下航行器源贡献分析研究[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华;吴宝山;潘子英;;扁平型水下航行器操纵性水动力特性研究[A];2008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TT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7 梁建宏;文力;王田苗;;两关节仿生水下航行器的推进与机动性能研究[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8 马云;石秀华;李执山;;微小型水下航行器的设计[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Ⅰ)[C];2012年

9 傅晓云;黎飞;李宝仁;;某水下航行器舵机液压伺服系统建模仿真[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高立娥;李洪梅;康凤举;;遗传算法在水下航行器制导系统多任务调度中的应用[A];仿真计算机与软件、仿真方法与建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阳;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水下航行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2 李杰 宫智民;无人水下航行器 “大闹”海底战场[N];中国国防报;2002年

3 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唐晓伟;哈工程声呐新技术为水下航行器装上“眼睛”[N];科技日报;2013年

4 朱在明;大型水下无人航行器受青睐[N];解放军报;2003年

5 李新;ISE交付首创自主水下航行器[N];中国船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付毅飞;MH370客机搜索有可能从残骸上取得突破[N];科技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肖夏;MH370搜救加时赛:黑匣子信号最后生命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8 ;中澳总理会晤谈失联客机搜寻工作[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燕;水下航行器编队运动规划与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赵辉;基于水下航行器导航定位及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曹永辉;复杂环境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动力定位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杨峻巍;水下航行器导航及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刘海林;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最优编队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杜航原;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杨熙鑫;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点镇定及编队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于宪钊;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水动力性能分析及双体干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王晶;自主水下航行器同步定位与构图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10 陈子印;欠驱动无人水下航行器三维路径跟踪反步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少泽;水下航行器测控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和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董洪波;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水下航行器动力测控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黄毅;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的建模和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朱健;水下航行器开放式系统数据传输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茂励;无人水下航行器的运动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曹永辉;小型智能水下航行器控制系统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崔桐;微小型水下航行器多学科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8 付薇;水下航行器拖曳系统运动仿真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5年

9 庞岩;非光滑水下航行器减阻效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谢凯源;三推进器结构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深度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三推进器结构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深度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408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b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