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近海调查船推进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8:16

  本文关键词:近海调查船推进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近海调查船 推进系统 PTI PTH 优化 研究


【摘要】:近海调查船是一种专门用于承担近海基础性、综合性和专项海洋调查等任务的船舶。目前,我国的近海调查船普遍存在船型小,船舶载员相对较多,续航力要求高等特点。这使得近海调查船推进系统要求不同于常规船舶的推进系统,应慎重考虑系统工况和船舶安全性。本文根据近海调查船推进系统的要求,对推进系统进行分析、优化研究,实现船舶柴-电联合推进系统科学和实用性研究。本文基于对近海调查船调查方式和船舶的要求,针对船舶推进系统做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研究和总结了国内两种典型的调查船的推进系统方式,概述了各推进方式的原理及系统模型,并对各推进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调距桨系统和电力推进系统各有利弊,为近海调查船寻求既经济又合理的船舶推进系统,打好理论基础。(2)结合实际,课题选用柴-电联合推进方式作为近海调查船的推进系统研究对象,并对模型进行设计和优化研究。(3)着重对柴-电联合推进的关键技术-并车控制原理和策略进行探索性分析,并提出柴-电联合控制流程和控制方式。(4)对PTH进行仿真模型设计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该系统满足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4中国船级社)要求,即在蒲氏风级3级对应的海况下,推进系统能使船舶保持不小于7kn的满载航速。
【关键词】:近海调查船 推进系统 PTI PTH 优化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64.3;U674.8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绪论14-23
  • 1.1 论文研究背景14-20
  • 1.1.1 我国近海调查船概况14-18
  • 1.1.2 柴-电联合动力装置概况18-2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22
  • 1.2.1 研究及应用现状20-21
  • 1.2.2 存在的问题21-22
  •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22-23
  • 第二章 调查船推进方式分析研究23-39
  • 2.1 推进系统组成研究23-25
  • 2.1.1 系统基本组成23-25
  • 2.2 推进力学原理研究25-28
  • 2.2.1 典型推进系统的推力原理25-27
  • 2.2.2 螺旋桨和柴油机特性曲线27-28
  • 2.2.3 船机桨的力学关系28
  • 2.3 两种典型推进系统模型28-38
  • 2.3.1 调距桨系统模型28-34
  • 2.3.2 电力推进系统模型34-38
  • 2.4 小结38-39
  • 第三章 柴-电联合推进系统优化设计39-48
  • 3.1 近海调查船设计任务39-40
  • 3.1.1 船舶要求39
  • 3.1.2 推进系统设计基本原则39-40
  • 3.2 船舶推进系统模型设计40-42
  • 3.2.1 系统模型设计40-41
  • 3.2.2 系统组成41-42
  • 3.2.3 系统模型42
  • 3.3 推进系统设计42-45
  • 3.3.1 船体推进功率设计42-45
  • 3.3.2 推进系统主要参数45
  • 3.4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构架45-46
  • 3.4.1 电力系统配置45-46
  • 3.5 系统控制模式46-47
  • 3.6 小结47-48
  • 第四章 并车推进控制策略研究48-58
  • 4.1 并车原理分析48-53
  • 4.1.1 并车原理48-51
  • 4.1.2 并车过程控制分析51-53
  • 4.2 并车控制策略分析53-55
  • 4.2.1 并车控制策略54-55
  • 4.3 柴-电混合并车控制流程55-57
  • 4.3.1 PTI模式控制流程55-56
  • 4.3.2 PTH模式控制流程56-57
  • 4.4 小结57-58
  • 第五章 PTH模式控制及仿真研究58-65
  • 5.1 PTH模式优化设计58-60
  • 5.1.1 PTH系统划分58
  • 5.1.2 PTH起动过程58-59
  • 5.1.3 优化特性曲线59-60
  • 5.2 PTH模式仿真模型60-61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61-64
  • 5.3.1 推进电机起动和接排过程62-63
  • 5.3.2 船舶起航过程63-64
  • 5.4 小结64-6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5-67
  • 6.1 全文工作总结65
  • 6.2 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种能降低航天成本的新型推进系统[J];推进技术;2000年03期

2 李华;卫星推进 步步攀登——记航天五○二所卫星推进系统[J];航天技术与民品;2000年10期

3 阮晖;;日刊评第十七届国际推进系统会议[J];现代兵器;1982年09期

4 潘科贵;曹锡生;;同步卫星推进系统方案的综合分析[J];国外空间动态;1985年04期

5 ;美海军试验综合电动推进系统[J];船舶物资与市场;1999年04期

6 陈壮叔;试验中的反物质推进系统[J];飞碟探索;2000年03期

7 郑邯勇;铝水推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舰船科学技术;2003年05期

8 吉桂明;;创新的推进系统[J];热能动力工程;2006年02期

9 陈朝;黄敏超;;空间轨道转移飞行器推进系统静态仿真分析[J];火箭推进;2007年06期

10 樊忠泽;黄敏超;;空间推进系统工作过程故障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长辉;陈立玮;;电动飞机技术进展[A];第三届民用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赵凌志;彭燕;沙次文;李然;宋述军;许玉玉;;直线泵喷推进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初步试验研究[A];2006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方杰;田辉;孙威;蔡国飙;;一氧化二氮单组元微推进系统的初步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方舟;先闯关后“补票” 汉力士冲刺IPO心切[N];上海证券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徐向阳;看好船舶市场ABB推进系统落户上海[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柳莺;罗·罗连获军船推进系统订单[N];中国船舶报;2009年

4 柳莺;采埃孚进军吊舱推进系统市场[N];中国船舶报;2008年

5 金小萍 周升友;杭齿拿下高端可调桨成套系统核心技术[N];中国船舶报;2010年

6 柳莺;大连海大订购MAN B&W推进系统[N];中国船舶报;2005年

7 记者 周升友;中高重工获海监船主推进系统改造集成打包订单[N];中国船舶报;2013年

8 ;紧凑型吊舱式推进系统及其实船应用[N];中国船舶报;2005年

9 记者 陈耀群;船舶智能推进系统研究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6年

10 柳莺;ZF扩大在华推进系统产能[N];中国船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国凯;长大坡度隧道掘进机电液推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志雄;大型船舶推进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状态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曦;仿鱼类摆动尾鳍推进系统的水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丹姆;液化天然气船舶低速双燃料发动机推进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2 王新国;尾摆式推进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3 罗殿军;近海调查船推进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

4 王璐;微小超高压冷气推进系统及其组件工作性能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红波;船舶吊舱式液压推进系统的设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周炳俊;船舶调距桨推进系统的建模仿真及选型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朱哲仁;LNG船推进系统的研究与展望[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8 刘茹;相变增压推进系统虚拟样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诗洋;舰船双桨双舵推进系统的水动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张成;双护盾掘进机液压推进系统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0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580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