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结构声辐射与声透射特性计算
本文关键词:浸水结构声辐射与声透射特性计算
【摘要】:水下结构声辐射问题一直都是船舶设计人员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用于水下结构声辐射噪声预报的方法主要有解析法、数值法和实验法等。解析法适用于简单的结构形式,实验的方法成本较大,而数值法因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水下结构声辐射是一个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需要分别对结构和流体进行建模,目前结构主要使用有限元法(FEM),流体主要使用有限元法(FEM)和边界元法(BEM)等。FEM/FEM比较适合用来求解有限流体域内的声振特性,FEM/BEM对于计算无限大或半无限大流体域很有优势。本文基于FEM/BEM对无界流场中浸水结构的声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板壳结构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基于Mindlin板模型的有限元方程,编写了四边形四结点等参单元的动力有限元程序,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来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悬臂板和自由板的模态计算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然后推导了三维声波波动方程,从稳态声场的Helmholtz微分方程出发,利用权函数法推导了边界积分方程。采用四边形四结点等参单元对边界进行离散,采用坐标变换法消除积分奇异性,采用CHIEF法解决特征频率处非唯一性问题,最终推得了声学边界元法的系统方程。根据理论编写了直接边界元法计算声辐射的程序,计算脉动球源的声辐射特性,结果与解析解相吻合。其次根据在流固耦合交界面上的连续条件,基于结构有限元方程和流体边界元方程建立了流固耦合方程。求解结构在流体中的振动特性时可将声压变量消去,流体对结构的作用简化为附加质量形式;求解结构声辐射特性时将位移变量消去,以声压为未知变量,通过求解耦合方程,便能得到流体域内任一点的声压。根据以上理论本文编写了结构有限元法耦合流体边界元法的浸水结构声辐射程序,以无界流场中内部受简谐声压作用的球壳为例进行计算,与解析解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最后本文还研究了封闭结构内部有声源作用时壳体的声透射特性。对球壳内外域分别应用Helmholtz积分方程,然后根据在球壳表面法向速度连续条件建立以声压为未知变量的耦合方程,解得结构内外表面的声压即得到结构的声透射特性。根据理论编写了计算声透射的程序,计算了无界流场中内部有点声源激励的球壳的声透射特性,通过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关键词】:流固耦合 FEM/BEM 声辐射 声透射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6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2 浸水结构声辐射国内外研究进展9-14
- 1.3 本文主要内容14-15
- 2 弹性薄板有限元分析理论及程序实现15-35
- 2.1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15-16
- 2.2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简介16-17
- 2.3 Mindlin板模型动力有限元方程推导17-26
- 2.3.1 Mindin板弯曲理论基本假设17-18
- 2.3.2 Mindlin板加膜单元位移模式18-24
- 2.3.3 单元质量阵与刚度阵的推导24-26
- 2.3.4 高斯求积法26
- 2.4 固有频率与固有振型求解26-28
- 2.4.1 子空间迭代法27
- 2.4.2 移轴法27-28
- 2.5 强迫振动响应计算28-29
- 2.6 数值算例29-34
- 2.7 本章小结34-35
- 3 声辐射数值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35-59
- 3.1 声学Helmholtz方程的建立35-37
- 3.2 声学有限元法37-42
- 3.2.1 声场离散37-38
- 3.2.2 声学有限元法系统矩阵推导38-42
- 3.3 声学直接边界元法42-53
- 3.3.1 Helmholtz积分方程42-47
- 3.3.2 边界离散47-48
- 3.3.3 系统矩阵推导48-51
- 3.3.4 奇异性处理51-53
- 3.3.5 特征频率问题处理53
- 3.4 程序编写53-54
- 3.5 数值算例54-58
- 3.6 本章小结58-59
- 4 浸水结构声振特性计算59-73
- 4.1 流固耦合方程推导59-60
- 4.2 结构振动特性求解60-61
- 4.2.1 附加质量计算60
- 4.2.2 数值算例60-61
- 4.3 结构声辐射特性求解61-65
- 4.3.1 声压为未知量的耦合方程61-62
- 4.3.2 数值算例62-65
- 4.4 结构声透射特性求解65-72
- 4.4.1 耦合方程推导65-68
- 4.4.2 数值算例68-72
- 4.5 本章小结72-73
- 5 总结与展望73-75
- 5.1 全文总结73-74
- 5.2 论文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录78-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9-80
- 致谢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高,黄其柏;复杂结构的声辐射解耦及其声辐射效率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2 侯国祥,翁章卓,祝玉梅,吴崇健;充液双层壳的振动与声辐射计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3 卢学军;王开和;;管道系统振动声辐射的数值计算方法[J];机械强度;2006年02期
4 赵志高;黄其柏;何锃;;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方法的薄板声辐射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8年01期
5 陈明;赵志高;曹为午;;基于表面振速分组测量的多舱段结构声辐射预报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张波;沈火明;支伟;;有限元/边界元法求解变厚度板的声辐射[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6期
7 熊济时;吴崇健;曾革委;徐志云;;基于波叠加法的圆柱壳声辐射计算[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1期
8 陈炉云;张裕芳;李英辉;;肋骨分布对肋板声辐射影响及分布优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1期
9 左曙光;魏欢;严新富;李徐刚;;基于声辐射控制的板结构优化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王景海,袁煦周;国外利用声辐射监视土坝的稳定性[J];水利水电技术;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迎春;周其斗;;边界元法中声辐射问题积分奇异性的处理方法[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大楷;李晓东;;管道声辐射的高阶数值模拟[A];第十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美霞;邱昌林;和卫平;魏建辉;;双壳体结构内外壳中低频振动与声辐射相似性分析[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金叶青;姚熊亮;尹绪超;庞福振;;复杂锥柱结构声辐射数值计算研究[A];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袁亮;艾国庆;倪樵;;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计算U型输流管耦合振动声辐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袁亮;艾国庆;倪樵;;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计算U型输流管耦合振动声辐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邓晓峰;李贤徽;;外场声辐射问题的无网格法[A];第十一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煜;程昊;毕传兴;陈剑;;基于分布源边界点的结构声辐射和声灵敏度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吕世金;黎胜;朱正道;杨婧媛;;双层加肋圆柱壳近场声辐射预报及模型试验分析[A];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景明;李贤徽;胡文林;;应用进化策略对加筋板的声辐射优化[A];2008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船舶学术界进入ITTC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融融;声波对球形粒子的声辐射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赵志高;结构声辐射的机理与数值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刘志红;声辐射预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鸿洋;水下有界空间中弹性结构的声辐射预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黎胜;水下结构声辐射和声传输的数值分析及主动控制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李林凌;计及气固耦合声辐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高煜;基于波叠加方法的声辐射与声学灵敏度算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普;结构振动声辐射系统鲁棒H_∞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9 刘宝山;结构振动声辐射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靳国永;结构声辐射与声传输有源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瑰;内燃机结构声辐射仿真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2 高伟龙;基于声辐射的板结构优化[D];中北大学;2016年
3 田大龙;基于MATV的板结构声辐射快速算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4 程凯旋;纳米力学与声辐射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李成龙;高声压微爆药剂设计及声辐射特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正浩;空气噪声和结构噪声及声辐射热区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栋洋;浸水结构声辐射与声透射特性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杨勇;周期加强薄板声辐射数值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石炜;矩形薄板的振动与声辐射研究及其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丁舒涛;声辐射薄板的优化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4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58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