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半潜式浮式风机动力响应机理的理论与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0:04

  本文关键词:半潜式浮式风机动力响应机理的理论与模型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浮式风机 动力响应 模型试验 时域数值计算 Wind-SKLOE


【摘要】:由于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中心内容,风电产业正受到全世界愈来愈多的关注。实际上,陆基风力发电的商业化运作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型能源。然而,陆基风力发电的视觉、噪声污染却长期以来饱受诟病;而且由于陆地风场先天性缺陷(低平均风速、高湍流度),工业界难以高效地利用风力资源。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风电产业正谋求向深水风场进军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浮式风机平台这一全新的海洋工程装备概念。本文对一半潜式浮式风机平台(OC4-Deep Cwind)在典型风、浪条件下的运动、载荷响应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自主开发了一套时域耦合分析程序——Wind-SKLOE作为浮式风机系统动力学响应的预报工具。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研究,充分讨论了模型制造、尺度效应等核心议题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耦合分析程序的预报精度。最后,文章利用数值工具FAST对该浮式风机系统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全面、详实地介绍浮式风机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重点阐述其在工程应用上的挑战与不同研究方法。2.开发耦合动力学时域模拟程序(Wind-SKLOE)预报浮式风机系统的运动相应。水动力学数值模型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并通过叶素动量理论计算气动载荷。由于自由液面的记忆效应,辐射波浪力与浮体历史运动相关,Wind-SKLOE中采用脉冲响应理论对其进行模拟。此外,通过引入动态尾流模型对气动力学中的动态效应进行修正。3.以OC4-Deep Cwind半潜浮式风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应的模型试验研究,详细介绍试验设计思路以及操作过程。着重讨论在Froude数相似条件下由于Reynolds数不相似所导致的气动力载荷不匹配问题以及修正方法。4.通过模型试验测量数据对自主开发程序的预报精度进行验证,讨论该程序的适用性与局限性5.通过数值工具FAST对OC4-Deep Cwind浮式风机系统在非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独特响应特性进行研究,重点讨论机舱内部传动机构强制关闭后的瞬态效应。
【关键词】:浮式风机 动力响应 模型试验 时域数值计算 Wind-SKLO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74.3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概述10-11
  • 1.2 海上风力发电概况与应用挑战11-12
  • 1.3 浮式风机系统研究进展12-19
  • 1.3.1 实际概念项目12-17
  • 1.3.2 数值分析工具研究进展17-18
  • 1.3.3 模型试验研究进展18-19
  • 1.4 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19-22
  • 1.4.1 研究内容19-21
  • 1.4.2 创新点21-22
  • 第二章 OC4-DEEPCWIND半潜式浮式风机系统概述22-27
  • 2.1 浮式风机系统介绍22-26
  • 2.1.1 叶片参数23
  • 2.1.2 机舱参数23
  • 2.1.3 塔架参数23-24
  • 2.1.4 浮体参数24-25
  • 2.1.5 锚泊系统参数25-26
  • 2.2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浮式风机耦合动力学机理研究27-53
  • 3.1 耦合动力学模块28-30
  • 3.1.1 坐标系28
  • 3.1.2 动力学方程28-30
  • 3.2 水动力学模块30-38
  • 3.2.1 频域势流理论30-35
  • 3.2.1.1 线性波浪理论30-31
  • 3.2.1.2 速度势定解问题的提出与求解31-33
  • 3.2.1.3 辐射波浪力与绕射波浪力33-35
  • 3.2.2 时域波浪载荷数值模型35-38
  • 3.2.2.1 一阶线性入射波浪力模型35
  • 3.2.2.2 二阶差频漫漂波浪力模型35-36
  • 3.2.2.3 辐射波浪力模型36-38
  • 3.2.3 静回复力38
  • 3.3 空气动力学模块38-50
  • 3.3.1 二维翼型理论38-39
  • 3.3.2 一维叶轮动量理论39-42
  • 3.3.3 叶轮旋转效应42-43
  • 3.3.4 叶素动量理论43-46
  • 3.3.5 动态尾流修正模型46-50
  • 3.4 锚泊系统模块50-51
  • 3.5 本章小结51-53
  • 第四章 浮式风机模型试验研究与试验结果分析53-88
  • 4.1 模型试验介绍53-68
  • 4.1.1 相似性法则53-54
  • 4.1.2 模型制作54-57
  • 4.1.3 试验条件与测量设备57-61
  • 4.1.3.1 试验条件57-60
  • 4.1.3.2 测量设备60-61
  • 4.1.4 Reynolds数尺度效应及修正方法61-68
  • 4.1.4.1 Reynolds数尺度效应61-63
  • 4.1.4.2 修正方法63-68
  • 4.2 模型校核68-73
  • 4.2.1 造风系统校核68-69
  • 4.2.2 塔架校核69-70
  • 4.2.3 锚泊系统校核70-71
  • 4.2.4 浮式系统校核71-73
  • 4.3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73-86
  • 4.3.1 气动载荷对运动响应的影响75-80
  • 4.3.1.1 白噪声试验75-77
  • 4.3.1.2 浮式平台六自由度刚体运动77-78
  • 4.3.1.3 机舱加速度78-80
  • 4.3.2 叶轮回转效应80-82
  • 4.3.3 塔架顶端局部载荷82-84
  • 4.3.4 翼型对平台运动的影响84-86
  • 4.4 本章小结86-88
  • 第五章 WIND-SKLOE数值模拟程序计算精度验证88-104
  • 5.1 自由衰减测试88-90
  • 5.2 白噪声测试90-93
  • 5.3 风力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93-96
  • 5.4 风与规则波96-97
  • 5.5 风与不规则波97-102
  • 5.6 本章小结102-104
  • 第六章 浮式风机在故障中的动力学响应机理分析104-109
  • 6.1 叶轮推力、扭矩105-106
  • 6.2 浮式平台运动响应106-107
  • 6.3 塔架瞬态结构响应107-108
  • 6.4 本章小结108-109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09-112
  • 7.1 研究内容与结论109-110
  • 7.2 研究内容展望110-112
  • 参考文献112-114
  • 致谢114-11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116-1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青;;珠江口磨刀门潮汐河口模型试验研究技术总结通过专家鉴定[J];人民珠江;1991年02期

2 刘春晖,康庆,胡树荣;飞机撒播器模型试验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3 宁素俭;平板承压能力模型试验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4 杨少丽,李安龙,齐剑峰;桶基负压沉贯过程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5 陆林广,朱红耕,奚斌,杲东彦,左滨,祝婕;发电厂冷却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章连洋,陈竹昌;粘性土中侧向受载桩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0年05期

7 肖毅,邹勇,俞季民;钉锚结合支护的模型试验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8 朴秀男;;双曲薄拱坝静力模型试验研究[J];大连工学院学刊;1962年01期

9 徐天平;吴绵拔;;桩身动态无损质量检测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1988年02期

10 朱斌;孔令刚;郭杰锋;陈仁朋;周燕国;;高桩基础水平静载和撞击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王世澎;袁振宇;闫云;;坐底式平台基础冲刷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2 张波;周爱其;;基桩室内普通模型试验研究现状[A];第八次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家康;陈礼刚;;青岛汇泉广场塔的结构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4 穆朝民;樊明昌;;坑道口部封堵结构在爆炸波作用下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陈豪雄;朱永全;;三拱双柱式地铁车站结构静载模型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王颖;杨建民;李润培;李欣;;剪切流中Cell-Truss Spar平台涡激运动的CFD计算与模型试验研究[A];2008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苏萍;刘焕芳;李强;;引额济克工程西干渠黄花沟分水枢纽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曹永涛;江恩慧;李丙瑞;;花园口至夹河滩河段冬季枯水调度模型试验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9 杨愉;钱建民;廉毅;;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春季机械通风模型试验研究[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珊珊;李丽慧;胡瑞林;刘凯;魏欣;;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吹填黏性土的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焱;冰激海洋平台振动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海东;地基—桩(筏)—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与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耿慧辉;爆破动载对新喷混凝土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黎;植物根系拉拔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嫦利;浮托驳船动力定位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良;半潜式浮式风机动力响应机理的理论与模型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富立鹏;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生物除臭模型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磊;防波堤动力模型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马强;呼和浩特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模型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谭晨;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桩基础沉降计算与模型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8 贾超;桩锚围护结构深基坑模型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9 赵宏;变截面桩地基破坏性状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余宇峰;龙滩地下水电站全厂机械通风(空调)模型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2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622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