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混燃天然气柴油机燃烧室结构优化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1:29

  本文关键词:混燃天然气柴油机燃烧室结构优化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天然气替代率 燃油喷射参数 燃烧室 仿真


【摘要】:为缓解由船舶柴油机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研究开发新能源,替代部分化石燃料,成为当前船用发动机的主要研究方向。天然气燃烧产物清洁,是当前柴油的主要替代燃料。本文以4190型船用中速柴油机改造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VL-FIRE软件建立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仿真模型,研究天然气替代率、燃油喷射参数和燃烧室形状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AutoCAD软件建立燃烧室二维几何模型,导入AVL-FIRE软件中,划分计算网格,设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用FIRE中气相反应模块将燃烧室三维模型与柴油-天然气化学反应机理耦合,建立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仿真模型。其次,在已建立的仿真模型基础上,采用单参数轮换的方法分别研究天然气替代率、燃油喷射时刻和油束夹角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天然气替代率选取90%、80%、70%、60%和50%,燃油喷射时刻选取700°CA、705°CA和710°CA,油束夹角选取140°、150°和160°。进行缸内燃烧排放性能的仿真计算,并根据二维仿真计算结果和三维计算结果,分析天然气替代率、燃油喷射时刻和油束夹角对缸内压力、温度、放热率和天然气、NO、CO质量分数变化及缸内各物理场的影响规律。最后,在保证压缩比不变的条件下,设计缩口ω形和双卷流形两种燃烧室,通过模拟计算研究90%和70%两种天然气替代率下不同燃烧室形状对缸内速度、湍动能影响,根据二维和三维结果分析燃烧室形状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为进行双燃料发动机性能优化试验研究提供预测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天然气替代率 燃油喷射参数 燃烧室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64.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天然气燃料的基本性质12-14
  • 1.2.1 天然气的发展状况12
  • 1.2.2 天然气性质12-13
  • 1.2.3 天然气的分类13-14
  • 1.2.4 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的优点14
  • 1.3 燃用天然气的发动机14-16
  • 1.3.1 天然气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14-15
  • 1.3.2 双燃料发动机的优缺点15-16
  • 1.4 国内外双燃料发动机研究现状16-17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7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17-20
  • 第2章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数学模型20-29
  • 2.1 基本控制方程20-22
  • 2.1.1 质量守恒方程20-21
  • 2.1.2 动量守恒方程21
  • 2.1.3 能量守恒方程21
  • 2.1.4 组分方程21
  • 2.1.5 状态关系方程21-22
  • 2.1.6 扩散方程22
  • 2.2 计算模型22-28
  • 2.2.1 湍流流动模型23
  • 2.2.2 喷雾模型23-27
  • 2.2.3 燃烧与排放模型27-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建立与验证29-38
  • 3.1 仿真软件简介29-30
  • 3.2 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30
  • 3.3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计算网格的划分30-32
  •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30-31
  • 3.3.2 计算网格的划分31-32
  • 3.4 模型求解器参数设置32-36
  • 3.4.1 仿真计算模式与子模块选取32-33
  • 3.4.2 边界条件设置33-34
  • 3.4.3 初始条件设置34-35
  • 3.4.4 喷雾模块设置35-36
  • 3.4.5 松弛因子和收敛标准确定36
  • 3.5 模型验证36-37
  • 3.6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天然气替代率和燃油喷射参数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38-61
  • 4.1 仿真试验方案选择38-39
  • 4.2 天然气替代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39-50
  • 4.2.1 天然气替代率对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39-42
  • 4.2.2 天然气替代率对缸内各物理场的影响42-50
  • 4.3 燃油喷射时刻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50-56
  • 4.3.1 燃油喷射时刻对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51-53
  • 4.3.2 燃油喷射时刻对缸内各物理场的影响53-56
  • 4.4 油束夹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56-59
  • 4.4.1 油束夹角对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56-58
  • 4.4.2 油束夹角对缸内各物理场的影响58-59
  • 4.5 本章小结59-61
  • 第5章 燃烧室形状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61-76
  • 5.1 模型建立及试验方案选择61
  • 5.2 天然气替代率为 90%时燃烧室形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61-68
  • 5.2.1 燃烧室形状对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61-64
  • 5.2.2 不同燃烧室形状对缸内各物理场的影响64-68
  • 5.3 天然气替代率为 70%时燃烧室形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68-75
  • 5.3.1 燃烧室形状对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69-71
  • 5.3.2 不同燃烧室形状对缸内各物理场的影响71-75
  • 5.4 本章小结75-76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76-78
  • 6.1 全文总结76-77
  • 6.2 工作展望77-78
  • 致谢78-79
  • 参考文献79-8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汽开发双燃料发动机[J];柴油机;2000年02期

2 王立新,兰志波;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柴油)性能与排放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2年02期

3 邱先文,夏淑敏,唐琦,刘书亮;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现状[J];农业机械学报;2002年02期

4 李昆,陈建平,胡准庆;双燃料发动机的结构改进及试验研究[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2年04期

5 靳光法;双燃料发动机通过鉴定[J];机械工程师;2002年10期

6 潘志军;让天更蓝水更清——锡柴新一代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排放达欧Ⅱ标准[J];商用汽车;2002年05期

7 钱恒荣,高世伦;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车用动力;2003年03期

8 张延峰,谭从民,郭永田,常立家,张苏,李志军;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改装方案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4年03期

9 张强,王志明;双燃料发动机性能与排放的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5年04期

10 崔怡;;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浅析[J];现代车用动力;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曾宪芳;;浅谈沼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与纯沼气发动机的配置与工艺[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江彤;兰志波;王立新;吴宁;;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徐光启;陈昆;;生物质燃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研究[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凌爱军;;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海油平台上的应用[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陈本林;田青云;吴向畅;陈刚;;基于高压共轨双燃料发动机性能试验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可红;安中强;钟子宪;;6102B3Q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与应用[A];(2003)四川柴油/天然气汽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黄文超;赵新颖;谌志新;;LNG双燃料发动机在渔船上的应用[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钻井用双燃料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刘泓波邋通讯员 王永刚;双燃料发动机投放市场[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 彭雪竹;双燃料机,,船东船企“双驱动”[N];中国船舶报;2012年

4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肖志家;双燃料发动机“热透”全球[N];中国船舶报;2012年

5 张奇;双燃料发动机在济南研制成功[N];中国工业报;2005年

6 钟由;钻井用双燃料发动机研制成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冯玉昆;昆仑双燃料发动机油研制成功[N];中国工业报;2009年

8 张远平 高明祥;淄柴研制成功两款双燃料发动机[N];中国船舶报;2012年

9 记者 冷翠华;中油燃气携手济柴力推内河船“双燃料”[N];中国船舶报;2010年

10 记者 桂雪琴 赵慧;长江绿色物流创新工程通过评审[N];中国船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坤颖;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策略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黄猛;船用小功率中速双燃料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梁昱;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试验与模拟[D];江苏大学;2007年

4 赵骆伟;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天然气—柴油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汤东;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噪声及燃烧模拟[D];江苏大学;2007年

6 祁东辉;混合喷射液化石油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卫;双燃料发动机LNG剩余量测量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张俊超;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与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房居祥;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史强;引燃柴油喷油正时对电控共轨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王亚红;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蔡尚峰;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算法与误差因素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何赛;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性能与排放的仿真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杨舟;适于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室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9 尤金文;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喷气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林腾飞;基于电控喷射方式的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的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67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667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