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热环境对船体构件温度分布规律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厂房热环境对船体构件温度分布规律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值模拟 STAR-CCM+ 湍流模型 温度分布 流固耦合 船体涂装
【摘要】:就现在而言,人们对海洋事业的发展在逐渐的扩大,不论是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不论是能源还是水源,各国对此都非常感兴趣。海洋的开发必然离不开船舶业的发展。从而各国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民用上对船舶建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船体吨位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船体增大的同时与海水和潮湿的空气接触面也就越来越大,腐蚀也就越严重。进而船体涂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研究是在特定规模大空间厂房下,考虑是否输送特定条件的新风,利用数值模拟得出厂房工件表面相关的温度分布和气流分布规律,看是否符合涂装要求,最后指出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改进。选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STAR-CCM+进行模拟,在3DCAD中依照厂家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具体描述及相应参数如下:厂房长×宽×高:80m×30m×12m(厂房可默认无门窗)排风口布置在厂房30m宽度方向单侧墙上,风口尺寸:3000mm×1000mm,距地面高度500mm,共5个,均匀分布。总排风量160000m3/h。送风口布置在厂房80m长度方向双侧墙上,总送风量80000 m3/h。自然进风口布置在厂房屋顶上,风口尺寸:Φ2000mm,高度为12m,共7个,均匀分布。进风温度-10℃。自然进风量80000 m3/h。在已建立的模型上采用不同位置和不同数量的送风口和排风口,模拟时选择k-ω湍流模型进行对比模拟研究。根据气流模拟的分析,得到以上不同的情况下气流流动效果图和温度分布效果图。将所得到的效果图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屋顶送风不变的情况下,两长壁面双排送风效果明显好于两长壁面单排送风效果。以大厂房两长壁面双排送风为基础,在厂房内放置船体工件,在特定指标工况下,模拟厂房气流流速分布,继而在气流与工件壁面流固耦合后,观察工件表面温度。经云图和表格的分析后,得知符合涂装要求,同时了解了流固耦合的一些特性。由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STAR-CCM+对建筑物流固耦合方面进行的数值模拟,能够比较清晰的分析温度分布和流场速度分布,所得到的数值模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数值模拟 STAR-CCM+ 湍流模型 温度分布 流固耦合 船体涂装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6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2
- 1.2 船体涂装的重要性及国内外现状12-13
- 1.3 船舶涂装管理及国内外现状13-14
- 1.4 船舶涂装方面的要求14-16
- 1.5 油漆的选择要求16-17
- 1.5.1 针对船舶不同部位对涂料的选用16
- 1.5.2 以漆膜的厚度和涂料品种对船舶使用寿命来选择16-17
- 1.5.3 根据经济性原则选用17
- 1.5.4 从施工工艺性方面考虑17
- 1.6 涂装绿色环保问题17-18
- 1.7 船舶涂装方面国内外现状18-19
- 1.8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相关理论与STAR-CCM+软件简介21-31
- 2.1 流体运动的基本模型21-22
- 2.2 湍流及其数学模型22-24
- 2.2.1 湍流流动的特征22-23
- 2.2.2 湍流流动的基本控制方程23-24
- 2.3 流固耦合的研究方法及应用24-26
- 2.3.1 流固耦合24-25
- 2.3.2 流固耦合的研究方法25
- 2.3.3 流固祸合的应用25-26
- 2.4 STAR-CCM+软件的介绍26-28
- 2.5 边界条件与STAR-CCM+软件中边界面的设定28-29
- 2.5.1 边界条件28
- 2.5.2 STAR-CCM+软件中边界面的设定28-29
- 2.6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厂房增设补风口的气流组织模拟分析31-45
- 3.1 模型的建立31-33
- 3.1.1 模拟对象简介31
- 3.1.2 建立厂房模型一31-32
- 3.1.3 建立厂房模型二32
- 3.1.4 建立厂房模型三32-33
- 3.2 初始与边界条件33-34
- 3.3 软件设置介质参数34
- 3.4 数学模型网格的生成34-35
- 3.5 不同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35-44
- 3.5.1 厂房没有机械补风情况下的模拟与分析35-38
- 3.5.2 厂房设有机械补风情况下的模拟与分析38-44
- 3.6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涂装车间在采暖通风条件下船体工件的流固耦合45-59
- 4.1 模拟测试目的45
- 4.2 模型的建立45-47
- 4.2.1 模拟对象简介45-46
- 4.2.2 初始参数与边界条件46-47
- 4.2.3 软件设置介质参数47
- 4.3 数学模型网格的生成47-49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49-57
- 4.4.1 厂房空气流动数据分析49-54
- 4.4.2 流固耦合后对固体工件的测试分析54-56
- 4.4.3 误差分析56-57
- 4.5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结论59-61
- 5.1 结论59
- 5.2 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3
- 作者简介6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仁民;;国外气流组织研究现状[J];建筑技术通讯(暖通空调);1989年01期
2 杨昌智,孙一坚;关于通风气流组织效果评价比较方法的探讨[J];通风除尘;1994年04期
3 李凤苓;空调气流组织的研究与节能[J];现代节能;1994年01期
4 赵彬,李莹,李先庭,彦启森;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空调气流组织现状的数值模拟分析与改进[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0年04期
5 谢华,荣先成,刘中平;侧送风气流组织设计的改进[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3年04期
6 林心关,张志强;球形喷口在大空间气流组织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年09期
7 赵恒;赵彬;吴俊;;用于湿度独立控制的送风气流组织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6年04期
8 朱滨;李炎锋;孙苗;范小燕;王洪伟;;双区域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年06期
9 赵相相;任俊;;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在室内空调气流组织设计中的应用[J];广州建筑;2007年02期
10 刘朔;田兆东;朱蒙生;;连通类高大空间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之伟;田忠保;夏峥;;纺织厂织布车间空调气流组织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2 官庆;汤广发;;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气流数值方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0年
3 马友才;许玲;刘显晨;陈龙;徐玉党;;某火车站高大空间气流组织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先庭;李蓉樱;孟彬彬;;体育场馆气流组织的评价体系[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5 叶明哲;;数据中心气流组织选择[A];2012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王沣浩;刘晓东;李远斌;;层式通风气流组织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索中政;王厚华;;同一房间模型不同气流组织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莉;魏兵;;大空间分层空调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恒;赵彬;;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气流组织的比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10 吴成斌;张小芬;李先庭;石文星;;一种适用于高架库的新型气流形式探讨[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艳莉;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周睿;袋式除尘器含尘气体流动能耗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嵇峗U,
本文编号:770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77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