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船舶论文 >

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4:16

  本文关键词: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半主动控制 浮筏隔振系统 开关控制算法 可控阻尼器


【摘要】:浮筏隔振为船舶动力系统减振降噪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将半主动控制技术和浮筏隔振技术相结合,用于船舶动力系统的隔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法。本文针对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开展研究,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可控阻尼器进行性能试验研究,研究可控阻尼器得电状态和失电状态的示功特性、速度特性、功耗特性以及得电状态和失电状态的响应时间试验。(2)通过对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进行分析,确定2种开关控制算法,建立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和状态空间方程。(3)建立2种半主动开关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基础加速度响应进行仿真,并分析了浮筏隔振系统在开关控制下的隔振效果。(4)设计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软硬件,实现了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开关控制。用浮筏隔振的机组加速度和基础加速度的振级落差,对半主动开关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评价,并与半主动开关控制浮筏隔振系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开关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 浮筏隔振系统 开关控制算法 可控阻尼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振动控制技术10-11
  • 1.2 浮筏隔振技术及其研究现状11-13
  • 1.3 半主动控制研究现状13-17
  • 1.3.1 半主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13-15
  • 1.3.2 半主动控制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5-17
  • 1.3.3 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技术的研究17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17-20
  • 第2章 可控阻尼器性能的试验研究20-38
  • 2.1 示功特性和速度特性试验20-30
  • 2.1.1 示功特性和速度特性试验20-22
  • 2.1.2 试验结果22-30
  • 2.2 可控阻尼器功耗特性试验30
  • 2.3 可控阻尼器响应时间30-37
  • 2.3.1 得电过程31-33
  • 2.3.2 失电过程33-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开关控制算法的研究38-46
  • 3.1 开关控制在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38-40
  • 3.2 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开关控制算法的推导40-42
  • 3.3 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和系统状态方程42-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第4章 半主动开关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simulink仿真46-60
  • 4.1 半主动开关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仿真模型46-47
  • 4.2 基于开关控制算法1的系统仿真研究47-52
  • 4.2.1 单频激励的基础加速度响应47-50
  • 4.2.2 双频激励的基础加速度响应50-52
  • 4.3 基于开关控制算法2的系统仿真研究52-56
  • 4.3.1 单频激励的基础加速度响应52-54
  • 4.3.2 双频激励的基础加速度信号54-56
  • 4.4 半自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基础加速度幅频图56-57
  • 4.5 本章小结57-60
  • 第5章 半主动开关控制浮筏隔振系统软硬件设计及试验60-76
  • 5.1 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硬件组成60-61
  • 5.2 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61-63
  • 5.2.1 Labview软件简介61-62
  • 5.2.2 基于Labview的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测控系统62-63
  • 5.3 隔振效果评价63-65
  • 5.3.1 隔振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64-65
  • 5.3.2 振级落差的评价方法65
  • 5.4 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试验65-74
  • 5.5 本章小结74-7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76-78
  • 6.1 论文工作总结76
  • 6.2 课题展望76-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8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大林,徐友钜;隔振支承系统动力学试验与辨识[J];强度与环境;2002年03期

2 杨松;新一代卡车驾驶室隔振系统[J];商用汽车;2003年11期

3 俞翔,刘树勇,朱石坚;非线性隔振系统混沌特性实验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3年04期

4 林道福,余永丰,华宏星;带限位器的浮筏隔振系统的冲击响应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4年01期

5 赵存生,朱石坚;双层隔振系统的模糊-PID控制方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张建卓,李旦,董申,陈明君;欧拉压杆在超低频垂直隔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强度;2004年03期

7 刘山,麦汉超,申仲翰;海上导管架平台结构隔振控制方案与减振效果分析[J];强度与环境;2004年03期

8 张建卓,董申,李旦;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新型隔振系统研究[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年04期

9 贺华,冯奇,汪玉;带刚性限位的双层隔振系统的离散模型[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年02期

10 吴广明,沈荣瀛,李俊,华宏星;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J];振动与冲击;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其柏;余林波;张永波;曹剑;;双层浮筏隔振系统筏体结构与隔振特性的研究[A];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6年

2 孙宜强;宋汉文;;时滞隔振系统的建模与时滞识别[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张安付;盛美萍;;双简谐激励下双层隔振系统振动响应分析[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大林;徐友钜;;隔振支承系统动力学试验与参数识别[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5 贺华;冯奇;;双层隔振系统建模[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朱宜生;;减少电子设备隔振系统耦合振动的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6年

7 申军烽;杜胜;周徐斌;蒋国伟;;高精度光学有效载荷微振动隔振系统设计与分析[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8 陈维山;陈再礼;王培江;;自动调平空气弹簧隔振平台的研制[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1992年

9 黄志伟;曾革委;何雪松;付爱华;;双层隔振系统主动控制的振动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刘顺强;于维平;罗增宁;宋继萍;林嘉祥;;水泵管道隔振结构振动测试分析[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敢;浮筏隔振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周文;磁悬浮浮筏隔振系统传递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姚俊辉;变刚度磁悬浮浮筏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薛峰;基于遗传算法的隔振系统参数优化计算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昌国;一种卧式水泵浮筏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董卡卡;隔振系统的测试、建模与参数辨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施祥;一种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及其在车载精密仪器隔振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继明;浮筏隔振系统噪声源分离方法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2年

9 张衡;框架式浮筏隔振系统设计及隔振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任龙龙;非线性隔振系统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8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huanbolw/818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