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前端整流器小信号模型稳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有源前端整流器小信号模型稳定性研究
【摘要】:用小信号建模方法研究了有源前端整流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推导了有源前端整流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模型包括功率电路、电压电流闭环控制和锁相环等3部分。对得出的数学模型在平衡点处做线性化处理,建立系统小信号等效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滤波电抗器参数对稳定输出功率限值的影响。最后通过三电平有源前端整流器的实际物理系统仿真,对数值计算结果做出验证,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对于指定系统的参数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有源前端整流器 稳定性分析 状态空间模型
【分类号】:TM461
【正文快照】: 电力电子变换器(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PEC)能够实现交流、直流电能之间的灵活转换,在工业和民用领域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应用中经常出现各种振荡现象,例如:早期交-直-交变频驱动系统的电压电流振荡[1],变频器供电时同步电机的次同步振荡现象[2],变流器负载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健;刘长红;史伟伟;;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稳定性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4年01期
2 卢伟国;赵乃宽;郎爽;刘宿城;周雒维;;DC/DC降压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及纹波补偿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3期
3 刘增;刘进军;;带变流器负载的三相交流电源系统稳定性判据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5期
4 鲍陈磊;阮新波;王学华;潘冬华;李巍巍;翁凯雷;;基于PI调节器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LCL型并网逆变器闭环参数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5期
5 韩刚;蔡旭;王晗;张建文;;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稳定性控制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学玲;基于三相PWM整流器的交流系统级联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骏;谭义;杜红彪;郭利莎;曾欣;;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振特性分析及其抑制策略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23期
2 张玮亚;王紫钰;;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新型滤波器的设计及实现[J];电气技术;2016年11期
3 金钊;易建波;;LCL型组合反馈并网逆变器谐波控制策略研究[J];电子科学技术;2016年06期
4 李文娟;王超;冯杰;周美兰;高晗璎;;双闭环控制的三电平逆变电路Simulink仿真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年10期
5 王红艳;;LCL型滤波器在并联APF中的应用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6年09期
6 王黎绚;靳伟;刘海龙;马国梁;;基于有源阻尼的并网逆变器多谐振PR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16年09期
7 靳伟;李永丽;孙广宇;;基于有源阻尼的并网逆变器电流内环H_∞重复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7期
8 张桂南;刘志刚;向川;姚书龙;;多频调制下电气化铁路电压波动特性分析及频率估计[J];电网技术;2017年01期
9 王伟健;张永宏;毛鹏;王丽华;;基于MIT MRAC的Buck变换器电压控制仿真研究[J];信息与控制;2016年04期
10 吴健芳;王飞;赵佳伟;;基于PI+重复控制的单相逆变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鑫;潘子周;阮新波;;一种Boost型双向桥式直流变换器的软开关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2 郭旭刚;姬志辉;童亦斌;;基于预测功率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2年11期
3 刘欣博;周元钧;;具有双级LC滤波器的恒功率负载系统在大扰动下的稳定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27期
4 倪雨;许建平;于海坤;王金平;;控制受限滑模控制Buck变换器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18期
5 刘飞;段善旭;查晓明;;基于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双环控制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6 支宝威;张晓东;;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双闭环系统校正方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9年10期
7 徐志英;许爱国;谢少军;;采用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双闭环入网电流控制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7期
8 帅定新;谢运祥;王晓刚;;三相PWM整流器混合非线性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9 罗全明;周雒维;卢伟国;杜雄;;V~2-OCC控制Buck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12期
10 沈艳霞;陈进军;纪志成;;Buck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涛;直流分布式供电系统中子模块输入输出阻抗的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康;刘国隆;沈自钧;;多变量线性系统辨识的一种模型特性及参数递推算法[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2 董会忠;王志松;吴宗杰;孙秀梅;;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年23期
3 熊健;陈定庚;赵延孟;;踪迹重获的状态空间模型及计算[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3期
4 贾江涛;李雷鸣;;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30期
5 李欣;于乃辉;曹玉君;张志雄;尚建忠;;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航天器装配角偏误差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王洁;王孝平;;贵州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7 伊亮;王侃宏;马宁;;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相变材料数值传热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9年03期
8 马颖;孙猛;;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河南科学;2012年11期
9 刘昆,张育林;分布参数液体管道的分段近似状态空间模型[J];推进技术;1998年05期
10 郑铁军,王曦,罗秀芹,李其汉;建立航空发动机状态空间模型的修正方法[J];推进技术;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贯春;岳意定;贺磊;;两因子随机死亡率状态空间模型及长寿风险测度[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刘明明;顾兴源;王伟;;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随机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4 杨淑君;;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流动性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璋;高潮;;多元统计与经济系统状态空间模型[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7 李雪松;娄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学华;状态空间模型理论与算法及其在金融计量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7年
2 文巧钧;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复杂动态过程监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唐晓彬;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在我国经济周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杜世昌;多源多工序加工系统偏差流建模、诊断和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稀疏纵向数据下状态空间模型统计推断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雪;基于快速检测的MIMO雷达真假弹头识别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唐爱萍;线性混合效应状态空间模型的统计推断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朱彦丞;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5 徐捷;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载流温升状态空间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郝艳婷;视频行人检测与跟踪的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7 鲁宗科;云南省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8 李彩雯;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房地产“情绪指数”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彭琦;基于动态状态空间模型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赵玉宏;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风速预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0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4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