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电力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有功无功优化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9:19

  本文关键词:电力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有功无功优化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力系统恢复 工频过电压控制 负荷恢复优化 机组出力优化 多目标优化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


【摘要】:智能电网、自愈电网、弹性电网等概念的相继提出推动着现代电力系统进一步向互动、自愈、高安全性与高可靠性发展,大停电后的系统恢复控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建设以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日益复杂的电网形态和不断提升的电压等级给电力系统恢复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电能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日渐增加,大停电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合理可行的有功无功优化控制方案是实现系统安全快速恢复的基础。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沿着从网架重构前期到网架重构后期的时序线索,针对不同阶段的核心问题,对系统恢复过程中的有功无功优化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整个研究包括网架重构前期的持续工频过电压优化控制、网架重构后期的负荷优化选择以及网架重构后期的机组出力优化控制问题,涉及策略分析、模型构建、算法求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当前持续工频过电压控制静态优化方法的局限,以恢复序列为优化周期,以线路投运为分段标志,建立了网架重构前期的动态多目标工频过电压优化控制模型,实现一个恢复周期内的全过程优化。根据恢复过程需要,结合系统恢复方案,定义了恢复过程中的工频过电压优化控制的目标函数,综合考虑恢复序列的操作风险、电压控制方案的操作时间以及系统的电压偏差对电压控制方案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强度Pareto进化算法(Improved 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SPEA2)求解模型的Pareto最优解,并采用字典序法选择出适应不同恢复场景的最优方案。最后采用山东电网实际算例分析对比了不同恢复场景下的电压控制方案,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2)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负荷恢复问题,采用梯形模糊参数表示待恢复节点的负荷接入量,将确定性的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约束转化为模糊参数下的机会约束,综合考虑负荷恢复效益和负荷过载风险对负荷优选的影响,建立了网架重构后期的负荷优化选择模型。在计算负荷权重时,引入模糊熵量化负荷的不确定性,将负荷重要度和不确定度纳入负荷评价指标。最后采用模糊机会约束的清晰等价类将负荷恢复的不确定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0-1规划模型,该模型可以借助成熟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求解。仿真算例表明本文所提模型能够平衡恢复过程中的负荷恢复效益和负荷过载风险,得到的决策方案对负荷的模糊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适应性。(3)针对面向模糊负荷的机组出力匹配问题,以机组有功功率调整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兼顾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约束,同时引入正负旋转备用模糊机会约束应对负荷预测误差对恢复进程带来的影响,建立了网架重构后期的机组出力优化模型,为系统恢复提供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在对模型进行求解时,将模糊机会约束转化为其清晰等价类,并对清晰等价类进行了线性化处理。针对潮流方程的非线性问题,分别采用基于直流潮流和近似线性化潮流(Linear programming approximation of AC power flows, LPAC)方法将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平衡约束进行近似线性化处理,将机组出力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最后采用IEE30节点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机组出力优化控制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求解算法的精确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恢复 工频过电压控制 负荷恢复优化 机组出力优化 多目标优化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1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2-14
  • 1.2 电力系统恢复的研究现状14-22
  • 1.2.1 电力系统恢复的基本概念14-15
  • 1.2.2 电力系统恢复的阶段划分15-16
  • 1.2.3 电力系统恢复的优化决策16-19
  • 1.2.4 系统恢复过程的优化控制19-22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2-24
  • 第2章 网架重构前期的持续工频过电压动态优化控制24-40
  • 2.1 引言24-25
  • 2.2 动态多目标工频过电压控制模型25-31
  • 2.2.1 目标函数26-30
  • 2.2.2 约束条件30-31
  • 2.3 工频过电压控制模型求解31-35
  • 2.3.1 应用SPEA2求解Pareto前沿31-33
  • 2.3.2 基于字典序法的最优方案选择33
  • 2.3.3 工频过电压模型求解流程33-35
  • 2.4 算例仿真35-38
  • 2.5 本章小结38-40
  • 第3章 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网架重构后期负荷优化选择40-56
  • 3.1 引言40-41
  • 3.2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数学模型41-42
  • 3.3 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负荷优选42-47
  • 3.3.1 负荷优选的确定性模型42-43
  • 3.3.2 机会约束下的负荷初选43-47
  • 3.3.3 含模糊负荷的潮流校验47
  • 3.4 模糊参数下的负荷权重计算47-49
  • 3.5 负荷优选模型求解49-51
  • 3.6 算例仿真51-54
  • 3.7 本章小结54-56
  • 第4章 计及负荷不确定性的网架重构后期机组出力优化控制56-70
  • 4.1 引言56-57
  • 4.2 负荷的模糊建模57
  • 4.3 机组出力优化控制模型57-60
  • 4.3.1 目标函数57-58
  • 4.3.2 约束条件58-60
  • 4.4 机组出力优化控制模型求解60-65
  • 4.4.1 模糊机会约束的线性化60-62
  • 4.4.2 潮流方程的近似线性化62-65
  • 4.5 算例仿真65-69
  • 4.6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82
  • 致谢82-84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4-8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甸宗;美国评出20项本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电力系统工程位居第一[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秦文萍;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实习与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中国高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17届学术年会在福州召开[J];中国电力;2002年01期

4 赵丽平;2003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19届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年06期

5 杨宇;赵玉霞;;电力系统中的混沌及其应用方向探讨[J];太原科技;2007年10期

6 侯建勋;;对数字电力系统的初步探讨[J];科技资讯;2008年33期

7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征文[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9年02期

8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征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7期

9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征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0期

10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征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红;;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周孝信;;面向21世纪的电力系统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大光;;“大机组小电网”电力系统与大容量电力系统互联初步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张步涵;孙海顺;熊信银;尹项根;吴耀武;;《电力系统》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刘刚;张尧;;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课教学实践性的探索——以《电力系统多媒体展示》软件辅助教学[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王德林;王晓茹;;基于连续体模型的电力系统机电扰动传播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周孝信;;面向21世纪的电力系统技术[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戴玉松;;关于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培养方向,学生实习中的一些问题[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吴静;;浅谈“电力系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参与者的改变:力争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型电力企业[N];国际商报;2007年

2 文锦;国产飞机航空电力系统将由陕出品[N];陕西科技报;2009年

3 鸿宾;IBM与电力系统“亲密接触”[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4 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陆延昌;依靠科技进步 建设国际一流的电力系统[N];中国电力报;2001年

5 实习记者 秦韵;丹东自主研发电力系产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6 ;IBM与电力系统“亲密接触”[N];网络世界;2001年

7 本报记者 谢仁贵 金富怀;电力系统选手几乎囊括所在奖项的前三名[N];中国电力报;2000年

8 黄梅;推动全球电力系统技术创新[N];国家电网报;2014年

9 介曼莹 孟祥武;电力系统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N];中国电力报;2006年

10 记者 王海蕴;我国电力系统恢复研究全球领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征;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及其决策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魏强;发电机转子角控制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晓东;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摇摆振荡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古丽扎提·海拉提;基于Hamilton理论的广域电力系统时滞反馈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金晶亮;计及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调度建模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孙东磊;电力系统源、网协同调度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晓明;多源发电过程分散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周欢;新能源电力系统源荷互动关键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刘美菊;电力系统混沌动力学行为分析与控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德林;电力系统连续体机电波模型与机电扰动传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妮;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的模糊滑模控制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卞凯;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电力系统问题分析与改造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刘成;电力系统中非线性控制器的布点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郭镇齐;考虑风机爬坡速率的电力系统分岔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5 胡石磊;基于自适应动态面算法的多机电力系统主汽门开度控制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6 侯欣明;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多机电力系统气门开度的H∞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董扬;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及其规划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余逸岚;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容量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同贤;电力系统机电扰动传播的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王志磊;含大规模新能源的电力系统短期优化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41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41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