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高频小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7:26

  本文关键词:高频小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充电 磁耦合谐振 高频 小功率 E类功率放大器


【摘要】:近年来,无线充电作为一项新技术得到了飞速地发展,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可移动式设备上,尤其是如智能手机等需要频繁充电的设备上。无线充电系统可分为磁耦合感应式和磁耦合谐振式两类。目前已有的无线充电规范有: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的Qi规范和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制定的Rezence规范。一般地,将Qi规范划分为磁耦合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而将Rezence规范划分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围绕基于Rezence规范的高频小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端设计以及系统的整体工作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的。本文从原理上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整个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案,包含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线圈的谐振耦合理论分析主要采用了耦合回路模型和二端口网络模型,并得出了对系统传输效率和功率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本文使用新型的Ga N功率场效应管设计出了一可作为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的E类功率放大器,其工作频率为6.78 MHz,在输出功率为8 W时的效率最高可达92%。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可以检测和控制发射端工作状态的方法。将发射端分为三种基本工作状态,分别是:无功率输出状态、低功率输出状态和功率传输状态。出于安全和节能的考虑,在没有有效接收端的情况下,发射端将关闭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源,进入无功率输出状态。在低功率输出状态下,发射端通过检测结果判断接收端是否满足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条件。功率传输状态是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发射端将为接收端提供所需的功率,此时发射端的E类功率放大器工作于零电压开关状态,功率损耗小、工作效率高。发射端工作状态的判断是通过检测和分析功率放大器的直流供电电压、电流以及其输出端的入、反射功率的大小得出的,无需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相互通信。最后,本文利用E类功率放大器构成的发射端以及D类半波整流电路和降压型DC/DC变换电路构成的接收端搭建了一套手机无线充电系统,它们之间通过谐振耦合线圈相连。该系统在距离为35 mm、直流供电电压为15 V的情况下,能够为负载提供5 V的电压以及2.3 W的功率,系统的整体DC/DC效率为53%。实验结果进一步论证和说明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无线充电 磁耦合谐振 高频 小功率 E类功率放大器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1
  • 1.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线圈耦合模型分析16-29
  • 2.1 引言16
  • 2.2 耦合回路模型分析16-24
  • 2.2.1 互感耦合回路的基本特性16-18
  • 2.2.2 谐振耦合回路的基本特性18-24
  • 2.3 二端口网络模型分析24-28
  • 2.3.1 二端口网络的基本特性24-27
  • 2.3.2 谐振耦合回路的等效二端口网络分析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功率放大器设计29-47
  • 3.1 引言29
  • 3.2 E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9-32
  • 3.3 E类功率放大器的工程设计32-42
  • 3.3.1 基本电路设计32-35
  • 3.3.2 电路仿真分析35-37
  • 3.3.3 输出阻抗匹配37-40
  • 3.3.4 PCB设计40-42
  • 3.4 E类功率放大器的测试与调整42-45
  • 3.4.1 驱动波形的测试42
  • 3.4.2 工作波形的调整42-44
  • 3.4.3 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测试44-45
  • 3.5 E类功率放大器应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分析45-46
  • 3.6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放大器检测及控制电路设计47-60
  • 4.1 引言47
  • 4.2 放大器检测及控制电路硬件设计47-52
  • 4.2.1 硬件系统设计47-48
  • 4.2.2 硬件电路设计48-52
  • 4.3 放大器检测及控制电路软件设计52-57
  • 4.3.1 软件系统设计52-53
  • 4.3.2 软件程序设计53-57
  • 4.4 放大器检测及控制电路的测试57-59
  • 4.4.1 供电功率检测及控制电路的测试57-58
  • 4.4.2 入、反射功率检测电路的测试58-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无线充电系统的实验研究60-71
  • 5.1 引言60
  • 5.2 耦合线圈与接收电路60-65
  • 5.2.1 耦合线圈60-63
  • 5.2.2 接收电路63-65
  • 5.3 无线充电系统实验65-70
  • 5.3.1 手机无线充电实验65-68
  • 5.3.2 无线充电系统的性能评估及改进方案68-70
  • 5.4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疏泽民;;充电系统故障的快速判断[J];河北农机;2007年03期

2 李彦辉;;关于汽车充电系统的检修之我见[J];汽车维修技师;2009年01期

3 王智慧;胡超;戴欣;唐春森;;基于推挽拓扑的非接触充电系统设计[J];电源技术;2011年07期

4 李建华;陈水妹;;手机无线充电系统设计[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5 郑志恒;;电动车充电系统建设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3期

6 刘景连;;摩托车充电系统的检测[J];摩托车;2012年12期

7 具小平;杨構;王波;;一种低成本智能交流充电系统的研发[J];南方电网技术;2013年02期

8 倪国旗;王丽娜;彭欣;;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J];信息化研究;2013年03期

9 林景湛;;充电系统的故障判断与排除[J];现代化农业;1980年06期

10 李宏远,周广林;对“汽车充电系统故障两例”的讨论[J];汽车电器;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宇;孙跃;王智慧;苏玉刚;唐春森;;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空载保护与负载检测[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黄萍;;欧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标准解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周跃进;汪云甲;夏雯;;一种新型的煤矿井下矿灯充电系统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4 齐国光;郏航;;新型车载充电系统的智能方法与实现[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明;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戴作财;功率实时匹配光伏充电系统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尤勇;基于DSP控制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章旦e,

本文编号:1050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50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