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模型简化与风电场模型等效研究
本文关键词: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模型简化与风电场模型等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 模型简化 风电场 模型等效 低电压穿越
【摘要】:风电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结构及特点,研究人员需要通过仿真分析手段研究风电与电网之间的友好关系。由于风电场模型的阶数十分庞大,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其难以承受,因此对模型进行等值处理成为风电并网分析的基础。本文针对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直驱风电机组,就机组的建模、模型简化和风电场等效建模展开研究。针对风电机组实际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难获取、电磁暂态模型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直驱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后,重点关注了低电压穿越问题。基于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实测数据,总结出风机变流器在低电压期间典型的功率控制规律,得出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控制函数关系式。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并根据《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建模及验证方法》标准,采用低电压穿越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搭建仿真模型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和实际风电机组的响应特性基本一致,各项偏差满足标准要求,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为减小计算压力,本文研究了直驱风电机组的模型简化方法。根据研究需求的不同,选择性地忽略风电机组模型中惯性时间常数较小的部件,建立了电磁暂态简化模型和机电暂态简化模型。从模型响应性能和仿真耗时两个角度对简化模型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简化模型可以反映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在节省仿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以风电机组的暂态响应为入手点,基于对有功功率暂态响应曲线的分析和分解,提出直驱风电场的等值方法。对于采用有功斜坡恢复策略的直驱风电场,提出多机等值法,其分群策略为:依据全风速下有功暂态响应曲线的走势对风速区进行一次分割;逐个风速区搜索可能的“隐藏”分割点;通过设置不同风速分布的场景,探究影响“隐藏”分割点显隐性的因素。研究表明:一般三群即可满足精度要求;若有较多风速位于中风速区,可在中风速区的等值风速处再次分群。对于采用有功瞬间恢复策略的直驱风电场,由于全风速下有功暂态响应曲线呈现的整体统一性,提出单机等值法。通过多组实测风速数据对等值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对两种功率恢复策略的风电场的等值处理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等值效果。
【关键词】:永磁直驱风电机组 模型简化 风电场 模型等效 低电压穿越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直驱风电机组建模研究现状10-14
- 1.2.2 直驱风电场等值建模研究现状14-15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2章 直驱风电机组的电磁暂态模型研究17-35
- 2.1 引言17
- 2.2 直驱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17-22
- 2.2.1 风力机模型17-18
- 2.2.2 传动系统模型18-19
- 2.2.3 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19-20
- 2.2.4 变流器模型20-22
- 2.3 直驱风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模型22-25
- 2.3.1 最大风能跟踪控制模型22
- 2.3.2 转速控制模型22
- 2.3.3 桨距角控制模型22-23
- 2.3.4 机侧变流器矢量控制模型23-24
- 2.3.5 网侧变流器矢量控制模型24-25
- 2.4 直驱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模型25-29
- 2.4.1 卸荷电路模型26
- 2.4.2 考虑低电压穿越的变流器控制模型26-29
- 2.5 直驱风电机组模型仿真验证29-34
- 2.5.1 验证方法29-31
- 2.5.2 验证结果31-34
- 2.6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直驱风电机组的模型简化35-44
- 3.1 引言35
- 3.2 直驱风电机组模型的简化方法35-39
- 3.2.1 电磁暂态简化模型35-36
- 3.2.2 机电暂态简化模型36-39
- 3.3 直驱风电机组简化模型仿真分析39-43
- 3.3.1 风速扰动工况下仿真对比39-40
- 3.3.2 低电压穿越工况下仿真对比40-42
- 3.3.3 仿真耗时对比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直驱风电场的等值方法研究44-67
- 4.1 引言44
- 4.2 直驱风电机组的暂态响应特性研究44-49
- 4.2.1 有功斜坡恢复策略下的响应特性45-47
- 4.2.2 有功瞬间恢复策略下的响应特性47-49
- 4.3 直驱风电场的分群等值方法49-60
- 4.3.1 分群方法49-58
- 4.3.2 参数等值方法58-60
- 4.4 算例分析60-66
- 4.4.1 采用有功斜坡恢复策略的风电场61-64
- 4.4.2 采用有功瞬间恢复策略的风电场64-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林;数字系统故障诊断的模二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2 蔡尚峰;系统模型简化理论的发展[J];浙江工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3 汪庭凯,王丽春;一种基于动态系统时域响应的系统辨识方法和模型简化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4 江亿;空调负荷计算用随机气象模型[J];制冷学报;1981年03期
5 叶彪;;客车乘客座椅骨架静强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简化[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8年04期
6 汪正龙;陈科;;某雷达结构的模型简化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4年06期
7 朱秀娟;;在I-DEAS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探析[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6年11期
8 金灿;刘晓平;;抛物问题中面向协调元的模型态误差估计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李祖枢;高阶线性定常系统的低阶逼近新方法——具有可调参数的模型简化[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孙翔,胡金春,郭治;环形区域极点/协方差约束下的模型简化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国;高曙明;蔺宏伟;;模型简化中的边界补偿方法[A];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吴兆春;金森元;徐心和;;热轧层流冷却温度计算模型简化及其修正[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李俊;蒋永实;;结合遮挡裁减的视点相关模型简化方法[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江波;;一种基于特征的CAE模型简化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吴敏;季浩;金灿;刘晓平;;一种基于等积替换的CAD模型简化方法[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彦启森;朱颖心;;一种室内空气热状况模型简化的新方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0年
7 孔云峰;;义务教育学校空间布局优化之模型、工具与应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子栋;李罗文;郭治;;基于区域极点/协方差等价实现的模型简化方法:离散时间情形[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王子栋;李罗文;郭治;;基于区域极点/协方差等价实现的模型简化方法:连续时间情形[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冯钦;罗健欣;倪桂强;;一种新型渐进网格在多模型显示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天;计算神经科学中的若干模型与方法[D];复旦大学;2014年
2 安玉娥;应用于大规模动力系统中的基于SVD-Krylov的模型简化方法[D];上海大学;2010年
3 唐建国;面向可信分析的CAD模型简化误差评价[D];浙江大学;2012年
4 费广正;三维复杂模型快速简化及交互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加超;基于街谷模型的PM2.5扩散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2 袁亮亮;相依索赔条件下关于复合更新风险模型的精细大偏差[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韩少燕;舰用燃机抗冲击分析方法与模型简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史永侠;ARFIMA-GARCH模型的混成检验及其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5 齐金玲;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模型简化与风电场模型等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童刚;面向工程分析的三维CAD模型简化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
7 高永海;基于参数优化的模型简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汪正龙;某雷达结构复杂封闭腔体模型简化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9 吕亮雯;DCC-MVGARCH模型计算方法研究及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张玉静;中国员工多路径离职模型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55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5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