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生物质发电的环境外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19 02:17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的环境外部性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质发电 环境外部评价 选择试验法 可支付意愿 稳定性检验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其用于发电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具有高效率、低碳环保等优势。但是生物质发电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对生物质环境外部性成本缺乏定量化评估,导致促进生物质发电的政策依据不足。选择试验法作为非市场评估方法的一种已经广泛的应用与环境价值评估上,中国采用选择试验法应用于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环境外部性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选择试验法可以对不仅可以对环境质量的变化做出总体价值评估,而且能够通过观察受调查这对于不同情境的取舍,评估环境质量各属性价值。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环境外部性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选择试验法在环境外部性定量化评估上的优势。结合中国生物质发电的环境影响,基于选择试验法,选取温室气体排放减少量、酸雨减轻程度、雾霾指数、人体毒性的影响和每月额外支付的电费五个属性进行问卷设计,采用面对面的调研模式,应用选择模型对生物质发电相对与传统化石燃料发电带来的环境改善的居民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WTP)进行定量化评估,并对问卷结果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设置重复选择集的方式,对受访者偏好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只有53%的受访者偏好稳定。模型结果分析中同时分析了全样本和稳定性样本的结果,稳定性样本模型结果的属性显著性更好。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愿意对生物质发电产生的环境改善的支付额外的电费,对不同环境属性的支付意愿不同,对不同类型的生物质发电支付意愿不同。全样本中受访者主要关注温室气体减排和雾霾改善两个方面,对雾霾改善到空气质量良支付意愿较高;稳定性样本中受访者关注温室气体减排、酸雨减轻程度和雾霾三个方面。受访者愿意为环境质量改善到最优的总的支付意愿为26.67元/月(全样本)、34.42元/月(稳定性样本),即0.2元/kwh(全样本)、0.26元/kwh(稳定性样本)。受访者对农林生物质发电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沼气发电,最后是垃圾发电。全样本中,受访者对农林生物质发电的支付意愿是54元/月,沼气发电是41元/月,垃圾发电是35元/元;稳定性样本中受访者对农林生物质发电的支付意愿是37元/月,沼气发电是29元/月,垃圾发电是25元/月。
【关键词】:生物质发电 环境外部评价 选择试验法 可支付意愿 稳定性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外部性理论起源11-12
  • 1.2.2 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12-14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14-17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3.3 创新点15-17
  • 第2章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17-27
  • 2.1 中国生物质资源分布情况17-18
  • 2.2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18-24
  • 2.2.1 发电规模18-20
  • 2.2.2 区域分布20
  • 2.2.3 规划目标20-21
  • 2.2.4 政策支持21-23
  • 2.2.5 现存问题23-24
  • 2.3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环境外部性现状分析24-26
  • 2.3.1 环境外部性定义24
  • 2.3.2 生物质发电的环境影响24
  • 2.3.3 生物质发电相对于燃煤发电的环境效益24-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数据收集与模型构建27-36
  • 3.1 选择试验的内部有效性27-28
  • 3.2 选择试验设计28-31
  • 3.2.1 问卷属性和属性水平28-29
  • 3.2.2 选择集29-30
  • 3.2.3 问卷设计30-31
  • 3.2.4 问卷发放与回收31
  • 3.3 模型构建31-35
  • 3.3.1 基本理论31-33
  • 3.3.2 实证模型构建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36-46
  • 4.1 样本特征的统计分析36-37
  • 4.2 稳定性检验37-39
  • 4.3 MNL和MNL带有协变量的模型结果39-43
  • 4.3.1 全部样本39-42
  • 4.3.2 稳定性样本42-43
  • 4.4 可支付意愿分析43-45
  • 4.4.1 边际可支付意愿43-44
  • 4.4.2 总的可支付意愿44
  • 4.4.3 不同生物质发电类型的支付意愿44-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3
  • 附录53-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内首个国家级生物质发电示范工程竣工投产[J];电网技术;2006年24期

2 迟茜;曹扬;;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的可行性[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年02期

3 冯志卿;;生物质发电如何摆脱困境[J];中国投资;2008年09期

4 张向东;;山西省生物质发电[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年03期

5 于来福;;生物质发电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8年10期

6 曹荣;;供热对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8年09期

7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J];节能与环保;2008年09期

8 许兆凤;;关于生物质发电的论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1期

9 方振华;;广西发展生物质发电的前景、问题与建议[J];广西电力;2009年01期

10 李荣刚;;规范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得厚;刘奎玉;;生物质发电当前运行状况浅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卢旭东;郭欣旺;马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3 江得厚;姚伯兴;;发展生物质发电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的探讨[A];2007中国科协年会2.3分会《生物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钱云;胡义忠;胡亲义;朱世平;;池州发电公司实施替代发电必要性的研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物质发电[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蔡小平;薛令科;伊庆房;;国能射阳生物质发电工程设计特点与体会[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兆田;王瑞达;;发展生物质发电促进低碳经济[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蓉丹;;生物质发电大有可为[A];沼气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8 张向东;;山西省生物质发电[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双艳;王忠伟;庞燕;;生物质发电厂燃料次级运输最小碳排路径实现[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9系统工程方法在低碳与资源集约化方面的应用[C];2014年

10 ;玻纤膨体覆膜滤料——生物质发电 垃圾焚烧行业滤袋应用的最佳选择[A];《电站信息》2013年第07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慧智;须防生物质发电无序发展[N];中国电力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蔡美子;生物质发电项目环评渐入正轨[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李明慧;公司加速推进生物质发电[N];国家电网报;2007年

4 陈伟;生物质发电产业尚需加大政策扶持[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记者 孟召华 通讯员 曲维东;发展沙区生物质发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李宝林 董伟 徐小云;全省首家生物质发电项目日前在绛县试产[N];运城日报;2010年

7 李文;生物质发电能否持续盈利?[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通讯员 韦晋芳 蒋玉文 苏舒;生物质发电技术美名扬[N];柳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龚小磊;生物质发电项目将成新利润增长点[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向东 赵浩 邢佰英;生物质发电提速进行时[N];中国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闾浩;考虑碳排放因素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选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张兰;中国林木生物质发电原料供应与产业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唐朝贤;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魏巧云;生物质发电秸秆供应链物流成本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耀林;A生物质发电厂效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冯志华;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全慧;我国生物质发电政策执行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杨福福;生物质发电气体净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杨海平;生物质发电供应链多利益群体协同收益分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邓艳明;生物质发电燃料供给行为及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戴欣桐;生物质发电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李通;生物质发电与风能发电能量协同互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刘彬;QC生物质发电厂成本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苏娜;LC生物质发电厂经营战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8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58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