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电源T接电网后对纵差保护的影响及准入容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逆变电源T接电网后对纵差保护的影响及准入容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T接 纵联差动保护 准入容量
【摘要】:当光伏电站、风机等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T接入高压配电线路后,对纵联差动保护的可靠性与选择性带来了影响,保护范围内经过渡电阻发生短路故障时,易发生拒动现象。针对此问题,根据IIDG的故障特性,推导了T接IIDG后双端电源系统经过渡电阻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的复合序网,进而推导了纵联差动保护中差动电流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重点分析了IIDG并网位置固定时,故障位置、故障类型、过渡电阻、IIDG容量以及两侧系统等值电势相角差对差动电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纵联差动保护影响下IIDG准入容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平台,对提出的IIDG准入容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作者单位】: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T接 纵联差动保护 准入容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7108)~~
【分类号】:TM773
【正文快照】: EMTDC仿真平台,对提出的IIDG准入容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仿真验证。0引言随着光伏发电、燃料电池、风力发电等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generation,IIDG)的并网运行,配电网中潮流及短路电流的分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3]。大量IIDG的并网对电力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军;贺志雄;;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不正常动作实例分析[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6年11期
2 张培东;何杰;;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研究[J];电工技术;2008年11期
3 兰成元;南阳滩电站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的完善[J];四川水利;1996年05期
4 张静雅;;双绕组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及整定[J];江西冶金;2010年02期
5 周雪松;朱毅然;李国湘;马幼婕;谷海青;刘欣;周宣征;;纵联差动保护在110kV联络线上的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1年03期
6 洪国章;;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的简化结线[J];电力技术;1979年03期
7 于春涛;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几种原因分析[J];农村电气化;2000年03期
8 苏斌;朱燕;;纵联差动保护对传输时延和通道的要求[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2期
9 王春云;;大型电动机纵联差动保护装置接线初探[J];中氮肥;1993年06期
10 宋剑白;勾畅;;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的通信通道安全保障[J];黑龙江电力;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文军;贺志雄;;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不正常动作实例分析[A];2006年水力发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范永德;;线路对地电容对纵联差动保护的影响[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静;三端纵联差动保护原理及在北京地区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梁斌;基于HDLC的微机分相纵联差动保护通讯系统[D];天津大学;2005年
3 王伟;可视化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4 孟智东;光纤电流纵联差动保护在大同电网的运行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5 吴心弘;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9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6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