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结构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形结构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形 枝晶 电沉积 减反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摘要】:目前,随着传统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开发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太阳能电池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受传统电池平板结构的束缚,电极在法向上的结构潜力仍然未能被充分挖掘,太阳光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森林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太阳能采集系统。森林表面的起伏、褶皱增加受光面积来提高对光的利用;当光透过表面进入森林内部后由于光的散射、反射,森林能通过枝叶的多级结构的层层捕获来提高对光的利用。研究采用简单的电沉积方法在一维纤维以及二维平板上,制备了具有减反射效应的仿生分形结构的森林型电极,再通过水热法在分形结构电极的表面生长出纳米氧化锌阵列半导体层,并且由此组装了低成本的微森林型DSSC。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基于分形生长动力学的扩散限制凝聚模型(DLA)设计了薄膜反应器、全浸圆周式反应器、定向槽式反应器三种电解槽,并且利用这三种电解槽分别制备出了具有行道树形貌、穗状形貌、森林形貌的枝晶阵列的新型电极,并且通过对镍枝晶的分形生长进行调控,研究优化了镍枝晶分形生长的条件。(2)通过固体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发现微森林型分形镍枝晶具有显著的光减反效应。相比于镍平板,在300-800nm的波长范围内,光在分形镍枝晶表面的反射率降低了30%,并且还发现微米尺度\纳米尺度(Micro-Dendrite\Nano-ZnO)的有机耦合能提高电极捕获光子的能力。(3)通过采用一种新颖的喷涂工艺在分形镍枝晶的复杂表面制备了致密种子层,再采用传统的水热法制备出了结构规整的纳米ZnO阵列,并且对其水热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4)采用具有光减反效应的分形结构电极制备了森林结构的柔性DSSC。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平板电极,采用分形结构电极的DSSC的光电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这种新型的DSSC还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这种仿生分形结构的森林型电极具有良好的光减反效果,不仅能很好的应用于光伏电池,而且在光催化、光解水、微量分析等领域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明;陈明文;王自东;;在强加来流作用下二元系中枝晶生长的稳态解[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黄aF,毛协民,周尧和,鲁德洋,毛志英;扩散控制的强制性枝晶凝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3 黄aF;鲁德洋;周尧和;;强制性枝晶的侧向分枝[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4 朱鸣芳,戴挺,李成允,洪俊杓;对流作用下枝晶生长行为的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E辑:工程科学 材料科学;2005年07期
5 刘志勇;许庆彦;柳百成;;枝晶生长的介观尺度三维数值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6 袁森,时惠英,王武孝,魏兵;工艺因素对灰铸铁中γ枝晶生长形貌的影响[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7 谢发勤,张军,傅恒志;过冷熔体中的强制枝晶生长[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8 王桂峰;黄因慧;田宗军;刘志东;高雪松;;温度对电沉积中枝晶分形生长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10期
9 张清光,陈民,过增元;过冷熔体中枝晶生长的相场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10 赵大庆;冯妍卉;张欣欣;;合金枝晶生长及微细界面热质传递模拟[J];工业加热;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科;韩志伟;罗利华;毛敬华;王勇;丁永立;;连铸三维宏观传输模型-枝晶凝固微观特性的耦合研究[A];连铸二次冷却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孙东科;朱鸣芳;;CA-LB模型模拟对流枝晶生长[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3 王金龙;王福明;张炯明;任嵬;龚雅林;;CAFE模型机理研究及应用[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晶;王同敏;曹飞;谢红兰;陈宗宁;伏洪旺;李廷举;;金属合金枝晶形貌演变原位可视化[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5 徐锦锋;扬帆;翟秋亚;;工业球墨铸铁中晕圈枝晶的形成条件[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6 王桂峰;沈理达;田宗军;刘志东;黄因慧;;射流电沉积促使下枝晶的可控生长[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健;Al-Cu合金焊接熔池凝固枝晶动态生长机制的相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宇红雷;定向凝固晶粒竞争生长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发国;亚共晶铝铜合金凝固组织演变及其形貌形成机理的同步辐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刘晶峰;过冷熔体枝晶生长的计算机模拟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君;纯物质凝固过程枝晶生长现象的研究和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6 于艳梅;过冷熔体中枝晶生长的相场法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田卫星;纯金属凝固过程枝晶生长的相场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袁训锋;强制对流影响凝固微观组织的相场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晋;基于胞元自动机方法的凝固过程微观组织数值模拟[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朱晶;电场调控下合金凝固微观行为同步辐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星;铝合金凝固组织CA-PF耦合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晋家春;梯度磁场下Ni_(70)Cu_(30)过冷熔体中的枝晶生长与晶粒细化[D];东北大学;2013年
3 邓晓婷;梯度磁场下Ni_(50)Cu_(50)和Ni_(99)B_1过冷熔体中的枝晶生长动力学[D];东北大学;2013年
4 李硕;半固态球状枝晶形成过程的相场法数值模拟[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5 杨雪梅;全域铸锭宏微观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崔晓亚;三维分形银枝晶的可控制备及银浆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7 刘波祖;合金凝固过程枝晶生长的界面前沿跟踪法模拟[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刘丁铭;内生枝晶相Ti基非晶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闫康;二次锂电池的锂金属负极电化学行为优化[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静波;基于相场法激光沉积石墨-铜梯度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89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18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