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等离激元陷光结构的设计与模拟

发布时间:2017-11-21 05:03

  本文关键词: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等离激元陷光结构的设计与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等离激元 微晶硅太阳电池 陷光 数值模拟


【摘要】:开发低成本、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太阳电池是进行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关键,相应地,各种薄膜太阳电池和新概念太阳电池应运而生。由于微晶硅具有原材料丰富、清洁无毒以及良好的光照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薄膜太阳电池较为理想的吸收层材料。然而,微晶硅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光吸收系数较低,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在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中,有必要寻找新的方法提高电池光吸收,利用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等离激元技术应用于太阳电池陷光中,能有效增强薄膜太阳电池光吸收。本学位论文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金属纳米颗粒产生的等离激元来提高微晶硅薄膜电池光吸收。我们首先对等离激元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作了简要分析,然后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微晶硅薄膜电池前表面周期性分布的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对电池光吸收的影响,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参数,结合电场强度分布,阐述电池光吸收增强的物理机理;接着研究了不同类型金属纳米颗粒交替分布对电池光吸收的影响,分析进一步提高陷光效果的有效途径;最后结合近年来其它光伏器件的最新研究成果,设计了新型陷光结构太阳电池,拓宽电池陷光效果。在研究中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电池前表面颗粒周期分布时,颗粒的表面覆盖度是影响电池光吸收的关键参数。当Al纳米球阵列的周期半径比P/R=4—5时,电池总的光吸收较参考电池提高均在18%以上,这主要来自于颗粒偶极振荡模和电池波导模的贡献。与球状颗粒相比,优化后的Al纳米半球阵列可获得更好的陷光效果,总的光吸收提高比可达24.5%,但后者对R的变化更敏感,R过大或过小都使电池光吸收明显降低。对于Ag纳米球阵列,因为其有更优越的等离激元效应,可使电池总的光吸收提高比在R=110 nm,P=500 nm时达到26.4%。对比Al和Ag两种纳米颗粒,Ag颗粒对电池的陷光效果更好,但Al颗粒性价比更高,因此在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优材料。2.在微晶硅薄膜电池前表面宽光谱陷光结构设计中,将不同尺寸或不同成分金属纳米颗粒阵列交替分布,能有效增强电池陷光效果。当不同尺寸的Al或Ag纳米球阵列交替分布时,电池在中长波段的光子吸收率由大尺寸颗粒决定,而在短波区由于不同尺寸金属颗粒的相互耦合使得电池光吸收有进一步改善;其中对于颗粒半径分别为85 nm和120 nm交替分布的Ag纳米球阵列,当周期为700 nm时,电池总的光吸收相对于参考电池提高32.0%。考虑不同成分金属纳米颗粒对电池光吸收有不同的调控规律,将两者交替分布,可使它们对电池光吸收的调控优势互补,进而拓宽电池光谱吸收范围。金属纳米颗粒嵌入电池前表面ITO层中以改变颗粒周围的介质环境,可进一步探究其对电池光吸收的调控规律;其中当半径为100 nm的Ag纳米球嵌入厚度为70 nm的ITO层中,经过优化可使电池光吸收提高比达到50.1%。3.背表面陷光结构太阳电池能调控μc-Si:H层在中长波段的陷光特性,以改善电池在该波段光子吸收率较低的状况。当Al纳米球阵列置于电池背表面时,随着半径R的增大,电池光吸收提高比先增大后减小,当R为75—90 nm,颗粒覆盖度P/R取值为6—7时,电池光吸收提高比在21%以上。背表面颗粒成分和形状影响电池的陷光,其中半球和圆柱状颗粒阵列的陷光效果优于球状颗粒;背表面为Ag、Au和Cu陷光结构太阳电池的吸收谱特征很相似,其中Ag颗粒的陷光效果更好些。综合以上陷光特性的优势,可设计复合陷光结构电池,当电池前表面Ag纳米球阵列嵌入ITO层中,背表面Ag纳米圆柱阵列置于ITO层内时,电池光子吸收率在短波区和长波区均增幅明显,其总的光吸收提高比达67.4%,如果继续优化颗粒的形状尺寸,电池陷光效果能有进一步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4.4;TB38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瑞江;沈辉;;薄膜太阳电池的研发现状和产业发展[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Z2期

2 洪蔚;;高效薄膜太阳电池[J];广州环境科学;1997年02期

3 缪彦美;刘颖;郝瑞亭;邓书康;郭杰;刘焕林;;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4 孙洪福,汤华娟,王承遇,柳鸣;玻璃基片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与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5 宋慧瑾;鄢强;朱晓东;;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9期

6 梁氏秋水;陈振兴;朱宏伟;盛勇;胡豫;;铜酞菁与富勒烯共混层对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9年07期

7 李春鸿;荣殿录;王成富;刘秀云;;宇航用薄膜太阳电池封装材料的耐辐照性能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1981年06期

8 王晓民;;硒及其化合物的生产、消费和应用前景[J];世界有色金属;2011年01期

9 聂尊誉;;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应用铜铟硫薄膜太阳电池并网发电[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10 陈新亮;王斐;闫聪博;李林娜;林泉;倪牮;张晓丹;耿新华;赵颖;;薄膜太阳电池用TCO薄膜制造技术及其特性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微;刘兴江;赵彦民;杨立;冯金晖;李巍;闫礼;乔在祥;;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现状及产业化进展[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颖;励旭东;李维刚;李仲明;于元;;颗粒硅带上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李维刚;励旭东;许颖;姬成周;;低纯度颗粒硅带上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叶晓军;郝国强;李志刚;郑天航;李红波;陈鸣波;;薄膜太阳电池空间应用前景分析[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云;;薄膜太阳电池发展概况[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冠军;李成新;李长久;;环境友好的新型高效薄膜太阳电池技术[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冯良桓;蔡亚平;张静全;武莉莉;黎兵;李卫;雷智;蔡伟;郑家贵;;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和产业化进展[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8 段启亮;王海燕;杨仕娥;卢景霄;陈永生;;一种增强薄膜太阳电池中硅膜的光吸收的新方法[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郝延明;蔡宏琨;周严;林波;张德贤;林列;;温度交变环境对薄膜太阳电池相关层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10 许颖;励旭东;罗欣莲;王文静;于民;李仲明;;非硅衬底上转换效率10%的硅薄膜太阳电池[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益臻;铜铟硫薄膜太阳电池研制成功[N];广东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蒋心和;硅薄膜太阳电池基地落沪[N];解放日报;2007年

3 ;福建钧石:完善薄膜太阳电池产业链[N];中国电子报;2011年

4 记者 古良驹;以情招商 20亿元项目落户东坡区[N];眉山日报;2011年

5 孙娟;我国太阳电池研究取得重要突破[N];科技日报;2004年

6 格尔;我国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创纪录[N];中国电力报;2004年

7 北京北仪创新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陶梦;夯实光伏和真空两个产业发展平台[N];中国电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程艳;戴松元:风雨过后见“阳光”[N];科技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阳丹;泰阳光电25%股权500万挂牌[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执行副总裁 谢勇;新产业应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进程[N];中国企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华;薄膜太阳电池及其陶瓷硅衬底材料的制备和电子辐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李志强;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制备及其在薄膜太阳电池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葛杰;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相关材料与器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金晓;硅薄膜太阳电池材料的制备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励旭东;低成本衬底上晶体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一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器件仿真[D];南开大学;2012年

7 于化丛;氢化纳米硅(na-Si:H)薄膜太阳电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

8 柳效辉;新型化合物黄铜矿(CIGSS)光伏特性及其在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罗培青;HWCVD制备硼掺杂氢化纳米硅及银纳米粒子增强硅薄膜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郭立强;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文;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尹富红;CBD法制备大面积CdS薄膜及光伏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玲;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优化设计[D];渤海大学;2015年

4 丁东;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等离激元陷光结构的设计与模拟[D];郑州大学;2016年

5 赵响;Cu_2ZnSnS_4四元化合物半导体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志山;磁控溅射硫化物靶制备铜锌锡硫(Cu_2ZnSnS_4)薄膜太阳电池[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姚菲菲;用于薄膜太阳电池的新型半导体薄膜[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静雷;薄膜太阳电池的吸收层与纳米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朱向健;非/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衰退及稳定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任驹;有机给体—受体型异质结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9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209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