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弱电网条件下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判据重塑

发布时间:2018-01-04 20:00

  本文关键词:弱电网条件下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判据重塑 出处:《电网技术》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弱电网 并网逆变器 电网阻抗 阻抗分析法 稳定性判据重塑


【摘要】:弱电网条件下电网阻抗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宽范围变化特性会严重影响逆变器并网系统的控制性能,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当前利用电网阻抗与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的比值来判定系统是否稳定的阻抗分析法,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判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但存在表征系统稳定性裕度不准确,以及当逆变器控制参数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的传统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判据不再适用的问题。针对上述传统阻抗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对传统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判据进行了重塑,重塑后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判据不仅能够精确表征系统的稳定性裕度,而且对变参数控制并网逆变器也具有普适性,保持了阻抗分析法的优良特性。最后,在弱电网条件下,以三相LCL型滤波的并网逆变器模型为基础,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重塑方案的可行性。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weak grid, the uncertainty of impeda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range variation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 system. At present, the ratio of power grid impedance to inverter equivalent output impedance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ystem is stable or not. Although the stability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 system can be judg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stability margin of the system is not accurate. And when the inverter control parameters may cause the traditional impedance based stability criterion is no longer applicable.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impedance analysis. The traditional stability criterion based on impedance is remolded.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based on impedance after remodeling can not only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stability margin of the system, but also have universality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 controlled by variable parameters. Th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impedance analysis method are maintained. Fin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eak grid, th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model of three-phase LCL filter is used as the foundation.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molding scheme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alysis.
【作者单位】: 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7120)~~
【分类号】:TM464;TM712
【正文快照】: 真分析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重塑方案的可行性。0引言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在电网中所占容量也持续增大[1]。由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多接于电网末端,大部分输电线路较长,线路电抗较大,且存在多级变压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朝顺;灰色系统稳定性判据[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2 张洪;飞机大迎角飞行稳定性判据分析[J];航空学报;1988年10期

3 康景利;变参量弹体运动稳定性判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4 史兴仁;胡连海;;三模和n模激光的稳定性判据[J];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5 徐子力;吕恬生;宋立博;徐振华;费守勇;;双足溜冰机器人动态稳定性判据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凌德海;双自旋卫星的姿态稳定性判据[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7 孙季宽;另一种形式的频率稳定性判据[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8 顾启泰;一个“鲁棒”稳定性判据及其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9 张宗兰;直线往复运动机床的稳定性判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10 张宗兰;;直线往复运动机床稳定性判据的两种解法[J];机械工程师;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世辉;;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稳定性判据[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2 韩清龙;俞金寿;;滞后区间系数连续大系统的滞后相关稳定性[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吴治隆;;基于ROUCHE定理的稳定性判据[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孙守峰;高金森;鲍晓军;;化学化工中的非平衡现象及其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恕;一类时滞神经网络LMI稳定性判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George Kaphiti Wambua;关于Eady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判据的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婧;时滞随机基因调控网络稳定性判据的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杨雪;一类随机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9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379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