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米诺效应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分析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米诺效应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分析方法 出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热释放速率 多米诺效应 热失控 锂离子电池 航空运输
【摘要】:常用实验手段测得单节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无法真实反映航空运输包装件内大量锂离子电池因发生多米诺效应导致热量散失及传递过程间歇性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米诺效应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等效分析方法,即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对3×3排布的典型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发生的多米诺效应及各节电池表面温度进行分析。利用FLUENT使用标准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曲线用于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仿真模拟,采用二分法逐次修正标准热释放速率、使仿真和实验的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相符。将获得等效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曲线再次应用于仿真,得到各电池的最高温度及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和实验数据相吻合,验证了修正后的等效热释放速率模型可靠性。该方法可适用于各型号及不同数量包装件内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获取,指导航空运输锂离子电池火灾防控工程实际。
[Abstract]:The commonly used experimental method measured the release rat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can not reflect the hot air transport packages within a large number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due to the Domino effect caused heat transfer process and intermittent chang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equivalent lithium ion battery heat release rate based on Domino effect analysis method, namely,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Domino effect by experiment platform independent design of the 3 * 3 typical arrangement of 18650 type lithium ion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and after each battery were analyzed. The release rate curve by using a standard FLUENT 18650 type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thermal heat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uncontrolled spread of simulation, using the dichotomy of successive correction standard heat release rate.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surface temperatur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will get the equivalent heat release rate curve again In simulation,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of each battery. And the time of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verify the modified equivalent heat release rate model of reliability.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in various models and different number of packages in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heat release rate for guiding air transport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项目(U13331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22015D002)~~
【分类号】:TM912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il/11.2625.V.20160622.1749.001.html引用格式:张青松,曹文杰,罗星娜,等.基于多米诺效应的锂离子电池热释放速率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43(5):902-907.ZHANG Q S,CAO W J,LUO X N,et al.Analysis method of heat releas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健,杨维芝,赵佳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开发[J];电池工业;2000年01期
2 ;如何正确使用锂离子电池[J];电子科技;2000年09期
3 ;我国第一条现代化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在潍坊建成投产[J];电池工业;2001年01期
4 陈洪超;李相东;;锂离子电池原理、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军事通信技术;2001年01期
5 ;新型锂离子电池[J];炭素技术;2002年03期
6 朱晓军;;全球最薄锂离子电池[J];家庭电子;2002年03期
7 启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8 杨捷;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与使用[J];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05期
9 周园 ,韩金铎;锂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共存——参加“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研讨会有感[J];盐湖研究;2003年02期
10 石保庆;锂离子电池的必测项目——电池平台[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名飞;郭永兴;李新海;吴显明;;锂离子电池气胀问题探析[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宏伟;邓爽;肖海清;王超;杨宗辉;施亚申;;锂离子电池误使用的安全检测与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勇;盘毅;谢凯;芦伟;;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俊乾;;锂离子电池中的扩散应力和破坏[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康慨;戴受惠;万玉华;王树安;;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张千玉;马晓华;;二甲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千玉;马晓华;;新型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李琳琳;王斌;吴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恒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备受关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2 李燕京;锂离子电池国标年内将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彦龙;锂离子电池新应用看上去很美[N];中国电子报;2013年
5 广西 何国祯;锂离子电池的点点滴滴[N];电子报;2013年
6 湖北 朱少华 编译;一款锂离子电池监控管理电路[N];电子报;2014年
7 李文;上半年锂离子电池行业总产值近400亿元[N];中国电子报;2014年
8 昆明 兰得春 编译;数分钟就能充满电的锂离子电池[N];电子报;2014年
9 河北 王春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维护[N];电子报;2004年
10 河北 周炳峻 刘峰 赵艳军;走出锂离子电池使用的五个误区[N];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龙;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玉荣;锰基混合型金属氧化物孪生微纳结构的制备、形成机理与储锂性能[D];山东大学;2015年
3 易金;锂离子电池钒基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千玉;绿色能源材料钛酸锂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袁庆丰;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电池安全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与相应全电池的组装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杨智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锗电极的设计与制备[D];兰州大学;2015年
8 张立强;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参数辨识及健康特征提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蓉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表面改性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李丹;铁基氧化物半导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失效锂离子电池破碎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宇宏;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会军;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任婉;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6 玄哲文;微纳结构MnO_2及CuO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7 邢程程;原位生长FeS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8 白钢印;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镍猛酸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赢;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负极材料掺杂改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安平;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8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38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