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变极绕组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21:23

  本文关键词:基于变极绕组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性能研究 出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变极式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 发电制动转矩 波动转矩 变极绕组 起动能力


【摘要】: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line-start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LSPMSM)因具有较高的效率、功率因数和转矩密度,因此在很多应用场合中远优于感应电机,但其应用又受限于较差的起动转矩和牵入同步能力。该文中设计了一种变极式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其定子绕组采用新型的6/8变极绕组结构。通过对常规8极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变极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分析,以及利用二维有限元法比较分析起动过程中两电机的发电制动转矩、波动转矩、空载反电势及堵转转矩,其结果表明,6/8变极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抑制发电制动转矩和波动转矩,显著提高了电机的起动能力。
[Abstract]:The asynchronous start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 LSPMSM ) is superior to induction motor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 power factor and torque density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7107)~~
【分类号】:TM341
【正文快照】: 及利用二维有限元法比较分析起动过程中两电机的发电制动转矩、波动转矩、空载反电势及堵转转矩,其结果表明,6/8变极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抑制发电制动转矩和波动转矩,显著提高了电机的起动能力。0引言与三相感应电动机相比,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高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波,李忠,毛宗源,庞敏熙;一类永磁同步电动机混沌模型与霍夫分叉[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9期

2 江慧;永磁同步电动机[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1年06期

3 张卓,李忠;永磁同步电动机混沌系统的反控制[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1年03期

4 张卓,李忠,任平;永磁同步电动机中的混沌现象[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1年02期

5 熊浩,李新华,周克定;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建模与仿真[J];微特电机;2002年02期

6 熊浩,李新华;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研究[J];微特电机;2002年04期

7 陈宇华,杨宪忠;日本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最新动态[J];防爆电机;2002年03期

8 张波,李忠,毛宗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混沌特性及其反混沌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4期

9 王步来,顾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经验设计[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5期

10 蔡超豪;;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鲁棒H_∞控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茂刚;赵荣祥;;新型混合式高精度永磁同步电动机速度调节方法[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2 钟技;周扬忠;陈道炼;;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全数字控制硬件系统设计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武玉强;马新;宗广灯;;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有限时间跟踪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马亚青;侯雪川;邹艳;田德文;姜茹;;车辆电驱动系统中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特性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霞;杨波;杜继光;;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陆克山;于松义;;浅析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在机械采油系统中的应用[A];2010江苏省“能源计量与节能减排”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曹志彤;璩立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模拟研究[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下)[C];1991年

8 仇志坚;邓智泉;王晓琳;;基于电压-电流模型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悬浮子系统独立控制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肖红军;李先祥;黄道平;;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A];全国冶金企业计控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新华;江建中;柏成立;龚宇;;基于场路耦合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计算方法[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太仓诞生首台永磁同步电动机[N];苏州日报;2009年

2 刘文硕;高效永磁同步电机降低设备电力损耗[N];中国纺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JON RYONG HO;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鲁棒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2 唐旭;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若干难点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邢岩;永磁同步电动机高性能转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曹先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5 宋志环;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振动噪声源识别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6 韦笃取;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混沌行为分析及抑制和镇定[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丽梅;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8 于慎波;永磁同步电动机振动与噪声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9 赵清;中型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10 郭振宏;主轴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传动系统设计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高动态性能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丁亚明;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性能分析和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郭超;基于平面倒立摆的双永磁同步电动机协调控制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马箭;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磁链监测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秦振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故障性能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6 石强;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杨智;船用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5年

8 黄立军;基于DSP电机励磁的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尹青华;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机械应力耦合场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周士超;基于DSP的CAN总线伺服控制器的研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8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398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c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