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LCL谐振型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与控制

发布时间:2018-01-11 06:11

  本文关键词:LCL谐振型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与控制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双向DC-DC变换器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LCL谐振网络 单位功率因数 回流功率


【摘要】:研究了一种新型LCL谐振型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根据LCL谐振网络的基本特性,在双移相控制方式下,使得初、次级全桥的交流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基本可以消除双有源全桥变换器中普遍存在的回流功率。在时域波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各次谐波的交流等效模型,计算了各次谐波传输功率相对于基波传输有功功率的比值,并通过基波近似法进一步研究了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最后,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为3.6kW的实验样机,特征波形、回流功率的实验与分析结果吻合,并验证了其运行在宽负载电压和功率范围内的良好特性。
[Abstract]:A novel LCL resonant dual-active full-bridg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CL resonant network, under the dual phase shift control mode, the initial phase is obtained. The AC sid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secondary full bridge are in the same phase, realizing the unit power factor, which can basically eliminate the common backflow power in the dual-active full-bridge conver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domain waveform. The AC equivalent model of each harmonic is established, the ratio of the harmonic transmission power to the active power transmitted by the fundamental wave is calculated, a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verter are further studied by the fundamental wave approximation method. An experimental prototype with rated power of 3.6 kW is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haracteristic waveform and reflux power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its good performance in wide load voltage and power range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41100004014019)~~
【分类号】:TM46
【正文快照】: 0引言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双向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提供电气隔离,能够工作在升压和降压模式下,适应于各种电压等级,在微网系统的储能场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同时,DAB变换器也适用于电动汽车入网(vehicleto grid,V2G)、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敏;黄挚雄;程宇旭;李志勇;谢喜桃;;一种LCL滤波器并网逆变电源准定频直接功率控制策略[J];低压电器;2013年04期

2 李芬;邹旭东;吴振兴;邹云屏;唐健;;采用LCL滤波器并网的交流电子负载[J];高电压技术;2009年10期

3 雷一;赵争鸣;袁立强;鲁思兆;;LCL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阻尼影响因素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21期

4 赵仁德;赵强;李芳;王平;;LCL滤波的并网变换器中阻尼电阻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6期

5 郑连清;赵永涛;单国栋;;基于LCL滤波SPWPM高频链式矩阵变换器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6期

6 肖华锋;许津铭;谢少军;;LCL型进网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技术分析与比较[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5期

7 邹爱龙;王慧贞;华洁;;基于LCL补偿的多负载移动式感应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4期

8 许津铭;谢少军;唐婷;;弱电网下LCL滤波并网逆变器自适应电流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4期

9 郑大星;胡金高;;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LCL滤波器研究[J];电工电气;2012年09期

10 吉同军;马齐;;双馈风力发电变流器的LCL滤波器分析与设计[J];电工电气;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勇;张文娟;杨媛;;双馈变频用LCL滤波的电压型整流器的分析与设计[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胡子晨;王鹏;李征;;带并网变压器的并联型三电平变流器LCL滤波器设计[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世锋;曹智慧;李正力;张向炜;韩海伦;;基于LCL滤波器储能PCS变流器研制[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张兴;刘淳;刘芳;谢震;;在基于LCL滤波器的PWM整流器的新型控制策略[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龙月;LCL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仇志凌;基于LCL滤波器的三相三线并网变流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孙蔚;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连印;LCL型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刘文苑;基于LCL滤波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欣然;基于LCL滤波的大功率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郭罗乐;LCL滤波的并网变流器直接电流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孙吉顺;LCL滤波的VIENNA整流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讯;基于LCL的三电平变流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关阳;单相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LCL输出滤波器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8 田洋天;基于无阻尼LCL滤波器的三相AC/DC并网变流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张正传;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10 孙伟;基于PWM整流器的LCL滤波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8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08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