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受端区域电网调峰的出力网际分配

发布时间:2018-01-11 07:30

  本文关键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受端区域电网调峰的出力网际分配 出处:《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调峰 出力配置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机会约束规划 蒙特卡洛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低谷调峰成为诸多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受端区域电网运行的困难之一。通过区域电网直调机组网际出力分配可以缓解区域内各省网的调峰压力。建立了以省网负荷平稳性和区域直调机组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二次规划模型,引入价格杠杆和调峰压力系数,以协调各省网的调峰需求。在此基础上,考虑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技术进行求解,验证不确定性和风险存在条件下,网际出力配置模型的有效性。华东直调系统简化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受端电网的调峰难题。
[Abstract]:With China's large-scale renewable energy grid, low load become many high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by one end of regional power grid operation difficulties. Through the direct transfer of regional power grid unit Internet output distribution can alleviate the peak pressure in the region the network. To establish a stable network load and regional direct adjusting unit to maximize the income of two planning model of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introducing the price lever and the peak pressure coefficient, peak demand to coordinate provincial network. On this basis,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wind power, a 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model is solved by the Monte Tekalo simulation, verify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 and risk condition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et output allocation model East China direct transfer system is simplif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high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by the end of the grid peaking problem.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B0900105)~~
【分类号】:TM7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逐步扩大,华东电网等区域电网作为受端电网,受到高压直流输电(HVDC)馈入功率大而难以灵活调节等问题影响[1]。水电通过HVDC线路的大规模馈入,使得受端区域电网在负荷低谷时段出现“发电容量过剩”现象。同时,受到受端区域电网内火电机组启停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婧;孙宏斌;沈欣炜;;考虑储热装置的风电-热电机组联合优化运行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6期

2 梅天华;甘德强;谢俊;;燃煤发电机组调停调峰成本的公平分摊[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12期

3 郭小璇;龚仁喜;鲍海波;杭乃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机会约束经济调度的二阶锥规划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22期

4 牛林华;龚庆武;黄炳翔;刘栋;;大规模风电入网下的风气火电力系统联合优化调度[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11期

5 杨宏;苑津莎;张铁峰;;一种基于Beta分布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最小概率区间的模型和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6 田书欣;程浩忠;常浩;戚庆茹;柳璐;洪绍云;;特高压电网社会效益分析及评价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02期

7 陆秋瑜;胡伟;闵勇;王芝茗;罗卫华;成涛;;考虑时间相关性的风储系统多模式协调优化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2期

8 姜欣;陈红坤;向铁元;崔若涵;贾体康;;考虑调峰特性的电网风电接入能力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12期

9 杨冬锋;周苏荃;鲍锋;;风电并网系统低谷时段的调峰能力分析[J];电网技术;2014年06期

10 程雄;申建建;程春田;武新宇;陆建宇;励刚;;大电网平台下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多电网启发式调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熙林;宋依群;姚良忠;严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受端区域电网调峰的出力网际分配[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2 陈厚合;王杨;张儒峰;郭放;贾蒙;孙东方;;考虑源荷协调的风电并网系统旋转备用容量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8期

3 全然;张健;史志鸿;;求解含风电场机组组合问题的透视割平面邻域搜索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14期

4 王琪鑫;刘涤尘;吴军;朱学栋;罗金山;陈懿;陈炜;赵红生;孙勇;蔡宏毅;;计及用户行为分析的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系统供需双侧综合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6期

5 路晓敏;陈磊;徐飞;李则衡;王小海;侯佑华;齐军;郭琦;;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框架下蒙西电网电源容量最优配比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年06期

6 康志龙;张东婧;郭艳菊;张雪萍;陈雷;;基于过滤引导及随机性策略的差分搜索算法[J];燕山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7 王丹;贾宏杰;王伟亮;陈沼宇;余晓丹;;基于线性-定弧长混合校正的连续追踪暂态仿真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10期

8 代江;唐建兴;单克;姚刚;汪明清;田年杰;赵倩;;电网安全和调度公平性的新能源调度方法研究[J];贵州电力技术;2017年05期

9 侯依昕;丁坚勇;杨东俊;;基于最大受电公平性指标的跨区直流消纳模型[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09期

10 戴远航;陈磊;闵勇;徐飞;侯凯元;周莹;;风电场与含储热的热电联产联合运行的优化调度[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杨;刘伟佳;赵俊华;文福拴;董朝阳;郑宇;张睿;;含电转气的电-气-热系统协同调度与消纳风电效益分析[J];电网技术;2016年12期

2 崔杨;陈志;严干贵;唐耀华;;基于含储热热电联产机组与电锅炉的弃风消纳协调调度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5期

3 梅天华;李磊;陈靖文;;考虑外来电分摊的浙江燃煤机组调停调峰市场机制研究[J];电力建设;2016年03期

4 梅天华;甘德强;;基于调度“三公”的浙江电力调峰交易市场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2期

5 赵云丽;吕泉;朱全胜;单茂华;李卫东;;风电并网后系统旋转备用费用分摊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02期

6 孙宏斌;郭庆来;潘昭光;王剑辉;;能源互联网:驱动力、评述与展望[J];电网技术;2015年11期

7 孙宏斌;郭庆来;潘昭光;;能源互联网:理念、架构与前沿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9期

8 葛延峰;礼晓飞;戈阳阳;苏明;孙明一;孙力勇;;基于热电联合调度的弃风电储热供热技术方案[J];智能电网;2015年10期

9 陈磊;徐飞;王晓;闵勇;丁茂生;黄鹏;;储热提升风电消纳能力的实施方式及效果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7期

10 顾泽鹏;康重庆;陈新宇;白建华;程路;;考虑热网约束的电热能源集成系统运行优化及其风电消纳效益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加速建设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能力项目[J];电力情报;2000年03期

2 ;国际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桂林举行[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3期

3 黄金煌;福建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十五”发展思路[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0年01期

4 周光明;中美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美国举行[J];能源工程;2000年03期

5 ;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三类扶持政策[J];能源工程;2000年06期

6 ;什么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J];能源工程;2000年06期

7 朱俊生;加速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能力建设项目[J];太阳能;2000年03期

8 ;农村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在桂林召开[J];小水电;2000年04期

9 ;今后5年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发展重点[J];电力建设;2001年09期

10 白衫;水电是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极具获利能力[J];江西电力;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青岛市可再生能源协会成立[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赵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4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宿政办发[2009]184号)[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5 周凤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桧;钟挺;郑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常见利用形式分析[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俞善庆;;上海可再生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连璞;曹海霞;;完善政策体系 助推山西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洪磊;贾峰;吴克;;德国可再生能源现状及其配套法规建设[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启动[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欣忆;部分国家和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徐清军;英国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胡锦涛主席给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的致辞[N];人民日报;2005年

4 雅俊;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尚需解决一些问题[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5 张楠;财税政策如何助推可再生能源[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董克伟;发展可再生能源避免唱“独角戏”[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钱敏;可再生能源:石油和化工企业商机何在[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田春 李月;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刘纯银;科学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记者 刘荣慧;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关政策细则有待完善[N];中国建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2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胡丽霞;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璐;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影响的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陈军;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黄s,

本文编号:140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0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