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积灰抑制技术研究及参数优化
本文关键词: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积灰抑制技术研究及参数优化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探讨能够减轻积灰的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结构布置,提出了在换热管后加附属圆柱的方式,对6排管顺排布置换热器的流动传热及积灰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附属圆柱的各因素组合方式对换热器积灰及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影响积灰及换热性能的主次要因素;最终得出能够有效降低颗粒沉积率的较优组合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对于沉积率指标,附属圆柱直径是最敏感的因素,附属圆柱与换热管间距次之,附属圆柱安装角影响最小,而影响换热性能的最敏感因素为附属圆柱安装角;综合考虑颗粒沉积率与换热性能,选择的最优方案是附属圆柱直径为6mm、圆柱与换热管间距为4mm、附属圆柱安装角为40°;将颗粒沉积率作为优化目标,按照正交设计的最优组合管束与光管管束相比,其颗粒沉积率降低约55.1%,能够实现工业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
[Abstract]:In order to discuss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of flu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heat exchanger which can reduce ash deposition, the method of adding attached cylinder after heat transfer pipe is put forward. The flow heat transfer and ash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6 rows of heat exchangers arranged in a row are studied numerically. Secondly, the orthogonal test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of the attached cylinder on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heat exchanger, and the main and secondary factors affecting the ash deposition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attached cylinder is the most sensitive factor,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ubsidiary cylinder and the heat transfer pipe is the second. The installation angle of the attached cylinder is the least, and the most sensitive factor affecting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s the angle of the attached cylinder. Considering the particle deposition rate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he optimum scheme is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attached cylinder is 6 mm,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ylinder and the heat transfer pipe is 4 mm, and the angle of the attached cylinder is 40 掳. 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 design, the particle deposition rate of the composite tube bundle is reduced by 55.1, which can realize the efficien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flue gas waste hea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B0601100)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16038)
【分类号】:TK115;TM621.2
【正文快照】: 受热面积灰结渣是燃煤电站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灰污轻则弱化传热,导致锅炉热效率下降和NOx排放量增加等,重则会导致机组降负荷运行或经常性非计划停炉,甚至发生其他更为严重的恶性事故。在设计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时,传统方法是通过给定换热表面的灰污系数,并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永达;;浅谈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应用前景[J];装备制造;2009年11期
2 罗福生;;印染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J];印染;2011年22期
3 李会涛;;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年07期
4 张明容;董学泳;刘福盛;黄健豪;;铝熔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设计与试验[J];冶金能源;2013年04期
5 周志伟;赵军;;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双榆树供热厂的应用[J];区域供热;2013年04期
6 何翊皓;李必正;朱青国;刘建江;陈正东;;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节煤效益计算方法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7 杨旭辉;;烟气余热回收换热方案综述[J];能源与节能;2014年04期
8 林玉森;;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利用方案[J];科技创业家;2014年05期
9 林青;;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项目的方案设计与效益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卢玉贵;骆福全;;电加热煅烧炉烟气余热回收[J];煤气与热力;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鞠硕华;颜丽娟;廉学军;;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经济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志伟;李德英;赵军;;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双榆树供热厂的应用[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胡应林;;热风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探讨[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吴道洪;;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随林;潘树源;穆连波;史永征;葛海霞;秦波;刘明科;张学景;;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改造工程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冰;田祥祥;商红彬;刘文超;高广轶;吴增福;;热管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丹丹;聚偏氟塑料管式换热器烟气余热回收的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刚宪秀;区域供热工业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夏虎;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强化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王妍飞;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节能量检测方法研究及实施[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5 李仕平;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殷志凌;水煤浆锅炉上喷淋水洗法烟气余热回收设备技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7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1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