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形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出处:《西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二次电池 金属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负极材料
【摘要】:目前,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器件,被认为是下一代能源技术发展的核心。金属氧化物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强稳定性和长寿命等优点而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焦点。本论文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出了不同形貌金属化合物(CuO和NiO),Fe2O3-SnO2/石墨烯(GNs)复合膜材料。采用一系列的表征手段对这些材料的形貌、结构、组成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继而将这些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分析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内容如下:1.以Fe2O3-SnO2微球、氧化石墨为原料,通过物理混合、真空抽滤、热还原三个步骤成功合成了二维多层自支撑Fe2O3-SnO2/GNs复合膜。该自支撑膜可以直接作为工作电极,不需要添加任何导电剂和粘结剂,简化了极片制作工艺。并对Fe2O3-SnO2/GNs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Fe2O3-SnO2/GNs复合膜负极材料半电池、全电池容量分别为538(循环90圈)和334 mAh g-1(循环30圈),相较于Fe2O3、Fe2O3-SnO2电极,显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通过水浴、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六面体CuO(cubic CuO)、八面体CuO(octahedral CuO)和十二面体CuO(dodecahedral CuO),将其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以此探讨形貌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相关联系。在电流密度为 100 mA g-1 条件下,cubic CuO、octahedral CuO 和 dodecahedral CuO 电极经过 100圈充放电循环,其容量分别为221、283和339mAhg-1;且在0.1、0.25、0.5、1和2 A g-1不同电流密度下,dodecahedral CuO电极放电比容量为524、413、334、256和175 mAhg 1,表现出了更为优异的倍率性能。3.通过模板辅助法制备出了大小均一,棱角分明,结构对称的空心六面体NiO(HC-NiO)、空心八面体NiO(HO-NiO)和空心十二面体NiO(HD-NiO),将其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相较于HC-NiO和HO-NiO,HD-NiO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g-1时,HC-NiO、HO-NiO和HD-NiO电极经过100次循环,容量分别为652、852、980 mAh g-1;且在0.1、0.25、0.5、1和2Ag-1不同电流密度下,HD-NiO放电比容量为1179、1026、944、825和730 mAh g-1,展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battery as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or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technology. Metal oxides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 high stability and long life and other advantage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This paper through a seri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of preparation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of metal compounds (CuO and NiO), Fe2O3-SnO2/ graphene (GNs) composite membrane materi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es of morphology of the materi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n these materials as an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to Fe2O3-SnO2 microspheres, graphite oxide as raw material, through the physical mixing, vacuum thermal reduction, the three step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multilayer free-standing Fe2O3-SnO2/GNs composite membrane. The membrane can be directly used as self support The working electrode, do not need to add any conductive agent and binder, simplifies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de. The Fe2O3-SnO2/GNs composite membrane of composite membrane cathode material system research on.Fe2O3-SnO2/GNs battery, the battery capacity was 538 (90 Cycles) and 334 mAh g-1 (30 cycles), compared with Fe2O3. The Fe2O3-SnO2 electrode shows good cycling stability of.2. by water bath, high-temperature calcination synthesis of CuO (cubic CuO), hexahedral eight surface CuO (octahedral CuO) and twelve CuO (dodecahedral CuO), the body of the other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0 m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1, cubic CuO, octahedral CuO and dodecahedral CuO electrode ring after 100 charge discharge cycles, the capacity is 221283 and 339 respectively. MAhg-1; and at 0.1,0.25,0.5,1 and 2 A g-1 under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dodecahedral CuO electrode discharge capacity of 524413334256 mAhg 1 and 175, showed more excellent rate performance of.3. prepared by template assisted with uniform size, angular, symmetrical structure of the hollow hexahedron NiO (HC-NiO), eight hollow face NiO (HO-NiO) and hollow NiO twelve surface body (HD-NiO), which were used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ere studie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HC-NiO and HO-NiO, HD-NiO showed more excellent cycle stability and rate for 100 times. MA g-1, HC-NiO HO-NiO and HD-NiO in the current density. The electrode after 100 cycles, the capacity was 652852980 mAh g-1; and 0.1,0.25,0.5,1 and 2Ag-1 in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y, HD-NiO discharge capacity of 11791026944825 mAh and 730 g-1, showing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2;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绍斌,胡浩权;锂离子电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 ;新型锂离子电池[J];炭素技术;2002年03期
3 启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4 周园 ,韩金铎;锂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共存——参加“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研讨会有感[J];盐湖研究;2003年02期
5 侯转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状况与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07期
6 李洪枚,姜亢;废旧锂离子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分析与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7 于冶夫;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再生产[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年04期
8 席国喜;焦玉字;路迈西;;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研究现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年01期
9 ;2009(第四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J];新材料产业;2009年06期
10 ;2009(第四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J];新材料产业;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名飞;郭永兴;李新海;吴显明;;锂离子电池气胀问题探析[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宏伟;邓爽;肖海清;王超;杨宗辉;施亚申;;锂离子电池误使用的安全检测与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勇;盘毅;谢凯;芦伟;;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俊乾;;锂离子电池中的扩散应力和破坏[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康慨;戴受惠;万玉华;王树安;;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张千玉;马晓华;;二甲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千玉;马晓华;;新型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李琳琳;王斌;吴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壮;新国标9月实施锂电池门槛加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刘碧玛;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抓住发展机遇[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颖;深圳锂电产量已占全国六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实习记者 徐恒邋记者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受关注 新材料研究是热点[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徐恒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备受关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李燕京;锂离子电池国标年内将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新材料在线首席研究员 李国强;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分天下[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金信;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在津建成[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黄新培;业内专家对生产企业提出三点建议[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茹娟;废旧磷酸盐类及混合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刘金龙;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刘玉荣;锰基混合型金属氧化物孪生微纳结构的制备、形成机理与储锂性能[D];山东大学;2015年
4 易金;锂离子电池钒基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张千玉;绿色能源材料钛酸锂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袁庆丰;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电池安全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与相应全电池的组装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杨智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锗电极的设计与制备[D];兰州大学;2015年
9 董汉成;卫星电源电池健康状态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张涛;废弃锂离子电池破碎及富钴产物浮选的基础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失效锂离子电池破碎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宇宏;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会军;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任婉;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6 玄哲文;微纳结构MnO_2及CuO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7 邢程程;原位生长FeS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8 白钢印;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镍猛酸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赢;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负极材料掺杂改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安平;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4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3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