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磁环境安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1 03:08

  本文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动汽车 人体 电磁环境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一个主要应用就是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面。为有效评估人体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磁环境下的安全性,利用基于有限元法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构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磁辐射下的人体电磁环境模型,研究人体主要器官的电磁暴露问题。结果表明:不同的组织器官由于其电磁参数不同而对电磁波有不同的吸收,其中电流密度最大值为20.058m A·m-2,功率密度最大值为1.22×10-5W·m-2,比吸收率最大值为4.37×10-7W·kg-1,皆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导则的安全限值,这说明人体在此电磁环境下基本是安全的。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one of the main applications is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human body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ecurit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model of human body unde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wireless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 i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tissues and organs absorb different electromagnetic wav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The maximum current density is 20.058 Ma 路m ~ (-2) and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is 1.22 脳 10 ~ (-5) W 路m ~ (-2). The maximum specific absorptivity is 4.37 脳 10 ~ (-7) W 路kg ~ (-1),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safety limit of the ICNIRP guidelin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Non-Ionization radiation Protection. This shows that the human body in this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s basically safe.
【作者单位】: 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电工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7058,51677132)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14072)资助
【分类号】:TM72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和原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电动汽车凭借绿色环保、零排放等优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2]。目前电动汽车充电主要采用插入式连接器的方式进行。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如降低了充电的灵活性,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超;开发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J];大众用电;2000年09期

2 ;电动汽车上路[J];国家电网;2011年03期

3 张义斌;;充换电服务网络助跑电动汽车产业[J];国家电网;2011年03期

4 李惠玲;白晓民;;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7期

5 洪蔚;;自发电型电动汽车[J];广州环境科学;1995年02期

6 周松林;朱云国;贡照天;;电动汽车用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仿真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7年06期

7 苏玉刚;夏永峰;陈强;杜伟炯;;电动汽车用铅蓄电池组的智能充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智婷;;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3期

9 李玲;;汽车、能源、电工三大行业携手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将有国家标准[J];商用汽车新闻;2010年43期

10 关伟;李群英;林海源;;电动汽车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分析[J];吉林电力;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宏;汪映荣;;核电和电动汽车协同发展的生命周期评价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2 罗卓伟;庄自超;赵子岩;曾盈盈;郑蓉蓉;韩璐;;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调频服务收益评估方法[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华民;;电动汽车及充电站技术现状及前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曾志刚;;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技术及计量自动化[A];2013年全国智能用电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指南[C];2013年

5 李建祥;陈嵩;周志坚;江秀友;赵阳;;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科;张乐平;吴俊阳;张明明;雷金勇;;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控制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韩刚团;江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中几个关键问题探讨[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工程规划)[C];2014年

8 魏巍;张秉良;张明江;李建祥;;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布局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永东;;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化工作进展[A];2013年全国智能用电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指南[C];2013年

10 李建祥;陈嵩;周志坚;江秀友;赵阳;;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辉邋李层;发展电动汽车 国网抢得先机[N];中国电力报;2007年

2 向莉莉;四川公司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通讯员 郭微;丽水电业今年将建2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N];中国电力报;2010年

4 赵菊昌;青海公司规划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5 记者 张飞;助推“低碳”经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N];广安日报;2010年

6 ;布局雅安电动汽车充电网络[N];雅安日报;2010年

7 朱晓贤 记者 赵凯;共推我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自贡日报;2010年

8 吕斌 李军;博尔塔拉州启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9 张玲 记者 徐光胜;省内首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成[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郝宏升 宋立新 靳明哲;河南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技术研究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华中电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虹;考虑电动汽车聚合站的主动配电网动态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强浩;计及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刘哲;电力系统概率风险评估研究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4 饶娆;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及利益链协调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毛亮亮;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电流分段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晓飞;电动汽车V2G系统及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黄一诺;含可再生能源配电网的电动汽车多时段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李春杰;电动汽车充电与驱动集成化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韩鹏;面向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的微网智能体建模方法与仿真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0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计及规模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配电网效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冯博炜;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3 肖海峰;基于改进BCC算法的电力系统鲁棒动态经济调度策略[D];燕山大学;2015年

4 贾磊;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无线充电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刘笠;基于分区的含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电网规划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谈丽娟;V2G模式下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唐静;新形势下备用容量配置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卢鹤;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明玲玲;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与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王克南;区域范围内电动汽车充电站控制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0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50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