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二进制萤火虫算法的主动配电网低碳目标网架规划
本文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 免疫二进制萤火虫算法 分布式电源 柔性负荷 出处:《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主动配电网(ADS)网架规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萤火虫算法(FA)是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算法结构简单,而且收敛速度快.在此基础上借鉴生物免疫机制,群体更新时考虑抗体浓度,进一步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全局寻优能力,提出了一种免疫二进制萤火虫算法(IBFA)进行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以线路投资、运行维护、网损和碳排放环境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分布式电源(DG)与柔性负荷(FL),建立了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模型.通过与二进制粒子群优化(BPSO)算法对比求解IEEE-14节点算例,验证了免疫萤火虫算法在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性方面的优越性,同时证明分布式电源和柔性负荷是抑制碳排放、提高系统整体效益的有效方式.
[Abstract]:A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 ADS ) grid planning is a very complex and large - scale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5AA050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71324)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JCZDJC30900) 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助项目(2013DFA11040)~~
【分类号】:TM715
【正文快照】: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No.2015AA050202),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 of China(No.61571324),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ianjin,China(No.16JCZDJC30900)and the NationalProgram o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全祥;;农网网架结构优化方法及选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4期
2 朱时光;;线损最小网架的探讨[J];电力技术;1985年03期
3 毛弋;张雪峰;杨期余;;用负荷矩法进行网架结构优化[J];电力技术经济;2000年04期
4 谭伟球;;基于110KV电网网架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7期
5 展亮;;网架结构对地区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J];河南科技;2013年04期
6 张俊才;三峡工程建设与江西500kV主网架结构[J];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5年04期
7 杜申伟,傅萌,郭伟;三峡左岸电站厂房结构整体分析与网架设计[J];人民长江;2000年11期
8 包齐明;对河池电网网架结构的思考[J];广西电力技术;2000年02期
9 苏家祥;泉州电网网架结构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1年03期
10 左向红;农网网架结构的优化[J];农村电气化;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卢静;;提升广西南部电网网架,确保西电东送安全稳定[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钱锋;顾全;;电力调度中的网架拓扑及多岛连接设备识别[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昌斌;阮永丽;;昆明10kV配电网目标网架典型接线模式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4 阮永丽;;城市电网网络结构优化研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5 胡昌斌;阮永丽;;昆明10kV配电网目标网架典型接线模式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修孟懿;国网吉林电力升级网架结构消纳风电[N];国家电网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刘爱兵;城市建设加速 优质服务先行[N];国家电网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冬;特高压输电网架结构优化与未来电网结构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莹莹;主动配电网及其网架结构抗毁度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张华;统筹时间和风险的黑启动网架恢复方案优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俞炜;福清市10kV城市配电网建设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王屹;“强—简—强”供电模式下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滑福宇;输电网网架经济性智能规划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李静;10kV配电网典型网架结构可靠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董金哲;网架重构阶段的协调恢复策略及其安全控制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8 王江宇;考虑机组和线路投运可靠性的黑启动网架重构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耿艳君;大跨度储煤网架结构在电厂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马天男;城市配电网网架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2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5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