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变频钻机逆变器共用直流回路时的电容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2 08:29

  本文关键词: m变频钻机标配 共用直流回路 电容工作过程 最小电容量计算 出处:《电气传动》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拖动逆变器共用直流回路绝大多数为深井变频电动钻机的标准配法,据此分析了其中直流电容在空载、电动、回馈时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最小电容量需要的相关要素,提出了在1个充放电周期中最长放电时间与调制频率的关系,给出了直流回路最小电容量计算式。以标配7 000 m变频钻机为例,计算了其电容量并以相应功率的西门子装置进行了验证。对设计安装空间有特殊要求的海上钻井平台系统和降低装置成本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common DC circuit of the drive inverter is mostly the standard matching method of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electric drilling rig in the deep well. According to this, the DC capacitance is analyzed in the no-load and the electr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discharge time and the modulation frequency in a charge / discharge cycle is proposed.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minimum capacitance of DC circuit is given, taking the standard 7 000 m variable frequency drilling rig as an example. The electric capacity is calculated and verified by the Siemens devic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ower. It has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for designing the offshore drilling platform system with special installation space and reducing the unit cost.
【作者单位】: 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分类号】:TM464
【正文快照】: 2.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北京100028;3.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变频钻机专指石油天然气勘探行业中的钻井装备,即绞车、转盘/顶驱、钻井泵等主要钻井机械由电气变频变速装置来拖动。由三相AC600 V通过二极管变流桥获得直流电源,主要钻井机械的拖动逆变器共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文华;;直流回路的缺陷处理及预防[J];科学之友;2012年02期

2 张云芳;尚绪勇;李因勤;;电弧引起交流串入直流回路造成的异常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09年01期

3 苏阳春;;交流串入直流回路的危害与处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9期

4 夏祖治;;直读式直流回路绝缘测定监视装置[J];电业技术通讯;1958年07期

5 余荣胜;一起交流串入直流回路故障原因的分析与处理[J];江西电力;2001年02期

6 夏家俊;;直流回路绝缘监视装置结线方案的改进[J];电业技术通讯;1957年12期

7 李凌云;何伽林;郝富强;王兴杰;;直流回路电力参数采集设计和实施[J];能源与节能;2013年11期

8 陈汉炎;;论直流回路在识读电原理图及电器维修中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5期

9 谷战强;;二次交直流回路的编号规则小改进[J];农村电工;2013年11期

10 陈永波;蔡光荣;费天喜;;农网变电站直流回路反措实施方案[J];湖北电力;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必骏;;关于辊道电机逆变器容量的计算和选型[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明正峰;钟彦儒;;用于电机驱动的谐振极ZVT-PWM逆变器功耗及效率分析[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郭荥祥;巩瑞春;袁红霞;;单相SPWM逆变器重复控制技术的仿真研究[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海龙;刘锋;;一种新型便携式逆变器的分析与设计[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荣祥;巩瑞春;袁红霞;;单相SPWM逆变器重复控制技术的仿真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于海龙;刘锋;;一种新型便携式逆变器的分析与设计[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肖岚;;逆变器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平台的开发[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德华;余望;张志远;余敬东;;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在单相逆变器中的应用[A];浙江省电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新能源开发与电力电子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奇;黄文新;胡育文;钱海;;应用于异步起动机的新型L-源逆变器[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张超华;汤雨;谢少军;;改进Z源逆变器设计[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 付兵彭;简易方波12V转220V交流逆变器电路图[N];电子报;2012年

2 浙江 吴建龙;简易逆变器的制作[N];电子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朱怡;逆变器制造商转向电站开发[N];中国电力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于海江;逆变器系统控制成竞争焦点[N];中国电力报;2014年

5 广东 潘成飞;自制实用的逆变器[N];电子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建辉;新一代光伏逆变器研制成功[N];经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并网加速 光伏逆变器提升能效[N];中国电子报;2010年

8 CNE记者 段贵恒;要做全世界最好的光伏逆变器[N];中国电力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雷燕 李映;光伏逆变器提高效率为先[N];中国电子报;2011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刘征;中国南车光伏逆变器 实现高海拔并网发电[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方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关键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杜成瑞;零电压软开关三相并网逆变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蔡春伟;串联型高增益Z源逆变器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丁凯;混合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及其市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庄凯;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陈金平;多电平直流环节逆变器新型拓扑与调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单庆晓;级联型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8 裴雪军;PWM逆变器传导电磁干扰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佟为明;PWM逆变器特定消谐式谐波抑制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年

10 王姿雅;多电平二级管钳位型逆变器电容电压平衡SVM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宝珍;基于Quasi-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储能组合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郝鑫;并网微逆变器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唐鲲;基于太阳能发电的UPS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姚乐乐;光伏逆变器的并网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杜弯;三相T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王思;Z源逆变器拓扑及控制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张路;容错型三相四开关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阮永宝;基于PLC的微型逆变器智能光伏并网系统及PLC信道特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罗军;非线性负载下微网储能装置控制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段鸣航;开放式绕组PMSM矢量控制及容错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4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54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