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电站MW级电池储能系统应用及响应时间测试
本文关键词: 光伏电站 储能系统 并网测试 功率调节 充放电转换 响应时间 出处:《高电压技术》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储能电站并网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光储电站中MW级电池储能系统的有功、无功控制能力及功率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不同功率切换下的储能响应时间。首先对光储电站的结构进行介绍,包括光储电站电气接线图、储能系统组成及储能系统通信方案;然后分别对储能电站的有功和无功调节能力、充放电转换时间和储能系统容量进行测试,并对储能调节光伏跟踪计划出力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就地监控软件设置储能控制指令,储能分系统的功率切换时间在100 ms以内,通过光储电站联合调度管理系统下达功率指令对储能电站进行出力控制时,功率指令响应时间在1.5 s以内。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echnology of grid-connected test of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is studied, and the active power, reactive power control ability and power response time of MW clas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optical storage power station are tested. The energy storage response time under different power switching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Firstly, the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storage power station is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electrical wiring diagram of the optical storage power stati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the communication scheme of 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Then the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regulation capacity, charge-discharge conversion time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apacity of the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were measured. And the energy storage to adjust the photovoltaic tracking plan for test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monitoring software in situ to set up energy storage control instructions. When the power switching time of the energy storage subsystem is less than 100ms, when the power command is issued by the optical storage power station joint dispat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 power generation of the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is controlled. The response time of power instruction is within 1.5 s.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DG71-16-028)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603D1120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GX100110)~~
【分类号】:TM615;TM912
【正文快照】: 0引言1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紧张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密切关注,其中光伏发电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1-2]。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而我国光伏电站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 133 h,光伏发电利用率较低。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荣;王羽凝;金绘民;黄晶生;;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的光伏电站可靠性评估[J];高电压技术;2017年03期
2 王德顺;杨波;姬联涛;韩桂刚;;适用于光伏电站并网测试的电网模拟系统开发[J];电力电子技术;2016年12期
3 李建林;马会萌;田春光;惠东;;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电化学储能选型方案[J];高电压技术;2016年09期
4 杨锡运;刘玉奇;张璜;李建林;;含并网光伏电站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6年09期
5 徐少华;李建林;惠东;;多储能逆变器并联系统在微网孤岛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6 胡娟;杨水丽;侯朝勇;许守平;惠东;;规模化储能技术典型示范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启示[J];电网技术;2015年04期
7 叶林;陈政;赵永宁;;考虑电池荷电状态的光伏功率分段平滑控制方法[J];电网技术;2014年07期
8 吴小刚;刘宗歧;田立亭;丁冬;陈志;;独立光伏系统光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J];电网技术;2014年05期
9 严干贵;常青云;黄亚峰;李龙;于洋;;弱电网接入下多光伏逆变器并联运行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14年04期
10 张曦;康重庆;张宁;黄越辉;刘纯;徐健飞;;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中长期随机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兴全;张玉振;张晓;陈军晓;曲忠剑;臧宝花;;计及电压稳定约束的微电网动态最优潮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4期
2 徐少华;李建林;;提高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技术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年13期
3 李建林;徐少华;靳文涛;;我国电网侧典型兆瓦级大型储能电站概况综述[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年13期
4 王康康;高飞;杨凯;惠娜;刘皓;朱艳丽;;不同健康状态等级的储能磷酸铁锂电池熵变系数及放电产热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7年07期
5 靳文涛;徐少华;张德隆;李建林;;并网光伏电站MW级电池储能系统应用及响应时间测试[J];高电压技术;2017年07期
6 曾正;郭宝甫;孙芊;荆骁睿;;基于分层控制的光储发电系统电能质量提升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7年13期
7 郭龙;梁晖;张维戈;;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电池储能系统荷电状态均衡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7年08期
8 王洪坤;葛磊蛟;李宏伟;迟福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性分析与预测方法综述[J];电力建设;2017年07期
9 杨安;杨江涛;刘佳;刘俊恒;刘天;;独立光伏系统中考虑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的容量配置[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7年06期
10 卜立之;李永丽;孙广宇;靳伟;;基于改进型重复控制算法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桂丽;陈少梁;刘颖;房方;;基于分时电价的虚拟电厂经济性优化调度[J];电网技术;2016年03期
2 白翠粉;高文胜;程建伟;土松江·卡日;刘通;马仪;;基于半Markov过程的变压器故障率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5年12期
3 高志刚;樊辉;徐少华;李建林;;改进型双向Z源储能变流器拓扑结构及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4 田立亭;李建林;程林;;基于概率预测的储能系统辅助风电场爬坡率控制[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5 刘皓明;陆丹;杨波;姚艳;叶季蕾;薛金花;;可平抑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波动的储能电站调度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6 王勃;刘纯;张俊;冯双磊;李颖毅;郭锋;;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风电功率预测不确定性估计[J];高电压技术;2015年10期
7 胡文杰;孙耀杰;林燕丹;张军军;;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可靠性评价方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8 王德顺;杨军;华光辉;孔爱良;刘欢;;35kV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装置瞬态过电压抑制措施研究[J];高压电器;2015年10期
9 刘明德;杨玉华;;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规划的执行评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04期
10 李建林;籍天明;孔令达;韩晓娟;;光伏发电数据挖掘中的跨度选取[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1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本有望超过德国引领光伏储能市场[J];上海大中型电机;2013年04期
2 徐传进;吴琪;徐正华;雷凯;林云松;;大规模储能系统控制模式研究[J];东方汽轮机;2012年03期
3 江云;;风力发电储能逆变供电与经济分析[J];能源;1983年04期
4 王高军;曲群婷;赵娜红;吴宇平;;新型储能体系的探索[J];合成化学;2007年S1期
5 严干贵;冯晓东;李军徽;穆钢;谢国强;董效辰;王芝茗;杨凯;;用于松弛调峰瓶颈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8期
6 ;德国拟大力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开发[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7 张子峰;王林;陈东红;王骁雄;朱东梅;李丽娜;;集装箱储能系统散热及抗震性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6期
8 吴国荣;李志强;王思耕;鹿怀骥;;化学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研究[J];电气传动;2013年08期
9 张坤;毛承雄;谢俊文;陆继明;王丹;曾杰;陈迅;;风电场复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优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5期
10 徐涛;徐习东;;大容量储能系统的保护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波;王成山;肖峻;郭力;;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输出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峻;白临泉;李振生;梁海深;于波;;储能系统规划设计软件的介绍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高军;曲群婷;赵娜红;吴宇平;;新型储能体系的探索[A];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木一;;储能系统提高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能力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奕;张步涵;代晓康;毛承雄;赵爽;;微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第五届“智能电网”暨“电机能效提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孙庆;何一;;光伏电站储能系统配置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侯世英;房勇;孙韬;宋星;;混合储能方案平衡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变化[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金华频;董大富;徐锦才;;水电风能互补调节系统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9 吴福保;杨波;叶季蕾;薛金花;;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及典型设计[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严干贵;冯凯翔;刘嘉;李军徽;王月;;基于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房田甜;资本掘金储能业市场细分趋向明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顾定槐;我国储能应用技术酝酿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房田甜 实习记者 董乐;A123看好电网储能 借“合资”撬动中国市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性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邱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储能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6年
2 李逢兵;含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曾杰;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微网中储能系统的构建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军徽;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汪伟;风电及含风电微网中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奇;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单体建模及容量配置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苗骁健;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与容量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曹阳;2MW/10kV高压级联H桥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山川;基于智能控制超导磁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丁冬;适用于调频的储能系统配置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闫鹤鸣;储能系统提高风电跟踪计划出力能力的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马倩;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调控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罗宏健;虚拟同步发电机特性的能量型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任威;基于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的并网风电场功率调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高孝天;配合风电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0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6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