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平抑风电波动的混合储能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28 19:39

  本文关键词: 风力发电 混合储能 模糊算法 滤波时间常数 功率转移 出处:《太阳能学报》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充分利用混合储能系统的互补特性,提高混合储能系统的响应能力并防止其过充过放,有必要对混合储能的功率分配方案进行协调优化控制。采用一阶低通滤波作为风电平抑方法,根据不同时间尺度提出混合储能两级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在长时间尺度上采用模糊控制方法调整滤波时间常数,以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charge,SOC)为优化目标完成对混合储能的第1级控制;第2级控制即在短时间尺度内采用功率转移使超级电容SOC处于活跃状态,实现功率的最终分配。通过算例系统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p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the response ability of the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s improved and the overcharge and overdischarge of the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re prevented.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and optimize the power allocation scheme of hybrid energy storage. The first order low-pass filter is used as the wind power suppression metho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ime scales, a two-stage coordinated optimal control method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is proposed. The filter time constant is adjusted by the fuzzy control method on a long time scale, and the state ofcharge is used to charge the battery. SOC) completes the first level control of hybrid energy storage for optimization purposes; The second stage control is that the super capacitor SOC is active by power transfer in a short time scale and the final power allocation is reali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system simul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11AA05A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7036)
【分类号】:TM614;TM912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平抑风电波动时,单一的储能设备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因此在使用上存在限制和不足[1]。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system,HESS)由响应快速的功率型储能来辅助充放电次数受限的能量型储能,实现了互补,因此得到广泛应用[2,3]。为了提高混合储能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本有望超过德国引领光伏储能市场[J];上海大中型电机;2013年04期

2 徐传进;吴琪;徐正华;雷凯;林云松;;大规模储能系统控制模式研究[J];东方汽轮机;2012年03期

3 江云;;风力发电储能逆变供电与经济分析[J];能源;1983年04期

4 王高军;曲群婷;赵娜红;吴宇平;;新型储能体系的探索[J];合成化学;2007年S1期

5 严干贵;冯晓东;李军徽;穆钢;谢国强;董效辰;王芝茗;杨凯;;用于松弛调峰瓶颈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8期

6 ;德国拟大力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开发[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7 张子峰;王林;陈东红;王骁雄;朱东梅;李丽娜;;集装箱储能系统散热及抗震性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6期

8 吴国荣;李志强;王思耕;鹿怀骥;;化学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研究[J];电气传动;2013年08期

9 张坤;毛承雄;谢俊文;陆继明;王丹;曾杰;陈迅;;风电场复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优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5期

10 徐涛;徐习东;;大容量储能系统的保护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波;王成山;肖峻;郭力;;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输出波动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峻;白临泉;李振生;梁海深;于波;;储能系统规划设计软件的介绍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高军;曲群婷;赵娜红;吴宇平;;新型储能体系的探索[A];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木一;;储能系统提高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能力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奕;张步涵;代晓康;毛承雄;赵爽;;微网中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第五届“智能电网”暨“电机能效提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孙庆;何一;;光伏电站储能系统配置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侯世英;房勇;孙韬;宋星;;混合储能方案平衡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变化[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金华频;董大富;徐锦才;;水电风能互补调节系统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9 吴福保;杨波;叶季蕾;薛金花;;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及典型设计[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严干贵;冯凯翔;刘嘉;李军徽;王月;;基于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房田甜;资本掘金储能业市场细分趋向明朗[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顾定槐;我国储能应用技术酝酿突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房田甜 实习记者 董乐;A123看好电网储能 借“合资”撬动中国市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电池储能电站的安全性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逢兵;含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曾杰;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微网中储能系统的构建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军徽;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汪伟;风电及含风电微网中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奇;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单体建模及容量配置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苗骁健;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与容量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曹阳;2MW/10kV高压级联H桥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山川;基于智能控制超导磁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丁冬;适用于调频的储能系统配置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闫鹤鸣;储能系统提高风电跟踪计划出力能力的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马倩;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调控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罗宏健;虚拟同步发电机特性的能量型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任威;基于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的并网风电场功率调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高孝天;配合风电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71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71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