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矢量空间解耦的双定子感应电机改进型24扇区SVPWM调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8-01-29 17:25

  本文关键词: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双定子感应电机 矢量空间解耦变换 载波比较 出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六相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双定子感应电机,提出一种基于矢量空间解耦变换的改进型24扇区SVPWM调制策略。该调制策略不仅继承了传统方法易于数字化实现、提高逆变器开关频率、抑制定子谐波电流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每个采样周期内两相桥臂的开关管同时动作的问题。此外,改进型方法对应的连续型方法还可以通过等效的载波比较PWM方法进行等效实现,显著简化了算法的复杂程度,节省计算资源,更易于DSP等计算芯片的数字化实现。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型24扇区SVPWM方法和等效载波PWM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Abstract]:A double-stator induction motor powered by a six-phase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An improved 24 sector SVPWM modulation strategy based on vector space decoupling transform is proposed, which not only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but also improves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of inverter. The advantages of suppressing the stator harmonic current and overcoming the problem of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the switch tube of the two phase bridge arms in each sampling period are also overcome. The continuous method corresponding to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also be implemented by equivalent carrier comparison PWM method, 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and saves computing resources.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24 sector SVPWM method and the equivalent carrier PWM method are correct and feasible.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507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6YJS142)~~
【分类号】:TM346
【正文快照】: 0引言 近三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2]。与传统三相电机相比,多相电机具有以下优点[1-2]:1)使用现有功率开关器件实现大功率传动系统;2)转矩脉动幅值减小,脉动频率增加,系统动静态性能提高;3)减小转子谐波损耗和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慧;刘军锋;万淑芸;;感应电机参数的离线辨识[J];电气传动;2006年08期

2 ;高速感应电机玻璃钢套环的研制和应用[J];大电机技术;1980年03期

3 杨国强;;三相感应电机的计算机数学模型[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4 胡怡华;;感应电机的发展与现状国际会议于1986年7月8~11日在意大利召开[J];微特电机;1986年03期

5 张兴华,戴先中,陆达君,沈建强;感应电机的逆系统方法解耦控制[J];电气传动;2001年02期

6 吴峻,潘孟春,李圣怡,陈轶;感应电机的参数辨识[J];微特电机;2001年06期

7 刘大年;感应电机用电流源变换器设计中的控制方法探索[J];江苏电器;2002年06期

8 宗学军,樊立萍,袁德成,丁仁宏;感应电机动态特性的双线性子空间辨识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陈林,方康玲,侯立军;五相感应电机建模与仿真[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程小华;感应电机内部物理过程的框图描述[J];微特电机;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云安;;感应电机的块控自适应反步控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2 郝兰英;赵德宗;张承进;;高性能感应电机速度控制的近期发展[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谦;周亚丽;张奇志;;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4 李阳;张曾科;;基于模糊逻辑的自寻优感应电机能量优化控制[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沈艳霞;林瑾;纪志成;;神经网络磁链估计的感应电机自适应反步控制[A];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6 张庆新;王凤翔;李文君;;一种感应电机恒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策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刘晓东;橐晓宇;陆敏华;;感应电机椭圆旋转磁场的描述[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德宗;郝兰英;张承进;;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感应电机滑模速度控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陈礼根;;基于降阶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感应电机转速估计[A];第八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仕韬;;双馈感应电机在风力发电中功率控制的建模分析[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翠萍;微型电动汽车用感应电机的冷却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张自力;感应电机电源快速软切换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张金良;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感应电机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黄涛;变频供电感应电机电磁振动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韦文祥;高性能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赵力航;感应电机状态观测与参数在线辨识技术[D];浙江大学;2016年

7 李伟;感应电机的非线性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8 王涛;感应电机交流调速鲁棒控制若干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攀攀;感应电机定转子故障的微粒群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10 陆可;感应电机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若干新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e,

本文编号:1473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73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0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