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及其求解算法

发布时间:2018-01-31 06:37

  本文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供需双侧 协同优化 出处:《电网技术》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了供给侧、需求侧以及能源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构建了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模型,提出了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带个体差异蚁群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er-individual variati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PSO-IVACO)。将所提模型及求解算法应用于我国某典型园区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夏季和冬季典型日的实际算例中,并与传统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PSO-IVACO算法求解此类问题具有可行性,考虑供需双侧的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均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了新能源并网消纳。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ew energy utilization,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supply side, demand side and energy conversion, a multi-energy cooperative optimization strategy model for energy interconnected microgrid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a combination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is propo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individual variati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PSO-IVACOO. The proposed model and its solution algorithm are applied to the practical examples of typical days in summer and winter of a typical park energy interconnected microgrid system in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ed CCHP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 with the solution of the WPSO-IVACO algorithm. The energy interconnected microgrid system with both sides of supply and demand has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n summer and winter, which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new energy sources into the grid.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面向电改的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运营模式研究,适应我国售电侧放开的自动需求响应仿真技术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6XS84)~~
【分类号】:TM727
【正文快照】: 0引言 近年来,随着能源安全、气候危机、环境保护等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各国纷纷实施能源结构变革和能源消费转变。我国能源革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障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作为核心内容,极大促进了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1-2]。能源互联网是能源技术领域的变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鸣;白学祥;李源非;程俊;孟诗语;;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能源互联网演化发展模型、机制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6年11期

2 曾鸣;彭丽霖;孙静惠;刘伟;武赓;;兼容需求侧可调控资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运行及其求解算法[J];电网技术;2016年06期

3 曾鸣;杨雍琦;刘敦楠;曾博;欧阳邵杰;林海英;韩旭;;能源互联网“源 网 荷 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6年01期

4 刘敦楠;曾鸣;黄仁乐;吉立航;陈启鑫;段金辉;李源非;;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二)[J];电网技术;2015年11期

5 赵峰;张承慧;孙波;魏大钧;;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三级协同整体优化设计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5期

6 熊焰;吴杰康;王强;毛晓明;;风光气储互补发电的冷热电联供优化协调模型及求解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4期

7 孙秋野;滕菲;张化光;马大中;;能源互联网动态协调优化控制体系构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4期

8 田世明;栾文鹏;张东霞;梁才浩;孙耀杰;;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4期

9 王进;李欣然;杨洪明;陈戈;;与电力系统协同区域型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集成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6期

10 查亚兵;张涛;黄卓;张彦;刘宝龙;黄生俊;;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曾鸣;;新能源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N];国家电网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世平;分布式能源系统中能源与环境耦合特性及优化集成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栩铄;基于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联供系统的数学建模及优化运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标;于建成;李奕杰;戚艳;;含光伏和蓄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调峰调蓄优化调度[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6期

2 贾晨;吴聪;张超;周静;刘公博;白牧可;蔡永翔;唐巍;孙辰军;;基于电热系统联合规划的城市商住混合区能源站优化配置[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06期

3 孙可;吴臻;尚楠;段光;张利军;包铭磊;刘翰林;丁一;范娟娟;沈梁;;以省为实体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内涵框架及发展方向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年05期

4 刘继春;唐虎;向月;刘俊勇;张铃珠;;考虑多个虚拟发电厂参与的多阶段市场交易方法[J];电力建设;2017年03期

5 吴聪;唐巍;白牧可;张璐;蔡永翔;;基于能源路由器的用户侧能源互联网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04期

6 欧阳羿;杨杰;;能源互联网技术实现路径及实践[J];中国能源;2017年02期

7 周孝信;曾嵘;高峰;屈鲁;;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7年02期

8 梁琳;刘娟;秦砺寒;侯U喨,

本文编号:1478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478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