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1 12:14

  本文选题:正极材料 切入点:磷酸钒锂 出处:《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由于我国正在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人们对经济有效的能源存储方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锂离子电池(LIB)由于其更高的能量密度,能量转换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锂离子电池(LIB)被认为是应用于现代电子产品,尤其是电动车辆(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的最有潜力的新型能源之一。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LIB)的关键部分,决定了其电化学性能,安全性和成本。单斜结构Li_3V_2(PO_4)_3具有许多优点:(1)高能量密度;(2)高理论容量(197m Ah/g)和工作电压(高达4.6V);(3)Li~+迁移率高;(4)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5)高安全性能。然而,Li_3V_2(PO_4)_3具有较差的本征电子电导率(2.4×10~(-7) S·cm~(-1)),限制了其商业应用。本硕士论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别采用碳热还原法、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改进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碳热还原法以蔗糖(20 wt%)为碳源制备了具有单斜结构的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考察了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Li_3V_2(PO_4)_3/C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尺寸为100-500 nm且碳均匀包覆在样品表面,有利于缩短Li_3V_2(PO_4)_3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该样品在电压区间3.0-4.3 V,0.5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05.51 m Ah/g,78次循环后,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为99.55 m 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4.35%,库伦效率保持率为98.89%。2、采用水热法,首次以PVP为碳源,以草酸为碳源和螯合剂,当PVP添加量为10 wt%,煅烧温度为750℃下制备出了具有单斜结构的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考察了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Li_3V_2(PO_4)_3/C形貌为颗粒与棒状混合结构,颗粒尺寸为100-500 nm,棒状结构长度为500 nm-1 um,宽度小于10 nm。样品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良,在电压区间3.0-4.3 V时,在10 C的高倍率下,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5.32m Ah/g,1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仍有85.25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9.92%。3、采用溶胶凝胶法以PVP(10 wt%)为碳源制备了具有单斜结构的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考察了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Li_3V_2(PO_4)_3/C颗粒表面具有多孔结构,孔尺寸小于200 nm,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样品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3.0-4.8 V,在5C的高倍率下,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5.39 m Ah/g,1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为111.25 m 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6.40%。4、作者阐述了论文结论,对比了三种实验方法,对论文的不足做出总结,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全新;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电极制备及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王星博;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的结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冀转;过渡金属六氰配合物作为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4 高鹏;锂离子电池富锂三元正极材料Li_(1+x)(NiCoMn)_yO_2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闵秀娟;磷酸钒锂基正极材料的结构与循环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制备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玉富达;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调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莲花;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2 解二娟;锂离子电池LiNi_xCo_yMn_zO_2正极材料的成分、合成工艺和纳米铜掺杂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3 罗垂意;无钴镍基正极材料理论计算与实验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7年

4 杨涛;硫化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D];浙江大学;2017年

5 王晓艳;钒酸钠与铁氰化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益嘉;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7 欧阳爵;氮氧双掺杂介孔碳材料用作锂空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8 杨芳凝;锂离子电池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9 史梦姣;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10 钟国兵;锂离子电池铜基正极材料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598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598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