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LCC的风火电打捆发电系统多阶段优化规划模型

发布时间:2018-03-15 10:54

  本文选题:风火电打捆 切入点:多阶段规划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风火电打捆是解决大规模风电异地消纳的有效手段,而风火电打捆发电系统规划周期长,受资金限制,系统通常分多个阶段依次投产,常规打捆系统规划模型无法适用于该情形。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风火电打捆发电系统多阶段优化规划模型。模型充分考虑发电机组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以系统总收益最大为目标,考虑系统售电收益、燃料成本、环境成本、维护成本、可靠性成本、火电机组投资成本和机组折余价值。为更加合理地表征风能时序相关性和随机性,建立风能时序概率模型,并利用随机生产模拟技术计算系统的燃料成本、环境成本和可靠性成本。模型采用多种群并行进化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Abstract]:Wind and thermal power bundl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scale wind power consumption. However, wind and thermal power baling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has a long planning period and is limited by funds, so the system is usually put into operation in several stages in turn. The conventional bundling system planning model can not be used in this case. In view of this, a multi-stage optimal planning model for wind bundl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LCCs is proposed. The model takes full account of the full life cycle cost of generating units. Taking the maximum total income of the system as the goal, considering the revenue from power sale, the cost of fuel, the cost of environment, the cost of maintenance, the cost of reliability,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temporal correlation and randomness of wind energy more reasonably, the probability model of wind energy timing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uel cost of the system is calculated by means of stochastic production simul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cost and reliability cost. The model is solved by multi-population parallel evolutionary genetic algorith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proved by an exampl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7178)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15035)~~
【分类号】:TM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设;;风火打捆运用方式的出力特性分析方法[J];风能;2012年11期

2 夏业勤,史有德;电力变压器组件的LCC管理与变电站的经济运行[J];变压器;2001年08期

3 周专;姚秀萍;王维庆;常喜强;任华;张东明;;基于风水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稳控切机研究[J];华东电力;2014年02期

4 苏海锋;张建华;梁志瑞;牛胜锁;;基于LCC管理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方案评价研究[J];华东电力;2011年05期

5 杨建设;;风火打捆运用方式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风能;2013年02期

6 刘福才;金书辉;赵晓娟;;LC串联谐振和LCC串并联谐振在高压脉冲电容充电电源中的应用比较[J];高电压技术;2012年12期

7 王冰;刘钊男;;LCC管理理论在输变电工程方案比选中的应用[J];吉林电力;2012年04期

8 徐景国;陈红兵;陆爽;李莉华;胡永焕;迟峰;姜益民;;10kV油变和箱变战略采购LCC研究与应用[J];华东电力;2008年12期

9 雷霄;王华伟;曾南超;闫朝;谢国平;李新年;吴楠;;LCC与VSC混联型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特性的仿真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3年02期

10 冯亚民;蒋跃强;齐晓曼;袁伯英;;基于LCC的输变电资产的集成运维管理探讨[J];华东电力;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章健;张弛;;基于LCC的配电站设备检修策略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秉良;孙勇;张华栋;张宗慧;;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规划模型及建模方法研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曹宏源;“水风光”打捆推动新能源消纳[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邓超;会议“打捆”开[N];华中电力报;2009年

3 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王鑓民;我省探寻风电火电“打捆外送”之路[N];甘肃日报;2013年

4 张蕾邋张唯;宁夏水电火电打捆外送山东更可行[N];宁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吉哲;风火电打捆发输电系统优化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生福;特高压直流与送端“风火打捆”电源间的稳定控制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杨悦;“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网源频率电压协调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3 饶成诚;大规模风火打捆联网直流外送系统及其稳定性分析[D];新疆大学;2014年

4 周立文;基于全谐振LCC的高压高功率变换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许成卓;变电工程LCC评价及其决策系统设计[D];湖南大学;2012年

6 邓道福;基于LCC的变电工程规划研究及应用系统设计[D];湖南大学;2013年

7 邢娜;基于LCC的风电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董美玲;计及需求侧响应的含风电场的输电系统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15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15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