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特高压半波长线路输电能力与暂态稳定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3-17 01:02

  本文选题:半波长 切入点:自然功率 出处:《电网技术》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趋势下半波长输电技术再次得到关注。为研究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系统的输电能力,搭建1000k V半波长输电系统模型,计算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系统自然功率,给出输电能力研究的边界条件,分析半波长输电系统最严重故障点在不同开机方式下的漂移现象,从暂态稳定极限角度研究发电机参数、励磁系统模型、开机方式、继电保护动作时序、电压水平、受端短路容量和变压器短路电抗等因素对半波长输电系统输电能力的影响,并定量给出输电能力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输送距离3000km的1000k V半波长输电系统具有输送自然功率及以上功率的输电能力,除变压器短路电抗以外,其他因素对输电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alf wavelength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trend of building global energy Internet. In order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UHV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ystem, a 1000kV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ystem model is built. The natural power of UHV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alculate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research is given, the drift phenomenon of the most serious fault point of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ystem under different start-up modes is analyzed, and the generator parameters are studied from the angle of transient stability limit. The excitation system model, startup mode, relay protection operation sequence, voltage level, are affected by the terminal short-circuit capacity and transformer short-circuit reactance to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1000kV half-wavelength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a distance of 3000km has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transmitting natural power and above power, except for the short-circuit reactance of transformer. Other facto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M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韩学山,葛兆威,王蕾;市场环境下输电能力研究的简要回顾与展望[J];山东电力技术;2005年03期

2 赵晶晶;魏炜;王成山;;基于电网分区的分布式输电能力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3 李国庆,董存;电力市场下区域间输电能力的定义和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5期

4 周孝信,郭剑波,胡学浩,汤涌;提高交流500kV线路输电能力的实用化技术和措施[J];电网技术;2001年03期

5 王成山,魏炜,徐德儒,刘艳霞;考虑发电机调度的电力系统输电能力的计算[J];电网技术;2001年09期

6 盛大凯,董晓新;延边电网与主系统联网线路的输电能力分析[J];吉林电力;2002年05期

7 王成山,李慧聪,魏炜,张耀先;考虑电压稳定性约束的输电能力综合计算[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1期

8 韩学山,李晓波;考虑元件长期载荷容许条件的最大可用输电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04年24期

9 史继莉;邱晓燕;;一种求解最大输电能力的模糊算法[J];继电器;2006年03期

10 蔡晓波;吴政球;匡文凯;方日升;王良缘;李可文;;基于直流分布因子的可用输电能力灵敏度分析[J];电网技术;2006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国庆;戴丽丽;张健;孙岩;;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的新算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汪天安;蔡金锭;;输电网络可用输电能力的研究综述[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晓剑;陈金富;;提高现代电力系统输电能力的技术手段综述[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李国庆;吕志远;齐伟夫;;基于混合连续蚁群算法的可用输电能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国庆;孙浩;;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帮宇;彭建春;;长距离联络线互联电网可用输电能力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刘文霞;潘雄;徐玉琴;;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ATC预测[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徐智;天津公司一项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N];华北电力报;2009年

2 记者 涂吉祥 通讯员 陈永安 黄亮;重庆电力增容改造500千伏洪板线[N];中国电力报;2014年

3 高家鑫;上都电厂运用新技术使输电能力提高45%[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鑫龙 字月璐;建设创新型云南 电力先行[N];云南科技报;2013年

5 通讯员 王胜利 李红梅 史文全;东北向华北输电能力再提升60万千瓦[N];中国电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强;静态条件下输电能力计算及可用输电能力决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魏军强;交直流混合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的评估与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王兴刚;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概率最大输电能力快速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高亚静;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电网可用输电能力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5 王俊;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梁立凯;架空输电线路输电能力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张宁;提高特高压电网输电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罗钢;电网可用输电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陈厚合;交直流混合系统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Ym昕;一种可用电量输送能力的计算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晶晶;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输电能力分布式协同计算[D];天津大学;2007年

3 廖海亮;基于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D];东北电力大学;2009年

4 孙小江;基于电网功率分布特性的电力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梁成红;电力市场下考虑预想事故的最大输电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慧聪;考虑电压稳定性约束的输电能力综合计算[D];天津大学;2004年

7 叶瑞丽;基于故障筛选与排序及风险评估的互联电网输电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伍轶君;输电能力分析在超高压输电网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余正峰;最大输电能力计算及其在华中电网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孙玮;含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最大输电能力计算[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2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22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