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配置储热罐的供热机组运行定值计算

发布时间:2018-03-21 20:55

  本文选题:供热机组 切入点:储热罐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供热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导致调峰能力不足是冬季中国三北地区大量弃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储热罐作为一种蓄能手段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供热机组热电解耦。基于机组回热系统热力学分析,定义抽汽-负荷增益系数,分析供热抽汽流量与机组发电负荷间的定量关系,进而获得变供热工况下的锅炉负荷定值。基于供热机组运行特性及热网加热器换热特性分析,对储热罐工作过程中的运行流量进行定值,对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区间进行定值约束。结果表明,所提增益系数能够精确计算变供热工况下机组运行参数,所提定值方法能准确直观地表现储热罐对供热机组调峰运行的影响能力和储热罐运行过程中的定值问题,定值结果为机组和储热罐的安全灵活运行提供指导。
[Abstract]: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heat storage tank, as a means of energy storage, can realize thermal electrolysis of heat supply unit in winter,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lead to insufficient peak-shaving capacity due to the operation mode of heat fixed power supply unit in winter in the three northern regions of China. Based on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unit regenerative system, This paper defines the gain coefficient of extraction steam load and analyze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eam flow rate of heat supply and the generating load of generating unit, and then obtains the fixed value of boiler load under variable heating cond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ting unit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of heating network heater, The operating flow rate of the heat storage tank is fixed and the peak shaving capacity of the heating unit is constr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gain coefficient can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unit under the variable heating condi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curately and intuitively show the influence of heat storage tank on peak shaving operation of heat supply unit and the problem of setting value in the operation of heat storage tank. The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afe and flexible operation of heat storage tank and unit.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602105)
【分类号】:TM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武仲;引进100MW双抽供热机组的运行及特点[J];东北电力技术;2000年03期

2 吕红缨;朱宁;;300MW供热机组选型问题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明非;沧州热电工程供热机组的运行调整[J];河北电力技术;2002年02期

4 仝茂峰;供热机组调压系统完善[J];华北电力技术;2002年06期

5 张永军,李蔚,盛德仁,陈坚红,孟炜;母管制供热机组的在线能损分析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4期

6 董益华,王培红,陈强,钟华;供热机组特性系数及其在折算效率研究中的应用[J];汽轮机技术;2003年04期

7 王培红,李琳,董益华,陈强,林嘉华;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算法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4年01期

8 张伟杰,王明春;母管制供热机组在线运行优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机电信息;2004年22期

9 钟波;;安徽省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扩建供热机组工程简介[J];煤气与热力;2005年11期

10 王兴国;何燕玲;张海良;;供热机组调峰运行中的最小出力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培红;江浩;朱玉娜;张小桃;樊沛;;双抽供热机组运行特性的计算机分析[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韶光;;200MW供热机组协调控制方案探讨[A];全国火电100-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郑勇;;浅谈300MW供热机组轴系联轴器找中心工作要点[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小燕;孙鹏;向文国;刘兴原;康益军;黄进;;热泵节能技术在供热机组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5 张蕴;;热电联产是城区100MW级机组存续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机组经验交流[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敏仙;;大型凝汽机组改供热机组的新方法[A];《电站信息》2012年第1期[C];2012年

7 张黎明;张涛;张磊;李永欣;;210MW供热机组危急遮断不掉闸故障解决[A];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25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景长福;高淑芬;;100MW供热机组应用旋膜式除氧器有效提高除氧效率[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9 张正海;边防;;200MW供热机组轴系振动的综合治理[A];全国火电200MW级机组协作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京;马洪波;;云冈热电供热经济运行初探[A];全国火电100-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玉璞 通讯员 王树林 郭建立;国内最大供热机组落户我省[N];河南日报;2009年

2 王书林 郭建立 王照阳;国内目前最大的供热机组将落户新安[N];洛阳日报;2009年

3 邵生余;江苏国信:“绿色发展”打造全新影响力[N];新华日报;2008年

4 记者 孙毅 通讯员 刘俊杰 徐亮;河北南网首座300MW 超临界供热机组奠基[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5 记者 余音;加快工程进度 确保实现“保一争二”目标[N];驻马店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蔡立军;华能煤电临港二期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签署[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佟永江邋张海军;浑源热电厂煤矸石供热机组项目通过审查[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张英;榆次热电2台供热机组投运[N];中国电力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于洪海;单纯强调发展大型供热机组不合理[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乔德杰 特约记者 吴金良;东宁热电平稳度过枯水期[N];东北电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拓宇;供热机组储能特性分析与快速变负荷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琪;风电规模化并网条件下供热机组优化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涛;沈阳热电厂供热机组烟气脱硝装置系统项目的实施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2 蔚群超;基于能效分析的热电联产机组最佳运行方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周新军;300MW级凝背供热机组的系统设计和布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张骞;供热机组通用建模与负荷优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李晓莉;供热机组调峰能力预测方法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6 项建伟;300MW供热机组参与夏季调峰的可行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潘国志;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8 梁其锋;造纸中水回用600MW供热机组循环冷却水腐蚀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源;供热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金纯钢;母管制供热机组间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5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45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