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基于用户互动能力的优化用电模式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22 05:26

  本文选题:优化用电 切入点:用户互动 出处:《电网技术》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阶段有序用电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可能导致电力用户不公平承担供电缺口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互动能力的优化用电模式与方法。在分析用户负荷特性和用电约束的基础上,归类为4种优化用电类型,供用户匹配选择。通过分层序列法(lexicographic method),综合考虑用户负荷特性与社会效益,动态生成电力用户的优化用电序位表。由于用户数量较大,为高效求解优化用电形成的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文章提出一种动态可行域优化的高效求解算法。根据优化用电序位表,确定优化用电的寻优空间,通过迭代逐步扩展寻优空间,在不牺牲精度的前提下高效制定用户的优化用电计划。基于某省工业园区配电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式与方法能够高效制定优化用电方案,确保电力用户公平均衡参与优化用电,有效消除配电网供电阻塞。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there is a certain subjectivity and experience in the orderly use of electricity, which may lead to the problem that power users unfairly bear the power supply gap.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ptimized power consumption model and method based on user interac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ser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power constraints, it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of optimal power consumption. By using hierarchical sequence method and considering the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benefits of users, the optimized power sequence table for power users can be dynamically generated.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users,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solve the large-scale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of power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solution algorithm for dynamic feasible region optimization. The optimization space is expanded step by step by iteration, and the optimal power consumption plan is made efficiently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precision.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distribution system in an industrial park of a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 and method can efficiently formulate the optimal power consumption scheme, ensure the fair and balanced participation of power user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power supply conges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作者单位】: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37005,51407100)~~
【分类号】:TM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涛;大连市电力负荷及负荷特性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2004年09期

2 贺文武;论电力负荷特性指数[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吴志强;吴志华;宋晓辉;王天华;;城市居民负荷特性调查研究分析[J];电网技术;2006年S2期

4 马立红;王正军;蔡家斌;冯丽;;海南昌江电网全社会负荷特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5 叶爱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电力负荷特性预测上的理论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年09期

6 刘丽平,,陈期,王斌武,王建忠;农村电网的典型负荷特性分析[J];农村电气化;1994年03期

7 祝新全;1999年河北南部电网春季灌溉负荷特性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00年02期

8 庄丽晖;浅析福州市区负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1年01期

9 陈萍;南宁市的负荷特性及影响负荷特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广西电力技术;2001年01期

10 苏盛,李欣然,陈元新,李茂军,张文磊,唐外文,徐宇新;电力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开发与应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志强;吴志华;宋晓辉;王天华;;城市居民负荷特性调查研究分析[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阮永丽;;基于负荷特性的供电能力评估方法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3 阮永丽;;基于负荷特性的供电能力评估方法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宋蓉芳;栗然;张烈勇;;基于分布式数据仓库的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5 胥威汀;刘俊勇;刘友波;;基于SOM和ID3算法综合分析的负荷特性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6 杨瑞清;;热敏电阻补偿的试验研究[A];第七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仁坚;浙江省电力公司深化负荷特性研究[N];华东电力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振宇;基于负荷特性辨识的低压侧用电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王卫国;电力系统动态负荷建模及其有效性验证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田园;大型城市电网负荷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韩丽娜;杭州地区电力负荷特性的分析及预测[D];浙江大学;2008年

3 魏沁华;县级供电公司负荷特性分析及需求侧管理规划[D];东南大学;2006年

4 廖向旗;基于元件的负荷特性分类方法研究及负荷建模平台开发[D];湖南大学;2007年

5 蔡学文;负荷特性多维度分析方法与典型用户筛选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仲伟宽;数据挖掘技术在负荷特性分析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6年

7 许翠娟;负荷特性聚类分析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8 许明;基于负荷特性分析的错峰方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唐光泽;负荷特性聚类与负荷模型辨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毕正军;分布式风力发电对配网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47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47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