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最小电压跟踪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调频调谐方法
本文选题:感应电能传输 切入点:最小电压跟踪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S1期
【摘要】: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在进行电能传输的过程中,系统负载受到外部环境以及系统不同工况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一次侧回路等效阻抗发生变化,并且一次侧回路等效阻抗的变化量难以用准确的数学表达式表示。这种情况导致IPT系统一次侧回路不谐振,逆变器工作在非软开关状态,增大了一次侧电源的容量。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基于串联-并联补偿的一次侧恒流的IPT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一次侧谐振状态受二次侧整流性负载影响的原因,采用一种最小电压跟踪的调频调谐方法,以实时检测的当前降压直-直变换器输出电压值为反馈量,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频率,通过不断跟踪降压直-直变换器输出的电压的最小值,使系统一次侧回路恢复到谐振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恢复一次侧回路的谐振状态,降低了一次侧电源的容量需求,使逆变器工作在软开关状态。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ower transmission, the load of the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IPT) system 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which leads to the change of the equivalent impedance of the primary side loop. And the change of equivalent impedance of primary side loop is difficult to be expressed by accurat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which leads to the non-resonance of primary side loop of IPT system, and the inverter works in non-soft switching state. The primary side power supply capacity is increase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primary side constant current IPT system based on series-parallel compensation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reason why the primary side resonance state is affected by the secondary side rectifying load is analyzed. A frequency modulation tuning method with minimum voltage tracking is used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frequency of the inverter with the output voltage value of the current step-down DC-DC converter measured in real time as feedback. By continuously tracking the minimum output voltage of the step-down DC-DC converter, the primary side loop of the system is restored to the resonant st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store the resonant state of the primary side circuit. The capacity requirement of primary side power supply is reduced, and the inverter works in soft switching state.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4J013-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7155)资助项目
【分类号】:TM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麦瑞坤;陆立文;李勇;何正友;;一种采用最小电压与最大电流跟踪的IPT系统动态调谐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19期
2 马林森;李砚玲;麦瑞坤;何正友;黄立敏;;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高效拾取机构的仿真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S1期
3 李勇;麦瑞坤;马林森;何正友;;一种双初级线圈并绕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7期
4 朱志明;杨中宇;汤莹莹;夏铸亮;;软开关逆变器谐振过程解耦分析与参数设计[J];焊接学报;2015年03期
5 何正友;李勇;麦瑞坤;李砚玲;;考虑阻感性负载IPT系统的动态补偿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张艺明;赵争鸣;袁立强;鲁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两种基本结构的比较(英文)[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S2期
7 李阳;杨庆新;闫卓;张超;陈海燕;张献;;无线电能有效传输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1期
8 刘静章;王进旗;王凤波;;过零检测技术在相位测量中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04年05期
9 郑金菊,余水宝;相位实时检测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3年12期
10 朱洪,相敬林;信号过零检测及其在引信技术中的应用[J];声学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思海;一种非对称式软开关逆变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晴;麦瑞坤;陆立文;李勇;;一种最小电压跟踪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调频调谐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S1期
2 邹航;何威;陈瑜;刘斌;赵俊红;张欢欢;;宽带电力线载波点对点通信性能测试平台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6年21期
3 陈诚;戴尔晗;马亚男;;基于过零点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6年20期
4 赵争鸣;刘方;陈凯楠;;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16年20期
5 曾智强;郑心城;陈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J];电气开关;2016年05期
6 张青;聂丛伟;;无线传能LED技术的设计要点[J];科技风;2016年18期
7 宫飞翔;魏志强;殷波;汤臣飞;迟浩坤;;人体植入式设备谐振耦合无线传能线圈优化设计[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0期
8 孙跃;张欢;唐伟;吴传林;蒋睿健;周国超;;LCL型ICPT系统电路拓扑分析及参数设计方法[J];电源学报;2016年05期
9 刘修泉;李艳红;黄平;;心脏起搏器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6年08期
10 辛文辉;华灯鑫;曹忠鲁;杨宇祥;;谐振式电能传输两种线圈结构传输特性比较研究[J];测控技术;2016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民;数字化埋弧焊逆变电源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正友;李勇;麦瑞坤;李砚玲;;考虑阻感性负载IPT系统的动态补偿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李阳;杨庆新;闫卓;张超;陈海燕;张献;;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向性分析与验证[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3 蔡华;史黎明;李耀华;;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调节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4 范兴明;莫小勇;张鑫;;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2期
5 苏玉刚;徐健;谢诗云;唐春森;孙雨;;电场耦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1期
6 周豪;姚钢;赵子玉;周荔丹;蒋大为;郭峰;;基于LCL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3期
7 黄学良;谭林林;陈中;强浩;周亚龙;王维;曹伟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0期
8 孙跃;赵志斌;王智慧;戴欣;;用于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新型软开关电路[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08期
9 孙跃;田勇;苏玉刚;王智慧;;电动车在线供电系统高效配电方案[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孙跃;李玉鹏;唐春森;吕潇;;具有恒流恒频恒压特性的IPT系统参数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卫力;费峻涛;肖建康;范新南;;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及应用前景[J];电气技术;2010年07期
2 李松;;中压电能传输系统在大型桥梁上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3 贾楠;;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31期
4 黄学良;谭林林;陈中;强浩;周亚龙;王维;曹伟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0期
5 王敏星;李大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及研究方向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06期
6 武瑛,严陆光,黄常纲,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4期
7 霍沛威 ,詹万强;中压电能传输与低压供电[J];广东科技;2004年05期
8 武瑛,严陆光,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9 王平楠;唐厚君;;基于非接触电能传输电路的技术分析[J];微处理机;2006年03期
10 孙跃;卓勇;苏玉刚;王智慧;唐春森;;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拾取机构方向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跃;;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其最新进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2 黄学良;;充满机遇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3 李聃;;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4 杨庆新;;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主要工作及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5 苏玉刚;;齐心协力促进无线电能传输科学与技术的发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6 张超;闫卓;杨庆新;陈海燕;;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可分离变压器耦合性能研究[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茂春;王进华;石亚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贾俊林;李时杰;;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时杰;贾俊林;孟庆龙;贺振国;;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腾;卓放;刘涛;王兆安;;采用非接触方式实现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强 光明网记者 朱斌;天津工大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开创高铁列车供电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4年
2 张国圣;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3 ;无线电能传输灯泡诞生[N];消费日报;2007年
4 记者 左永刚;非接触电能传输研究获多项自主创新成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5 记者 刘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前景看好[N];大众科技报;2011年
6 李承承;无线电能传输领域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胡茗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突破 高铁无线供电成为可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8 记者王华楠;“无线供电”梦想成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9 王艳红;“隔空”点灯,无线输电终结插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记者 张亦筑 匡丽娜;我市与两所澳新知名大学“联姻”[N];重庆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忠远;智能电网中电能传输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监督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陶国彬;非接触电能传输关键应用技术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张献;基于电磁—机械同步共振的无线电能传输与转换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智慧;基于包络线调制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李泽松;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水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周诗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建模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7 李阳;大功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8 夏晨阳;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能效特性的分析与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杨芳勋;基于ICPT的无线电能传输网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张旭;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勋范;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杜凯召;自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河北大学;2015年
3 童文懿;无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效率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静;双负载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参数设计与频率控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李晓芳;井下电磁阀的非接触式控制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乔晓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场强度三维测量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侯向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耦合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薛慧;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与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宁峰;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电能传输多方向性传输线圈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6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656820.html